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益於最近 PayFi 賽道越來越卷, 2% 回饋是基本,甚至有的還能抵押資產來消費,Coinbase 更在美國推出了 4% BTC 回饋的信用卡。作為一個 Web3 原住民,我對這樣的轉變樂觀其成,讓我更容易花錢了。
簡單來說,Ready目前是一張提款與消費兼具的神卡之一。
有興趣瞭解可以先加 Ready台灣討論LINE社群
先講最重要的如何申辦,有2種方式:
===(2025/7/28 申辦規則更新)===
- 透過連結申辦,Referred by 填寫:
0xdanielwu
。約5-7個工作天後,再去app裡看就會有折扣了(120u -> 90u)。(沒套用折扣前,app裡會一直顯示120,請耐心等待。) - 沒有折扣,直接app裡申辦。
本文將聚焦:
- Ready Metal Card 有什麼亮點?
- 與 Crypto.com、ether.fi的差異
- 到底怎麼選?
如果你是第一次聽說穩定幣的新手,但想了解怎麼嚕回饋,可以先看這篇Ready保母教學,這會連出入金都一起教。看完後再回來看開箱文會比較懂這些是啥。
Ready Metal Card 有什麼亮點
- 年費120u(原價180u,現在推廣中有折扣。第一個月刷1200u就回來了,而透過連結註冊年費是90u,所以是刷900u)
- 回饋是每月15號發等值的$STRK
- 申辦金屬卡的新戶前30天回饋10%,後續每月回饋3%(每月回饋上限$150u)
- 免手續費的ATM 提領(上限每月$800u)
- 無FX Fee,1u = 1u (不收海外交易手續費)
- 自託管錢包,不用怕被捲款跑路。
開箱
有金銀兩色可選,週日下訂後,週一從波蘭用DHL寄出(免運費),到我手上大概只花了2.5天。卡片的質感跟他官網上的圖片一樣,表面有一些壓紋處理,手感不錯。重量部分跟CRO卡一樣16g。
實際使用

點選fund後,可以選擇From cex or other chain,會跳出充值頁面。
錢包app使用上滿直覺的,雖然是在Starknet上,但有內建免手續費的layerswap(雖然是免手續費,但採先付後退制,會在下週一退等值的$STRK給你,上限每月$100,以0.0125%算每月可以跨0.8M,滿夠用的)。目前還不能綁定AP或GP(on the way),但可以綁linepay之類的進行消費。而有些消費會需要你授權,有點像3Ds驗證,只不過從接收OTP變成在APP裡面點擊確認授權,滿方便的。

簡單測試過7-11、全家、萊爾富、麥當勞、微風無印都可以刷,在台灣除了特定幾間有限定銀行的不收外(如:全聯),有收mastercard的應該都能刷。

幸運有嚕到30%回饋
小插曲,現在不定期有1小時內3倍的回饋活動,3% -> 9%或10% -> 30%,很幸運有遇到。

0 FX Fee的部分,官方文件上是以mastercard的匯率來算的,但官網的數據不是即時的,所以我就抓google的匯率來看,實際使用是優於當下google匯率的。
ATM提款
這個估計在台灣跟Crypto.com免手續費的銀行是一樣的,所以我找了一份在網路流傳的Crypto.com免手續費名單。我測了需要付費的台新、中信和永豐,不出意外一樣要額外收100元台幣,比較意外的是抽測了名單上無法使用的凱基,可以不用手續費提領。
值得一提的是,這張卡可以無限次數提領。
需要費用 ($100/筆):中信、台新、永豐。
詭異的外幣轉換費(3-4%):國泰
不須費用:臺銀、合庫、土銀、第一、華南、彰銀、上海、富邦、高雄、兆豐、花旗、渣打、台中、匯豐、中小企銀、新光、板信、聯邦、遠東、元大、玉山、日盛、安泰、凱基。
無法使用:農業金庫、京城、瑞興、華泰、陽信、凱基、三信、台北五信、士林區農會、郵局。
與 Crypto.com、ether.fi的比較

2025/08更新
不囉唆,直接上圖。還有一個台灣人常用的是redotpay但我沒有辦(因為沒有回饋),所以想知道差異的可以再看這篇:加密貨幣金融卡 EtherFi 與 RedotPay 說明與推薦 ,回饋 3% 與出金怎麼選
如何拿到最大回饋?

結論:開卡日+30可以跨月份再開
,至於跨月的長短可以根據你消費計劃調整。
因為開卡的回饋是30天內的消費都有10%回饋,所以要在開卡日+30會跨月的情況下開卡,可以重置月回饋上限。
以這上面這張月中開卡的圖為例,藍色是7/14號開卡後10%回饋的範圍,直到8/12號為止都擁有10%回饋。後續綠色則是恢復正常3%回饋的區間。
要最大化這張卡片的效益,必須在7/14-7/31日之間消費$1500,獲得$150回饋。另外在8/1-8/12之間消費另外的$1500,獲得$150回饋。
到底怎麼選?
若不是有固定提款需求,開卡後30天消費也無法達到1200u(用連結是900u),那建議使用Etherfi就好。
因為我的工作性質,所以現在我主要使用 Ready Card提款和消費,回饋額度用完後,再由 Ether.fi 接續補上。這兩張卡的共同點缺點是不直接回饋現金,而是各自合作的公鏈代幣。短期來看,這種模式就是一種推廣補貼,早用早享受。隨著市場變化與用戶規模擴大,這類回饋機制肯定會隨時縮水。(Ready的回饋是每季StarkNet Foundation調整的。)
早辦早享受,趁現在還有不錯的補貼,先衝一波。
但記得不論你用哪一張卡,不用的時候記得都先凍卡,等要用再解開,安全第一。
有用連結
Ready X : https://x.com/ready_co
Ready 官網 : https://www.ready.co/
Ready 台灣討論LINE社群 : 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