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止的7月5日] 第23回:絕對沉默的地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林湛與簡沐晴抵達那片無名遺址時,天空正瀰漫著鉛灰色的雲層,像極了災難發生前的壓抑氣氛。

這裡曾是七年前一場無預警強震的震央,官方對外稱其為「自然地質塌陷區」,但實際上,資料中從未記載其地理座標,連衛星圖像都刻意模糊處理。

他們並不孤單。同行的還有沈教授與兩名「記得者」──年輕工程師徐磊,以及曾在Ω站工作過的資料專員韓昕。

當車輛駛入目的地10公里範圍內,手機與通訊裝置突然全部失效。GPS定位出現錯亂,指北針持續轉動,像是被磁場吞噬。


「……通訊中斷了。」徐磊輕聲說,放下手中的衛星通訊器。

「準備好了嗎?」林湛看向眾人,眼神堅定。

簡沐晴點了點頭,「一旦進入,我們靠的只有彼此。」


當他們踏入遺址的核心區後,一股異樣的寂靜如牆般壓了下來。

不只是聽不到聲音,而是「聽不見自己的聲音」。

他們張口說話,卻連喉嚨的震動都感覺不到。

鞋底踩過碎石,卻無任何聲響,甚至──連心跳聲都彷彿被抽離。


林湛停下腳步,摸了摸胸口,低頭望向簡沐晴。

她的眼神明顯出現驚恐。

她伸手在自己耳邊打了個響指──寂靜。她甚至感覺不到手指接觸的觸感。

這不只是聲音的消失,而是感官的全面削弱。

「這裡就像是……與世界完全隔絕的一層膜。」沈教授用筆寫在筆記本上,遞給林湛看。

他們穿越破碎的道路與崩塌的建築殘骸,來到一處半掩的地洞。

徐磊揮手示意,發現該處磁場干擾特別強烈,手錶指針瘋狂轉動後停住。

眾人打開手電,進入地洞。

裡頭是一條封閉的地下走廊,牆壁由不明金屬構成,反射著微弱光暈。

空氣中瀰漫著某種無聲的「脈動」,像是時空的呼吸。


他們走了近二十分鐘,終於來到一扇緊閉的金屬門前,門上刻著標誌性的Ω符號,底下寫著:

Ω.09 — 絕對感知隔離測試站

簡沐晴驟然明白。

「這不是單純的災後遺址,這裡曾是Ω計畫的一部分。
他們在這裡測試如何讓人類與時間脫節……包括聲音、感知,甚至是‘存在感’本身。」

林湛看向門邊的控制裝置,經歷歲月侵蝕,仍可手動開啟。

就在他扳下拉桿的瞬間,空間忽然震動了一下——彷彿整個世界喘息了一秒。

門後的房間,仍維持著啟用狀態。

燈光亮起,照見房內的資料庫、倖存的感知模擬器,以及一台仍運轉的主機。

主機螢幕彈出一行訊息:

