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ddit(NYSE:RDDT)目前的股價大幅低於其高點,然而來自影響力人物(如 Jim Cramer)對其股價「便宜到難以置信」的評論,使得一個核心問題浮現:這樣的折價是合理的,還是投資良機?
Reddit 雖然從 IPO 後高點下跌了約 45%,但其追蹤的淨利率約為 8%,資產報酬率則低於 1%。這種估值折讓令人關注基本面:雖然部分分析師看好其盈利前景,但許多人仍對 Reddit 的增長能力是否配得上此評價存疑。美銀最近將目標價下調 42%,降至 110 美元,顯示對數位廣告支出的擔憂;但也有分析師仍預期該股有望反彈至 150 美元左右。
分析師之間的預期差異顯著。根據《巴倫週刊》,目前共識目標價約為 152 美元,比目前股價高出約 31%。但市場整體觀點並不一致,Wells Fargo 最近的降評指出 Reddit 面臨來自 Google AI 搜尋的潛在流量壓力,也為多頭情緒降溫。在營收方面,2025 財年的預估銷售額為 18.5 億美元,每股盈餘約為 1.21 美元。公司報告指出其淨利率接近 8%,顯示增長已開始轉化為一定程度的獲利。不過,隨著公司投入大量資金於 AI 和變現模式,如何在擴張規模同時保持利潤率,仍是投資人關注的焦點。
潛在風險則不容忽視。Reddit 高度依賴來自 Google 的搜尋流量,使其容易受到搜尋引擎策略改變的衝擊。隨著 Google 越來越多地透過 AI 產生直接答案而非引導用戶點擊連結,Reddit 的自然流量來源面臨威脅。Wells Fargo 也警告稱,Alphabet 的搜尋 AI 若繼續優化,可能會抑制 Reddit 的廣告變現能力,除非公司能找到新的流量來源。
Reddit 的競爭優勢主要來自其高度活躍的社群以及針對性強的廣告定位。Cramer 形容其廣告平台為「被市場低估的價值」,但能否將這種價值規模化,並與 Meta、Google 等巨頭競爭,仍有待觀察。
值得注意的是,散戶投資者的影響力也是不穩定因素之一。Reddit 本身作為社群平台,是「迷因股」現象的起點之一,因此,其股票表現常常混合了群體情緒與社交熱度。雖然這可能帶來爆發性上漲,但若基本面無法支撐,也可能導致同樣幅度的下跌。
技術面來看,RDDT 最近突破了一些技術圖形模式,包括類似「無柄杯形」的形態,並獲得投資機構的強勢評級上調。這些技術信號可能為短線操作提供入場依據,但若缺乏基本面支撐,這種上漲未必具有持久性。
AI 整合是 Reddit 最具戰略意義的布局之一。公司與 OpenAI、Google 等巨頭建立合作關係,並開發如「Reddit Answers」的工具用於內容審查與廣告優化。整體而言,AI 正在重塑廣告效能,而 Reddit 正試圖成為這場變革的核心。不過,這些投入是否能有效帶動營收成長,目前仍未有明確成效。
Cramer 對 Reddit 的低估論並非孤立看法。儘管如 Wells Fargo 等機構持保守態度,但約三分之二的分析師仍維持「買進」評級,顯示市場整體對其未來仍具信心。然而,當這些觀點分歧時,也顯示 Reddit 股價更容易受到情緒驅動而非純粹基本面影響。
從用戶數據觀察,Reddit 在 2024 年初突破每日活躍用戶 1 億人的大關,2025 年成長率雖略有放緩,仍維持在 31% 左右。隨著 7 月 31 日即將公布的 2025 年第二季財報,投資人將特別關注這些用戶參與度是否持續轉化為有效的變現能力與利潤成長。
至於持股結構,雖然未有公開的詳細浮動股權比例,但 Reddit 被納入 Jefferies 的「散戶活躍股」清單中,顯示其仍有一定程度的散戶影響力。這種結構可能提高波動性,也可能在情緒翻轉時成為助力。
最終,Cramer 的看多聲音,雖具有市場影響力,但畢竟只是眾多觀點之一。考慮到美銀與 Wells Fargo 的保守立場,以及其他分析師仍看多 Reddit 的潛力,市場目前對該股前景的分歧非常明顯。這意味著:若 Reddit 能成功處理搜尋流量挑戰,並將 AI 廣告策略有效變現,投資人將受益於潛在的強勁反彈;反之,若增長無法兌現,估值折價恐將延續。
隨著 2025 年第二季財報即將發布,Reddit 正站在一個關鍵的轉捩點上。如果其變現策略能夠落實、AI 整合發揮實效、用戶參與持續成長,將為長期投資者創造有利機會。但若宏觀壓力與平台風險未能改善,市場情緒轉變也可能加劇其波動。買進、持有或觀望?這將取決於投資者對 Reddit 未來營運模式的信心與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