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騙錢、詐騙就能告詐欺?專業律師全方位解析【詐欺罪】成立要件與提告流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從法庭攻防看刑法【詐欺罪】成立要件與提告流程

從法庭攻防看刑法【詐欺罪】成立要件與提告流程

在台灣,「詐欺」這兩個字幾乎人人都聽過,但你真的知道什麼情況才算詐欺罪嗎?很多人認為只要被人騙了錢,就能提告對方詐欺;也有人覺得欠錢不還就等於詐騙。其實,這樣的認知不但模糊,還可能導致報案失敗、舉證困難,甚至反而被對方反控誣告!

在法律上,詐欺罪的成立有明確的要件與舉證責任,不是「感覺被騙」就能成立。本文將從大家常見的誤解出發,結合實務上的法庭攻防,詳細說明刑法詐欺罪的構成要件、提告流程與刑責風險,讓你更能掌握提告與自保的正確途徑與方法。

什麼是詐欺罪?被詐騙可以告詐欺?詐欺罪成立要件說明

  • 《刑法》第339條(普通詐欺罪)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 《刑法》第339-1條 (收費設備詐欺罪)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不正方法由收費設備取得他人之物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十萬元以下罰金。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 《刑法》第339-2條 (自動付款設備詐欺罪)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不正方法由自動付款設備取得他人之物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十萬元以下罰金。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 《刑法》第339-3條 (電腦設備詐欺罪)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不正方法將虛偽資料或不正指令輸入電腦或其相關設備,製作財產權之得喪、變更紀錄,而取得他人之財產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七十萬元以下罰金。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 《刑法》第339-4條 (加重詐欺罪)

犯第339條詐欺罪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一百萬元以下罰金:一、冒用政府機關或公務員名義犯之。二、三人以上共同犯之。三、以廣播電視、電子通訊、網際網路或其他媒體等傳播工具,對公眾散布而犯之。四、以電腦合成或其他科技方法製作關於他人不實影像、聲音或電磁紀錄之方法犯之。前項之未遂犯罰之。

  • 《刑法》第341條 (準詐欺罪)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乘未滿十八歲人之知慮淺薄,或乘人精神障礙、心智缺陷而致其辨識能力顯有不足或其他相類之情形,使之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五十萬元以下罰金。以前項方法得財產上不法之利益或使第三人得之者,亦同。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一遇到「被拿走錢卻沒得到承諾的東西」,就直覺反應:「這是詐欺吧?」但其實在法律上,是否成立詐欺罪,不是看你有沒有損失,而是看對方是不是用「騙」的方式,讓你心甘情願交出財物。根據《刑法》第339條,詐欺罪的本質是:行為人以詐術讓對方產生錯誤認知,進而交出財物或財產上利益,導致自己損失、對方得利。所以你會發現,重點不只是有損失,而是損失是被「設計出來的」。

詐欺罪構成要件

詐欺罪構成要件

舉例

A. 有人假冒投資專家,用虛構獲利證明讓小玲信以為真,小玲因此投入100萬資金,結果錢被轉走、連人都聯繫不上。 → 達成詐術、陷於錯誤、處分財產、財損、加害人得利,構成詐欺罪。

B. 阿凱向小明借錢投資做生意,口頭承諾會還。但後來因經商失敗或惡意賴帳不還錢。 → 小明需舉證起初有無詐術,否則僅為民事債務糾紛,不構成刑事詐欺罪。

總結來說,詐欺罪要成立,講求的是行為人主觀上要有「騙」的心態、客觀上要造成你「真的被騙」而損失財物。因此並非所有借錢糾紛、履約爭議都能直接提告刑事詐欺罪。

詐欺罪可以和解嗎?被判有罪會被關多久?初犯可緩刑?

不少人以為,只要跟對方達成和解、賠了錢,詐欺案件就能「私了」結束。但事實上,詐欺罪是刑法中的「非告訴乃論罪」,也就是檢察官只要掌握犯罪事實,就算被害人選擇原諒,案件依然會被起訴。換句話說,和解雖然不能阻止法律程序繼續推進,但還是能夠在量刑上發揮影響力。 85885法律團隊整理出以下常見影響量刑的因素供各位參考:

  • 是否為初犯:初次犯案較易獲緩起訴或緩刑
  • 詐騙金額:金額越高,判刑越重
  • 是否有和解:主動賠償並取得諒解,可爭取輕判
  • 犯案角色:主謀較難輕判,但若是車手可視案件情況爭取輕判
  • 是否認罪:坦白認錯、態度誠懇有助於爭取從輕處理
  • 是否為累犯:5年內再犯會被加重處罰(刑法第47條

那麼,如果真的被告詐欺且大機率有罪,會不會要去坐牢?這就要依個案的情節來判斷了!若行為人有誠心悔改、達成和解且態度良好,檢察官可能會作出「緩起訴」處分;進入法院後,也可爭取「緩刑」或從輕量刑。

