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劇/噬亡村S2/★★★★

其實比起第一季,第二季整體拍攝跟故事層次都顯得更加陰暗,話題也更解禁,但我自己看來,比起第一季的壓迫懸疑感帶來的觀賞快感,S2因為背負太多了,導致觀感體驗欠佳。要解決第一季鋪設的謎題與結尾那大場面的後續,導致S2敘事時,要經常切換其他角色的敘述觀點、回憶片段與現在急迫時間線的節奏過於衝突,這些問題造成我觀看第二季的時候經常中斷。
其實第二季的優點也不少,將主要講故事的點交給惠介跟銀,不同觀點帶來佐藤家陰暗中的陽光與更深沉的陰暗,兩相對比讓故事的張力來到極限,也讓讀者理解道德線與因果的差別,這比起傳統日劇說教的感覺更好被接受。
我私心喜歡日劇將自己原有細膩的情感表現搬到其他平台,結合更大膽的場面(血腥)、議題(吃人),讓日劇可以被更多觀眾看見。
-
美劇/夜魔俠:重生/★★★

沒看過夜魔俠的前幾季,但順利接上這季的敘述,很有趣的是這季的故事拉扯是反派選上市長強迫自己表現正常,夜魔俠不想用暴力,反而透過法律來維護正義,但隨著新聞報導的進行(我超喜歡用新聞穿插來告訴你時間線的進展),他們逐漸回歸原本的處理方式。
這其實也闡述了我覺得這個時代,社群議題太容易操作,導致有些人事物超容易被局限,因為對錯評價沒有標準值,最終只能反過來操控社群來達到解決的目的,感覺有些唏噓。
期待影集的後續能帶來更多此議題的探討。
-
小說/討厭我就不要叫我來/★★★☆
會看這本書來自於封面文案:好想給這毫無防備的背影來上一腳。

整體閱讀起來,可以感受到作品優美的詞藻,卻配上思緒解釋不清的主角,其實這個我覺得也是這部作品優勢的點,努力想融入學校生活的女主角與只在意自己喜好的男主角,不就是同為學生時期常見的煩惱。
故事將學生時期紊亂的思緒描寫得很到位,不論是:不理解青春的躁動而選擇狠踢一腳、腳部肌肉的接觸而感覺到迷戀、崇拜是距離理解最遠的情緒...,可以感受得到青春與混亂的氣息樸鼻而至,可惜我已經距離那些時刻太遙遠了,需要費力的回想,不過這還是值得推薦的一部小說。
-
日劇/打扮的戀愛是有理由的/★★★☆

是一齣難得想說教卻包裝得不錯的歡樂愛情劇,川口春奈頗有當年石原聰美校對女王換裝伸展台的表現,不停變換的裝扮,令人眼睛一亮。
雖然整體故事是圍繞著一棟公寓住著五人的互動,但感覺比起至愛之花跟四重奏之間相互緊依的組合差得多了,畢竟是偏歡樂喜劇,彼此的目標與契合度沒有到太多重疊,交換的秘密也不夠多,導致劇情想講述如同家人般的緊依關係,實際觀感卻差了多的感受。
但作為一名行銷人,我很喜歡這一部裡面提到的幾個議題,社群軟體營造的自我品牌到社群綁架、簡約生活到逃避擁有,追求夢想到腳踏實地,這些對比拉高了劇情的可看程度,又是日劇的老問題,前面幾集還在鋪陳,導致容易棄劇(?)
-
美劇/安眠書店S5/★★

(我太氣憤了,以下是暴雷心得)
相當相當遺憾的第五季,我想要合併4、5月,就是因為這部劇集在4月底上,安眠書店是我自我覺察很重要的一環,當然這劇集的議題一直以來充滿爭議,我也知道喬伊始終要面臨制裁,不然無法向社會交代(雖然我自己立場是不需要交代,社會與個人本來就應該擁有修正能力,而不是要求一部影集?)
很可惜第四季沒有解決喬伊(或許那樣太美化他的動機了),但第五季的解決方法竟然是用仇女來包裝,讓喬伊把殺人演成像使用工具般簡單,我實在無法接受耶!拜託,把看過前幾季的人當白痴嗎?很遺憾,社會觀感毀了我對這劇集的期待。但我喜歡結局把貝可的書訂正回來這一個部分。
-
小說/危險維納斯/★★☆

許久未曾看推理小說,感覺已經隔了許久,這次單純是因為整理書櫃,發現這一本看了一半的書籍,當然記憶力缺失,導致我幾乎重看了一遍,老實說就是很東野風格的愛情故事加上理科推理過程,不知道是審美疲勞還是東野圭吾太高產的關係,有時候他的小說會讓人覺得太過簡單,像是戀愛纜車跟這一部,愛情故事講得太淺顯,推理過程太簡單,整體閱讀感輕鬆,但沒有急迫感。
但再一次投身推理小說,我還是得到了蠻好的感受,所以又買了幾本書,決定接下來要雜食一番(雖然應該要看勵志或實用心智書才算是跨出舒適圈)
-
小說/奪取天下的少女/★★★☆

又是一部青春小說,但這一次的感受很有趣,青春小說無外乎夢想、犯錯、努力、社交這些元素,我沒有定義過,但總是在閱讀這些元素的時,就能夠自動連結。
但這部小說有很多意外,夢想是陪著倒掉的百貨度過最後一個月?接下來要組團相聲,卻是嚴肅收尾?原本以為要用學生視角講完,卻變成大叔視角?很有趣的觀看過程,也帶出我覺得作者高明的部分,小說有很多可能,人生更是,不需要循規,也能擁有青春,裡面關於告白橋段的結局、人與人之間的定義,我覺得都很特別且創新,所以就不說太多,讓大家自行觀看吧!
-
動畫電影/犬王/★★★★

原本其實對這部劇集就是集中在優美的作畫、絢爛的特效、磅礡的潮流音樂,說實話寫到這些優點時,我就已經很感謝推我看這部電影的同事了,但除了這些優點以外,用歌曲來闡述的歷史故事,以及友(魚;一;有)跟犬王的對比,讓故事的張力又提高了一個層次。尤其是友有名字的更換,以及自身故事的過程(從瞎眼、擺脫傳統到最後的消亡),將故事轉折與節奏安排得很微妙,我很喜歡這種用盡巧思的故事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