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旅行後常常會被問到一個問題:「這麼多歐洲城市你最喜歡哪裡?」
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因為在不同地方我都有不一樣的體驗,待的時間做的事也不一樣。
總的來說就是選不出來。如果要我推薦值得去旅遊的城市,我也會先問清楚對方想從旅遊裡得到什麼。
有預算限制嗎?想買東西嗎?想看博物館?還是想接近大自然?
每種不同條件下都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但如果被問最不喜歡哪一個城市,我大概率會毫不猶豫說馬德里。
看來選錯青旅真的影響非常大。
好幾天都跟派對咖們待在一起,我覺得我的靈魂快要枯竭了。
導致連帶對於馬德里這個城市蒙上心理陰影。
特別是三個法國人室友離開後來了另外三個派對咖。
那真是直接落入十八層地獄。
這三位一位是美國人、一位韓國人、一位台灣人。
美國人是剛畢業來休假,準備回去投入工作。他說了美國現在的就業情況非常嚴峻,如果沒有任何實習經驗或是亮眼的成就,那是絕對找不到工作的。
韓國女生則是在韓國海軍工作。但主要是做內勤的樣子。她說她最希望的就是和平。只要和平她就不太需要做任何事。
台灣男生沒有說他是做什麼的,似乎也是來休假。但從他的各種言論聽起來是一個常常出國旅遊的人。
總之這三個人從晚上10點一路聊到12點,也不管我已經躺床睡覺了,還是繼續聊。
聽到我沒有要去夜店後又開始了夜店推銷模式。
我是真的不明白為什麼喜歡去夜店的人類好像都很喜歡拉著那些不想去的人。還是我只是剛好都遇到有推銷個性的?
總之推銷無果,他們三個就這樣結伴離開。
本來我以為可以獲得寧靜後,大概半夜三點多房間燈直接被打開,然後是大聲的聊天聲。
因為還沒睡醒,我聽不清楚他們到底在聊什麼,只覺得這三個人是把我當成透明人了嗎?
當下真是負能量爆表,直接在內心詛咒他們從地球上消失。
在這裡奉勸所有不喜歡派對跟社交的人,不要去住馬德里的市中心,Sol車站那附近的都不要去。
半夜吵得個半死,到處都是忙著去趕場派對的人。
但如果是很喜歡交朋友參加派對的,那這裡應該會很適合你。
反正那些快樂參加活動的人,我是看他們挺快樂的。
要說在馬德里比較能稱得上是快樂回憶的,除了在美術館逛到閉館,應該就是吃了壽司吃到飽。
這是一個非常意外的發現。
因為馬德里比我預想的還要熱,所以什麼熱食那根本就是一丁點都不想碰。
當地人推薦的油炸魷魚麵包看起來一點都不吸引人。
我都快熱死了,吃什麼油炸的。如果有手搖配那還說得過去,但你們這裡只有啤酒跟可樂啊!
總之在逛完提森美術館後經過一間叫做銀座大食堂的店,外面的菜單放著夏威夷飯的照片,價格還挺便宜的只要10多歐元。
結果在那間餐廳裡一直聞到很香的炙燒壽司的味道。
這對於很喜歡吃壽司,又已經好幾個月沒吃到壽司的人真的是很折磨。
後來才發現他們還有一個吃到飽的方案。平日22歐元,假日28歐元,菜單隨便點。
雖然是真的有點貴,但想想維也納隨便點個餐就可以到28歐元,這裡能吃到飽好像很划算。
所以就在被青旅派對咖們搞得身心俱疲的隔天,我就到餐廳報到了。
壽司的選項不多,就鮭魚、鮪魚,還有一個白色的可能是鯛魚。再來就是各種加州卷、神奇的歐洲式生魚塊沙拉、中式台式料理大雜燴。
如果是要吃認真的壽司可能會失望,但我大概是潛伏已久的亞洲胃大爆發,能吃到有亞洲口味的東西我怎樣都好。
說不定這種大雜燴還很剛好能拯救什麼亞洲菜都想吃的我。
反正我那天是很努力的點,也很努力的吃。
吃完後很快樂的一整天都不需要再進食。
但在離開後沒多久卻又更想家了。好想念認真的生魚片丼飯,各種壽司,還有壽喜燒。
難道不應該吃的嗎?吃完反而讓亞洲胃更嚴重了?
青旅的工作人員有說禮拜天馬德里有一區會舉辦很大的市集,說是歐洲第一個還是最大的市集。有很多人就是衝著這個市集來馬德里的。
不知道是翻譯錯誤還是我自己認知錯誤,我以為他們說的是二手市集,想像的畫面是很多人販售自己家收藏的東西。
結果實際上就是一個大型商業市集。
用比較台灣化的東西比喻的話,就是白天且不賣食物的夜市。
大部分都是賣首飾、包包、衣服、紀念品。
也都不是二手的。明顯就是批發來的。
我現在好像比較能理解為什麼倫敦的Notting hill比較好逛了。馬德里的這個市集根本就沒有賣什麼特色物品,唯一的特色大概就是價格很便宜吧。
在大熱天,人擠人,加上也沒什麼預算還有背包空間買東西的情況下,這個市集在我眼裡根本毫無吸引力。
要逃離還要擠過人擠人的街道。
這大概是背著背包,還搭廉航跟巴士旅行的好處吧。當背包的空間越來越少,會很理性的消費。
所有不是那麼有紀念價值的物品都會被踢出購買考慮。
錢包君又安全的活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