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福智企業營,劉修宏第一次坐在觀眾席,觀賞由福智義工——一群素人演員自編自演的戲劇。劇中對家庭關係的描寫深深觸動了他,引發內心強烈的共鳴,也喚起許多塵封的生命記憶。
雖然演員的表現參差不齊,卻真誠動人,打動人心。修宏也敏銳地觀察到戲劇中仍有可提升之處:情感的傳達是否能更精準?燈光、走位與角色詮釋是否還有調整空間?沒想到,這些觀察與思考,悄悄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從觀眾轉為編導的種子。
短短一年後,他真的成了新戲的編導。初次接下劇本,他面對重重挑戰:角色尚未設定、台詞繁複、演員彼此不熟悉,而編劇本身也是初學者……幾乎一切從零開始,每個環節都考驗著他的耐性與智慧。面對陌生與困難,他也曾感到疑惑與不安。

鳳儀師姐與劉修宏師兄
所幸,有2024年戲劇小組小組長鳳儀師姐、今年的小組長忠田師兄與副小組長文中師兄一路協助與支持,讓修宏選擇不退縮。他主動關心每位演員,了解他們的困難;積極組織聚會、安排走位與導讀;也花時間逐一說明角色背景與台詞意涵。他希望每位演員不只是「演」戲,而是真正「走進角色」,用心體會劇情,把真情實意傳遞給觀眾。
如亨法師曾提醒:「站在舞台上的你們,就是說法者,要說得明白,讓人聽得懂」。這句話成了修宏導戲的核心指引。他不斷調整方式,只為幫助每位演員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位置,讓大家對排練產生更深一層的使命感,也讓這齣戲真正成為「以戲弘法」的法船。
在這個過程中,他也重新看見自己。他說:「這齣戲,就像我自己的生命縮影。過去的我,總是高估自己,低估無明。這一次,我學會放下自以為是,學習聆聽、包容與合作。」
他最感恩的是,在這條路上遇見許多同願的善友。大家齊心努力,共同成就了這齣戲,也完成了無聲的說法與深刻的淨罪集資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