餐前飢餓感才是燃脂的最佳時機!/文:林黑潮醫師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目錄:

1、為什麼你一餓就想吃?其實是祖先留下來的生存本能

2、餓一下真的不會怎樣!短暫飢餓對健康完全沒傷害

3、減肥最大地雷:一餓就吃,反而讓你越來越胖

4、想燃脂?先讓自己「餓一下」才有效!

5、沒飢餓感就代表吃太多!這樣怎麼可能瘦得下來?

6、每天等到「餐前餓感」出現,就是最自然的燃脂時機

7、關於飢餓感與減脂的常見問題

 

減肥是需要與過去的舊習慣對抗的,過程難免會碰到一些困境,其中一個很常見的困境,就是「飢餓感」,很多人對「飢餓感」都有一種莫名的恐懼。

為什麼你一餓就想吃?其實是祖先留下來的生存本能

人類幾萬年的演進歷史中,食物是匱乏的、競爭的,人類擁有食物特別豐富的年代也不過近三、五十年的事。我們大多數人都有承襲來自祖先「恐懼飢餓」的心理素質,一餓了要趕快找東西吃。有東西吃要盡量多吃,先儲放在自己身體,萬一接下來沒得吃,平常多吃食物儲存能量在自己身上的人,比較敖得過戰亂、飢荒,命才可以活得比較長。恐懼飢餓原本是一個幫助人類活命的很好的心理素質。可是在一個食物不虞匱乏的現代,只要一餓就吃,卻讓我們不知不覺中,過量飲食陷入肥胖的困擾。

延伸閱讀:減肥面對食物之停看聽/文:洪啟偉醫師

餓一下真的不會怎樣!短暫飢餓對健康完全沒傷害

台灣世界展望會每年會舉辦飢餓30活動,幫世界飢民募款,這個人道救援行動,會有上萬參與的飢餓勇士30小時不進食固體食物,體會飢餓的感覺。從這個活動長年推廣,參與的飢餓勇士逐年增加,可見一個正常健康的人,30個小時不吃食物,仍然可以活得很健康,短時間的飢餓,對身體健康並沒有傷害。

延伸閱讀:「升糖素減肥」如何運用?/文:林黑潮醫師

減肥最大地雷:一餓就吃,反而讓你越來越胖

以前的人類要想辦法填飽肚子,現代的人類(包含台灣在內的開發中以上的國家的人們)早就脫離填飽肚子的問題,反而因不小心就過量飲食為肥胖所苦。如果我們還沿用千百年來,想辦法填飽肚子的方式面對「飢餓感」,不胖都很難,怎麼有辦法可以減肥呢?

延伸閱讀:飢餓感其實是在消耗庫存脂肪/文:林黑潮醫師

想燃脂?先讓自己「餓一下」才有效!

人類祖先需要長期面臨飢餓的現實威脅,早就演化出一套面對飢餓的生理機制。當身體能量不足,就去動用以前儲存的備用能量,脂肪就在這時候被消耗掉,所以想減肥者要善用「飢餓」所帶來消耗備用能量-脂肪的機制。不要怕「飢餓感」,反而要幫自己營造「餐前飢餓感」。

延伸閱讀: 內臟脂肪是什麼?/文:夏明輝醫師

沒飢餓感就代表吃太多!這樣怎麼可能瘦得下來?

假如中午12點吃中餐,到下午6、7點要吃晚餐前,都沒有出現飢餓感,顯然中午那一餐已經吃太多了,多到下一餐用餐前都還沒用完,所以才沒有出現飢餓感,這樣子餐餐都過量進食,怎麼可能減肥呢?應該要刻意減量,讓中午12點吃的那一餐,到下午4、 5點會出現飢餓感,就代表中午吃的那一餐被用光了,飢餓感出現了,要拿身體的備用能源-脂肪出來消耗,這樣子天天都出現餐前飢餓感,天天都消耗一些脂肪,減肥就這樣達成了。

延伸閱讀:「少量多餐 」可減肥,你相信嗎?/文:林黑潮醫師

每天等到「餐前餓感」出現,就是最自然的燃脂時機

減肥過程一定要破除恐懼飢餓感的魔咒,面對飢餓感要有正確的認知與態度,不但不要害怕飢餓感的出現,而要刻意減量努力營造餐前飢餓感,天天期待餐前飢餓感的出現,每次餐前飢餓感的出現,就代表正在清除庫存的脂肪,高興都來不及,有什麼好怕的呢!餐前飢餓感的出現,是減肥成功的好兆頭!

延伸閱讀:飢餓感可以燃燒脂肪嗎? / 文:林黑潮醫師

關於飢餓感與減脂的常見問題

Q1:什麼是「餐前飢餓感」?對減肥有什麼幫助?

「餐前飢餓感」是指在下一餐進食前,身體自然出現輕微飢餓訊號的狀態。這通常表示你上一餐攝取的熱量已經被消耗完,身體開始動用備用能量(如脂肪)維持運作。等待這種飢餓感出現再進食,可以避免過量飲食,並促進脂肪燃燒,有助於體脂降低與體重管理。

Q2:每天都要餓肚子才會瘦嗎?