詐欺罪刑期與追訴期

詐欺罪刑期與追訴期

【詐欺罪法律程序】訴訟流程詳解

提告詐欺罪的3種途徑

提告詐欺罪的3種途徑

你或許曾在新聞上看到「某某人被詐騙上百萬,法院判刑兩年」,或是「男子報警提告卻告不成」,你可能會問:報案真的能討回公道嗎?詐欺罪要走法律程序到底要多麻煩?和現實相比,許多人對法律的想像其實過於簡化。

實務上,處理詐欺罪案件,第一步通常是向警方報案、通報165反詐騙專線。不論你是被投資詐騙、情感詐騙,還是網拍買到假貨,只要懷疑對方是有意說謊、引導你出現錯誤判斷進而損失金錢,你都可以選擇報警處理。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是「你有提出足夠的證據」。很多案件最後無法起訴,並不是因為法院偏袒加害者,而是因為報案人無法證明對方有「詐術意圖」或自己的損失與對方行為之間有法律上的因果關係。簡單來說,如果你只是單方面覺得「被騙了」,但沒有留下轉帳紀錄、聊天內容、簡訊截圖、對話錄音、簽訂的合約或協議等對方施以詐術的證明,就無法構成起訴詐欺罪的要件。

案件進入檢察署後,會經歷偵查、傳喚、比對資料等作業,若檢察官認定有犯罪事實存在,就會提起公訴,將案件送交至法院審理。正式開庭後,法官會參酌被告是否認罪、有無與被害人取得和解等,綜合考量犯後態度、是否為初犯、是否積極補償損失等,來判定是否給予緩刑,或判處拘役、有期徒刑等不同結果(例如: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4年度審簡字第775號刑事判決 ),當然也可能因證據不足而判決無罪(例如: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1年度易字第353號刑事判決 )。整體時程從報案到判決,保守估計可能超過半年,若遇到上訴,更可能到一年以上。

詐欺罪的訴訟流程,說簡單其實也不難,但它需要時間、證據與耐心。對被害人來說,最大挫折往往不是對方沒被關,而是整個過程像是一場與時間的拔河戰。因此若你希望討回公道,報案、提告只是起點,更重要的是將所有證據妥善保存,清楚掌握流程,必要時尋求專業律師協助,才是面對詐欺最有效率的法律策略。各類型詐欺罪相關之提告、訴訟辯護、證據蒐集問題皆可與85885法律團隊聯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85885法律專欄】
1會員
30內容數
不懂法律別緊張,來【85885法律專欄】,用最白話的方式幫你解答最複雜的問題,讓知識成為你最強的法律武器!
2025/07/04
網路性暴力正侵入日常生活,威脅著個人隱私與尊嚴!85885法律團隊將帶你深入了解網路性暴力的定義、形式、自我保護方法、法律規範、證據保存技巧,以及民事與刑事訴訟的流程,並透過真實法院案例提供實務啟發,幫助你辨識威脅、採取行動,並在數位世界中守護自身權益。
Thumbnail
2025/07/04
網路性暴力正侵入日常生活,威脅著個人隱私與尊嚴!85885法律團隊將帶你深入了解網路性暴力的定義、形式、自我保護方法、法律規範、證據保存技巧,以及民事與刑事訴訟的流程,並透過真實法院案例提供實務啟發,幫助你辨識威脅、採取行動,並在數位世界中守護自身權益。
Thumbnail
2025/07/04
根據統計,人頭帳戶案件定罪率高達98%!切勿輕信社群媒體上的徵才廣告,應核查對方身分;若不慎提供帳戶,立即報案並保留通訊紀錄,可有效證明無犯罪意圖。85885法律團隊將深入探討人頭帳戶的定義、成因、法律後果,以及教導各位如何自保、遭詐時盡力爭取不起訴或降低刑責。
Thumbnail
2025/07/04
根據統計,人頭帳戶案件定罪率高達98%!切勿輕信社群媒體上的徵才廣告,應核查對方身分;若不慎提供帳戶,立即報案並保留通訊紀錄,可有效證明無犯罪意圖。85885法律團隊將深入探討人頭帳戶的定義、成因、法律後果,以及教導各位如何自保、遭詐時盡力爭取不起訴或降低刑責。
Thumbnail
2025/07/04
「妨害秘密罪」是指在未經他人允許的情況下,擅自窺視、錄音、錄影他人非公開行為、談話或私密部位等,造成當事人隱私權受損的行為。發現對方外遇,最忌諱的就是衝動!不少被告妨害秘密罪的案例,都是一念之差所造成的法律問題。諮詢專業律師、委託合法徵信社蒐證才能有效保障證據合法有效。
Thumbnail
2025/07/04
「妨害秘密罪」是指在未經他人允許的情況下,擅自窺視、錄音、錄影他人非公開行為、談話或私密部位等,造成當事人隱私權受損的行為。發現對方外遇,最忌諱的就是衝動!不少被告妨害秘密罪的案例,都是一念之差所造成的法律問題。諮詢專業律師、委託合法徵信社蒐證才能有效保障證據合法有效。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