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雲隱曆6年・夏初
地點:晨島・神殿
心情:若所有記憶都會在光中被悼念,那我願意,為你守住下一年的名字。————
雲隱曆的第六年,是從霧散光現的那一刻開始的。
我是在清晨前兩刻抵達晨島的。
還未走近神殿,便已感受到空氣中凝重的靜默。與平日熱鬧歡騰的節慶不同,這裡沒有煙火,聽不見歡聲,只有素白披風在風中輕微擺動的聲音,像是一群人共同屏息等待的低語。
遠方的雲海尚未完全甦醒,但整座神殿早已靜靜佇立在第一道光即將降臨的位置。四周空氣帶著一種尚未明朗的涼意——不屬於白天,也不屬於夜晚,是只有在破曉之前才會出現的沉默。
那天的神殿,沒有鐘聲,也沒有任何歡慶的裝飾。只有整齊的白衣身影,在淡霧中緩步聚集。
雲初祭,不是慶典,不是祝賀。而是一年一度,所有光之後裔對「記得」與「再承諾」的召喚。
————
曙光尚未現身,神殿之外早已聚集了來自各地的旅人。他們身著素衣,手持心燭,沉靜無語。
我亦如此,靜靜站在階梯下,抬頭望向雲層尚未散開的天穹。
據說,只有當第一道天光穿過雲層,穩穩落在晨島神殿正殿的雲心石上,這場新年的禮,才算正式開始。
過去數年我都在外遊歷,錯過了它真正的模樣,如今終於親身踏入,才明白這不只是單純的紀念,而是記憶的承接。
進入神殿,我選了一個靠後排的位置坐下,靜靜觀察。
來自各地區的長老們依序進入神殿,而後則是負責祭祀的長者們。為首的是一位白髮半束的長者,他手持焚香,緩步走至壇前。披風上無任何裝飾,只有一枚用言光織成的銀白徽記,那是「祭祀」的象徵。
他的聲音不高,卻如從雲頂傳來的風聲一樣,帶著穿透霧氣的沉穩與敬意。
此年逝者,心火既熄,名與影歸於輪迴。願過往不失其義,願重生不忘其源。
這一句,是悼詞的開首,也是所有送別的起點。
焚香煙霧繚繞,像是將那些尚未散去的記憶,再度輕輕抬起。長者念著名字,一個接一個。每說出一名逝者的名字,就有一縷光從焚香中昇起,飄向晨霧深處。
直到那一縷縷升起的光,緩緩消融在晨霧深處,我才真正明白:這不只是紀念,而是為整個過去年份舉行的一場靜默送別。
悼詞結束後,光終於來了。
一道細細的晨光穿透雲層,斜斜落在雲心石上。所有人默默低頭,長者緩緩走上神殿階梯,誦讀著過去一年悼詞。
那聲音低沉、緩慢,如同替記憶一頁頁翻過。
我看著他們焚香,煙緩緩上升,似乎在尋找那些未曾歸來的靈魂。
接著,是為即將重生者的祝福。長者在神殿中央點燃一盞新火,所有人靜靜看著它在朝光中燃起,像是在等待某種沉睡已久的名字再次甦醒。
我才發現,這場祭典的本質,是告別與迎接同時發生的。一手送別,一手擁抱。舊與新,在這晨光之中交會,不需言語,只用光。
————
再來,是青年後裔們的進場。
那一盞盞「心燭留影」在他們掌中微微顫動,像是風中尚未熄滅的低語。每一盞心燭,都封存了一段屬於個體的記憶,無論歡喜、哀傷、告白、錯過,都被言光封入晶藍玻璃瓶中,懸浮於燈芯之上。
當他們走入神殿後方,將心燭輕輕放入流雲時,那些微光便像無聲的流螢,緩緩向雲海深處漂流而去。風並未掀起波浪,只有一種極安靜的流動,像是所有記憶都得到了最溫柔的安放。
我看到有旅人低頭祈禱,也看到有人望著遠方無語。
有一位少女,在將心燭放入雲海之前,輕聲說了一句:「謝謝你曾經陪我飛行。」然後,她便轉身離開。
她的腳步不急不緩,但我看得出,她在離開時眼眶微紅。那一盞心燭裡,藏著誰的名字,我無從得知,但我知道,那段光曾經是真實的。
有一盞心燭沒有名字,玻璃瓶外未貼任何符號,只是靜靜漂浮在最邊緣。
我忽然想起:「若名字終將隱沒,那光會記得什麼?」
也許——是曾經的願望,是曾真心燃起過的那一刻。
————
待最後一人歸隊,陽光終於突破雲層的那一刻,所有人齊聲低吟:
「願吾心如光,不隨霧滅。願此年,守其本名。」
那是一種幾乎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氛圍——不悲傷,卻無比莊重;不哀悼,而是承接。
我想起自己曾寫下許多人的名字,也曾在不同日子裡為過去流淚、為記憶點燈。可今天,我第一次以旁觀者的方式,看見「記得」這件事如何被集體承擔、慎重落下。
我也低聲跟著唸,卻發現這句話在唇齒間停了片刻。
什麼是「本名」?
是那些被記住的自己?
還是那些只在風中說過一次的願望?
我不知道,但我想守住的,是曾經真心動過的那一刻,是那些我仍願相信的光。
原來,我不是唯一會將名字寫進光裡的人。這個世界裡,有許多像我一樣的人,靜靜地,用不張揚的方式,守著那些曾經閃耀過的靈魂。
————
祭典結束後,神殿周圍依然無語。
有人留下心燭,有人寫下言光,有人靜靜坐著,看著那些尚未熄滅的瓶中微火隨風遠去,直到完全看不見。
我坐了很久,直到整個神殿只剩下我一人。然後,我從口袋裡拿出早已準備好的一枚小小心燭。那是我封存了很久,卻始終沒有勇氣送出的記憶。
那一盞心燭裡,只藏著一句從未敢言的私語,像是替某段沒來得及告別的光影寫下尾聲。
「如果有第十三月,那我會在那裡等你。」
我將那枚燈輕放進雲海之前,先抬頭望了一眼天色。雲層低垂,像還在等待什麼。
那一刻,我想起了那些來不及道別的人、來不及完成的句子,和那些只屬於我一人的風景。
我輕輕放手,讓那燭影隨流雲緩緩遠去。
光影在雲中漂流,像是溫柔的告白,讓時間知道,我還記得。
我從來沒確定過,那個名字是否被他記得。但我知道,寫下的那一刻,它曾真實存在於我的光裡。
看著心燭隨風緩緩飄走,直到消失在光霧深處。
我沒有說話。只在心裡輕輕重複那句誓言:
願吾心如光,不隨霧滅。
願此年,守其本名。
這不是一場只屬於我的送別。
而是整個雲隱之地共同的承諾;
在霧中點燈,在光裡記名,
願此年,仍有人為所愛之名,留一縷不滅的微光。
────
今日紀錄:
今日,在晨島神殿見證雲初祭。
送別、祈願、漂流、誓言,一場新年的開端,並非為了慶祝,而是為了不忘。
不忘那些走過的人與光,不忘自己曾為誰燃起過的心燭。
────
若你也曾走過這片雲海,那麼新的一年,請記得:
不一定要被誰記得,但要記得自己的光是怎麼來的。那將是你本名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