不需要「挨餓減肥」,但適度感受飢餓(例如:每餐間隔 4–6 小時出現輕微飢餓感)對燃脂是有幫助的。關鍵是避免無意識的零食攝取與過量進食。根據台灣營養學會建議,維持三餐定時、避免宵夜與無飢餓狀態進食,是健康體重控制的重要原則。

Q3:為什麼我都沒有飢餓感?這樣正常嗎?

若你常常到了下一餐時間卻沒有飢餓感,很可能是上一餐吃太多,或零食、手搖飲干擾了飢餓機制。建議可嘗試減少餐量、控制澱粉攝取,並觀察是否在餐後 4–5 小時會出現輕微飢餓感,這是調整代謝的第一步。

Q4:飢餓感會讓我血糖過低或頭暈嗎?

短時間的輕微飢餓感不會讓健康人出現低血糖症狀。頭暈、心悸等反應大多與「過度節食」「不當斷食」或「血糖調節異常」有關。建議透過營養均衡、控制熱量攝取來逐步建立對飢餓的正確認知,而不是極端節食。

Q5:如果上班時間不固定,要怎麼建立餐前飢餓感?

即使作息不規律,也可以依據身體飢餓訊號進食。不要勉強固定三餐時間,而是調整成「根據生理需求而吃」,例如:白天不餓可延後午餐,或晚餐提早。這種做法稱為時間彈性飲食(Flexible Eating Schedule),有研究指出能促進代謝效率與減少脂肪囤積。


關於作者|林黑潮 院長林黑潮醫師深耕減重醫學超過20年,累積豐富臨床經驗,每年協助超過上千人打造健康體態而獨創發展出的 「健康」、「人性」、「不復胖」的減肥法。這套減肥法致力於用科學、實證的方法,陪伴每一位有健康需求的人找回身體的平衡與生活的自信

 預約免費諮詢

(關鍵字:飢餓感餐前飢餓感恐懼飢餓減肥、減肥肚子餓怎麼辦、減肥一直覺得很餓、怕餓會吃太多怎麼辦、燃脂關鍵是餓感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黑潮 醫師的沙龍
0會員
202內容數
「黑潮減重」 讓每個減肥朋友從起跑點就建立正確的減肥觀念,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讓與習慣對抗這一件不輕鬆的簡單事,變得容易又有趣。 林醫師強調「不食人間煙火的減肥,都禁不起人間煙火的考驗」,壓抑、忍耐的減肥法都不可能持久,唯有健康人性的減肥法才可長可久,也才能讓人不復胖。
2025/06/02
目錄: 1、骨質疏鬆怎麼來的?不是只有缺鈣這麼簡單! 2、體重太輕也會骨鬆?骨骼強壯竟然靠「這件事」 3、不只補鈣!保護骨骼的關鍵,其實是「運動+體重平衡」 4、想減重又怕骨鬆?學會正確計算BMI最安心 5、體重控制別亂來!骨質健康才是長久不復胖的關鍵 6、骨質疏鬆與體重控制常見問題FA
Thumbnail
2025/06/02
目錄: 1、骨質疏鬆怎麼來的?不是只有缺鈣這麼簡單! 2、體重太輕也會骨鬆?骨骼強壯竟然靠「這件事」 3、不只補鈣!保護骨骼的關鍵,其實是「運動+體重平衡」 4、想減重又怕骨鬆?學會正確計算BMI最安心 5、體重控制別亂來!骨質健康才是長久不復胖的關鍵 6、骨質疏鬆與體重控制常見問題FA
Thumbnail
2025/05/26
目錄: 1、飢餓感代表開始燃燒脂肪?破解減肥關鍵的「分解期」秘密 2、少量多餐能減肥?科學解析為何可能阻礙脂肪燃燒 3、餐與餐間隔多久才能燃脂?掌握黃金空腹期的時間點 4、如何減脂不減肌?避開間歇性斷食常見誤區 5、為什麼不要害怕飢餓?因為這是脂肪開始燃燒的訊號 6、延伸 FAQ:飢餓感
Thumbnail
2025/05/26
目錄: 1、飢餓感代表開始燃燒脂肪?破解減肥關鍵的「分解期」秘密 2、少量多餐能減肥?科學解析為何可能阻礙脂肪燃燒 3、餐與餐間隔多久才能燃脂?掌握黃金空腹期的時間點 4、如何減脂不減肌?避開間歇性斷食常見誤區 5、為什麼不要害怕飢餓?因為這是脂肪開始燃燒的訊號 6、延伸 FAQ:飢餓感
Thumbnail
2025/05/12
目錄: 1、直鏈澱粉vs.支鏈澱粉 2、粽觀南北大不同 3、如何吃粽不吃重 4、總結 5、常見問題 FAQ|端午節粽子怎麼吃才健康? 東亞傳統中農曆五⽉五⽇「端午節」即將來臨,⽽「屈原以忠被讒」的故事在中華地區更是廣為傳頌,想必各位讀者都有聽過,其中楚⼈投入汨羅江中的「角⿉」流傳至今便
Thumbnail
2025/05/12
目錄: 1、直鏈澱粉vs.支鏈澱粉 2、粽觀南北大不同 3、如何吃粽不吃重 4、總結 5、常見問題 FAQ|端午節粽子怎麼吃才健康? 東亞傳統中農曆五⽉五⽇「端午節」即將來臨,⽽「屈原以忠被讒」的故事在中華地區更是廣為傳頌,想必各位讀者都有聽過,其中楚⼈投入汨羅江中的「角⿉」流傳至今便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