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城」又叫「打枉死城」、「打城法事」、「打城科儀」是民間信仰、道教與佛教文化中的概念,指非正常死亡(如自殺、他殺、意外等)的亡魂停留在陰間場所─枉死城,相傳這些亡魂因陽壽未盡或怨氣未消,無法輪迴轉世,需在枉死城中等待超度或因果了結。打城目的是請東嶽大帝、城隍爺、王爺或地藏王菩薩「開城門、審罪魂、超渡亡魂」,也能討公道、伸冤、化解冤怨、破煞。常見於:喪事(普渡亡魂)、廟會(驅邪鎮煞)、化解冤親債主、農村除煞、安宅鎮宅。
所以「打城」就是:
- 召請神佛開審,登記在冊。
- 讓無主孤魂有歸處、避免為禍人間。
- 藉法事安撫孤魂、化解冤怨。
- 有時也帶「公審」意象,象徵討回公道。
「打城」常見場合
- 亡者喪事超渡(避免亡魂為厲)。
- 家宅或村落驅邪鎮煞。
- 有人被認為「卡到陰」或「犯煞」。
- 化解冤親債主。
- 廟會或普渡時的科儀。
城門不是哪裡都能亂開,要看地方主神同意。所以請道士選地點時,會看風水、看地理、看主神同意。道壇也會用符令「劃界」,確保陰陽分明,避免「打完城,陰魂沒關好」跑進別人家。中南部與北部的做法略有不同,細節上會因地方習俗、廟宇傳承而有所變化,但核心目的都是為亡者解除一切執念與苦難,安慰家屬,並促進社區的集體療癒與文化傳承。
如何打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