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初祭結束後的數日間,我仍時不時徘徊在神殿附近。
只是想確認,那些漂流出去的心燭,真的被光接住了嗎?
旅人們早已回歸日常,但我總覺得,神殿裡像還繾綣著一絲未完的光意。
像是一種尚未沉澱的祈願,仍在風裡顫動。
我記得那天,少女輕聲說出「謝謝你曾經陪我飛行」的模樣,記得那些無名的心燭緩緩遠去,記得焚香裡升起的光影,彷彿是曾被誰掛念過的名字在霧中低語。我也記得自己手中那盞封存已久的記憶,終於在流雲中劃出一道不曾被誰發現的微光。
但最深的記憶,還是那句誓言:
「願吾心如光,不隨霧滅。願此年,守其本名。」
那是一場集體低語的約定,也是一場無聲的確認。
我們願意為那個曾燃起名字的瞬間,守住一整年的光影。
那盞心燭遠走後,我沒有再追尋它的去向,只是靜靜坐在神殿外的石階上,想著:若那瓶中光影最終真的消散於雲海深處,那麼,它是否還會在誰的夢裡微微閃爍?是否曾經照亮過一段再也回不去的時光?
我忽然想起,那盞心燭封存的,不只是遺憾,還有我曾不敢說出口的願望。
願那段被遺落的故事,可以在遠方的某處被點亮。
或許,那些從未說出口的記憶,終將不被記得。
不過,只要我還記得自己如何點亮那盞心燭,那就已足夠。
這一年,願光仍在。
即使沒人看見,至少我知道,那道遠走的光,是我親手送出的答案。
若下一次還有人站在雲初祭的風裡,讀到這段筆跡,
請告訴他,我曾親手送出過一盞光,曾為一個名字,許下心中不滅的誓言。
只要我記得,它就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