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也被害自己?談詐騙案中的人性漏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作者:50歲退休練習生|專注於股息投資與人生觀察


【導語】

詐騙案層出不窮,從黃金詐騙、假投資群組、到AI虛擬幣,每一起案件背後的主角,不只是騙子,也常藏著一個「渴望翻身」的普通人。


我們經常譴責詐騙集團手段惡劣,卻少有人願意直視另一個更複雜的問題——


👉 詐騙之所以能成功,不只是因為話術,而是因為它搭上了人性裡的焦慮、恐懼與不安。


一、詐騙不是單向謊言,而是一場焦慮的共鳴

這幾年,一種名為「焦慮行銷」的手法,在投資詐騙中大行其道。它不是直接承諾你會賺多少錢,而是先讓你懷疑現在的生活是否撐得下去。


你在社群上可能看過這類廣告:


「高通膨時代,不理財就是等著破產!」

「不投資,你十年後會住在公園裡!」

「你不累嗎?每天這樣領死薪水,有存到退休金嗎?」


這些話沒有告訴你如何賺錢,卻讓你開始焦慮自己是不是「落後」了。


而這正是詐騙集團最擅長的手法:讓你先感覺「不安與恐懼」,再丟出一個「看似穩妥的解方」。這時候,即便理性提醒你要小心,你也可能因為情緒被綁架,而不自覺地踏入陷阱。


二、高通膨時代:為什麼「想翻身」成了弱點?

我們不得不承認,生活真的越來越難。


2022年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 2.95%,創下近14年新高;2023年全球物價仍未完全回穩。


房價、房租、便當、健保補充費,樣樣上漲,但薪水不動如山。


這樣的環境下,想靠投資「翻身」變得合理、甚至必須。但正因為如此,當詐騙出現在你的眼前,用「年化18%保本方案」、「每月配息穩定領」來呼喚你時,你不只是「被騙」,更可能是主動靠過去的。


這並不是說受害者活該,而是我們要正視這是一種「被社會現實逼出來的脆弱」。


三、人性漏洞:你不貪心,你只是太想改變命運

很多受害者在事後反覆強調:「我不是貪心,只是想讓生活好一點。」


這句話聽起來悲傷,卻也很真實。


事實上,許多詐騙手法都是在利用你不想錯過機會、也不想被遺忘的渴望:


利用你害怕「退休後沒錢」的焦慮;


利用你覺得「再不投資就落伍」的恐慌;


利用你覺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點」的愧疚。


一位高雄的社區媽媽,在接觸一個號稱「穩賺不賠、政府核准」的投資方案後,短短兩週內投入了她20年積蓄,只因為對方說:


「妳現在不做,退休只能住公園喔。」


這句話不是威脅,而是一種「被動式詛咒」,在高壓社會之下,讓人自願走進圈套。


四、我們其實不是被騙一次,而是被焦慮騙了一輩子

比起那些話術,更可怕的是,我們內心早就接受了「不焦慮就是懶惰、不投資就等死」的邏輯。


社群媒體、財經網紅、YouTube演算法,每天灌輸你各種成功故事、被動收入、財務自由。你點開越多,看到的越多。久而久之,你不再相信穩穩過生活是值得驕傲的,你只覺得自己「落後」、「錯過」。


所以真正的詐騙,不只是那個詐團帳戶,而是一整個用「焦慮」餵養你對現實不滿的環境。


【結語】

我們當然要譴責詐騙集團,但我們也必須面對一個不舒服的事實:


詐騙之所以能入侵我們的生活,是因為我們內心早已鬆動。

而那裂縫,來自高壓社會下「不安定」的生活結構。


你不想被騙,就要先拆掉那個對「快速改變命運」的過度幻想。


投資不是萬靈丹,焦慮不是人生方向。

讓自己過好當下,不是住進公園的對立面,

而是唯一真正值得信任的保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投資匠心沙龍
6會員
93內容數
在這裡,我們相信每一個人都能掌握自己財務的未來,因為錢不會自動流向你,但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財富就會跟隨而來。 我的宗旨是提供簡單、實用且穩健的理財建議,幫助讀者從基礎開始,逐步建立有效的財務規劃與投資策略。無論你是投資小白還是有些經驗的理財者,都能在這裡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實現生活的質量提升與財務自由。
投資匠心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06
第八篇:「穩穩退休,不怕花錢──現金流如何讓人安心」 ✍️ 作者|50歲退休練習生|專注股息投資與現金流規劃 選擇的自由,來自穩定的現金流 有朋友問我:「你現在退休了,是不是就開始捨得花錢了?」我搖頭一笑。不是捨得,而是「終於不再害怕花錢」。這之間的差別,是關鍵。 退休前,我像許
2025/07/06
第八篇:「穩穩退休,不怕花錢──現金流如何讓人安心」 ✍️ 作者|50歲退休練習生|專注股息投資與現金流規劃 選擇的自由,來自穩定的現金流 有朋友問我:「你現在退休了,是不是就開始捨得花錢了?」我搖頭一笑。不是捨得,而是「終於不再害怕花錢」。這之間的差別,是關鍵。 退休前,我像許
2025/07/06
✍️ 作者:50歲退休練習生|專注於股息投資與人生觀察 一杯咖啡,不只是提神飲料,它是一段時代的記憶,一場文化的轉變,也是一種人生的縮影。 【一】青春年代的咖啡,是「約會專屬」 在我年輕的那個年代,咖啡不是一種「日常消費品」,而是一種社交禮儀與身份象徵。 那時候台灣街頭沒有現在這
2025/07/06
✍️ 作者:50歲退休練習生|專注於股息投資與人生觀察 一杯咖啡,不只是提神飲料,它是一段時代的記憶,一場文化的轉變,也是一種人生的縮影。 【一】青春年代的咖啡,是「約會專屬」 在我年輕的那個年代,咖啡不是一種「日常消費品」,而是一種社交禮儀與身份象徵。 那時候台灣街頭沒有現在這
2025/07/05
☕ ✍️ 作者:50歲退休練習生|專注於股息投資與人生觀察 🌊 退休生活:隨性旅行中的理財詩篇 在淡水的一個午後,海風輕拂、波光粼粼,無邊無際的海天一色猶如時間的流動,緩慢而悠遠。我隨意地走進一家海邊餐廳,點了一份極為昂貴的下午茶,端坐在窗邊,望著遠方海浪拍打礁石。 這是一段無需計劃
2025/07/05
☕ ✍️ 作者:50歲退休練習生|專注於股息投資與人生觀察 🌊 退休生活:隨性旅行中的理財詩篇 在淡水的一個午後,海風輕拂、波光粼粼,無邊無際的海天一色猶如時間的流動,緩慢而悠遠。我隨意地走進一家海邊餐廳,點了一份極為昂貴的下午茶,端坐在窗邊,望著遠方海浪拍打礁石。 這是一段無需計劃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