「請確認身份:第十三人。」

眾人齊聲一驚(或是本能反應地彼此望向),雖然無聲,但每個人都意識到同一件事──這扇門從來不是給他們設計的。


**章末場景**

鏡頭遠拉,一群身影在沉寂的地底穿梭。遠方的主機核心緩緩啟動,一股不可逆的訊號正向外釋出。

時間,在這裡悄悄被重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康資訊
3會員
191內容數
歡迎來到好康情報沙龍!這是省錢愛好者的聚集地,專注分享最新優惠、折扣與好康資訊!從美食、購物到旅遊,我們蒐羅全網超值情報。沙龍不只提供資訊,還能讓你分享獨家好康、交流省錢秘訣,與朋友一起挖掘高CP值生活。快加入我們,解鎖更多優惠,聰明消費,樂享人生!
好康資訊的其他內容
2025/07/24
金屬門緩緩開啟,伴隨著一陣低頻共振,空間內的光線像水波般扭曲閃爍。 林湛、簡沐晴、沈教授與其他成員走入房間,只見牆面與天花板完全被光滑的黑玻璃包覆,宛如鏡子,卻無法映出他們的倒影。 中央,是一座半圓弧形的指揮台,環繞著一道浮空螢幕,螢幕上不斷閃現程式碼與模擬畫面。上方閃爍著一句標語:
2025/07/24
金屬門緩緩開啟,伴隨著一陣低頻共振,空間內的光線像水波般扭曲閃爍。 林湛、簡沐晴、沈教授與其他成員走入房間,只見牆面與天花板完全被光滑的黑玻璃包覆,宛如鏡子,卻無法映出他們的倒影。 中央,是一座半圓弧形的指揮台,環繞著一道浮空螢幕,螢幕上不斷閃現程式碼與模擬畫面。上方閃爍著一句標語:
2025/07/22
林湛與簡沐晴從「Ω站」帶回了大量機密資料,其中最令人震驚的,並非高科技設備或密室實驗,而是那些被刻意抹去記憶的人們的故事。 在文件中,清楚記錄著一項名為「記憶選擇計劃」的秘密行動。 這項計劃允許部分災難知情者主動申請,經過特殊程序後,他們的關鍵記憶會被徹底清除,讓他們重回普通人的生活,免於背
2025/07/22
林湛與簡沐晴從「Ω站」帶回了大量機密資料,其中最令人震驚的,並非高科技設備或密室實驗,而是那些被刻意抹去記憶的人們的故事。 在文件中,清楚記錄著一項名為「記憶選擇計劃」的秘密行動。 這項計劃允許部分災難知情者主動申請,經過特殊程序後,他們的關鍵記憶會被徹底清除,讓他們重回普通人的生活,免於背
2025/07/21
在昏暗的地下資料室裡,林湛與簡沐晴面對著一台古老的終端機,螢幕上閃爍著一份被嚴密封鎖的軍方文件。 這份文件的標題清晰地寫著:「代號Ω——災難生存計畫」。 文件揭露了一個驚人的秘密: 早在7年前,軍方便已開始準備一項名為「Ω計畫」的災難生存方案,旨在應對可能改變人類歷史軌跡的巨大危機。
2025/07/21
在昏暗的地下資料室裡,林湛與簡沐晴面對著一台古老的終端機,螢幕上閃爍著一份被嚴密封鎖的軍方文件。 這份文件的標題清晰地寫著:「代號Ω——災難生存計畫」。 文件揭露了一個驚人的秘密: 早在7年前,軍方便已開始準備一項名為「Ω計畫」的災難生存方案,旨在應對可能改變人類歷史軌跡的巨大危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外頭風雨微嘯至雨停, 僅剩濕透、小水窪坑的柏油路面,讓我對於第3號台風凱米,豪雨威力終究錯付。但微妙事物悄然出現,亦是未曾所見的樂趣。 今晚,就像蘇軾與耐得風雨的石敢當吧! 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 山
Thumbnail
外頭風雨微嘯至雨停, 僅剩濕透、小水窪坑的柏油路面,讓我對於第3號台風凱米,豪雨威力終究錯付。但微妙事物悄然出現,亦是未曾所見的樂趣。 今晚,就像蘇軾與耐得風雨的石敢當吧! 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 山
Thumbnail
天然的屏障 多年來,台灣在面對颱風的威脅時,中央山脈如同天然的屏障,為台灣抵擋了不少風雨。每當颱風侵襲台灣,尤其是當颱風路徑位於台灣的邊緣時,沒有山脈的阻擋就顯得尤為危險。這些山脈幫助減弱了颱風的力量,使得台灣免於更嚴重的災害。 北台灣的邊緣 然而,這次颱風的路徑位於台灣的邊緣,尤其是北部
Thumbnail
天然的屏障 多年來,台灣在面對颱風的威脅時,中央山脈如同天然的屏障,為台灣抵擋了不少風雨。每當颱風侵襲台灣,尤其是當颱風路徑位於台灣的邊緣時,沒有山脈的阻擋就顯得尤為危險。這些山脈幫助減弱了颱風的力量,使得台灣免於更嚴重的災害。 北台灣的邊緣 然而,這次颱風的路徑位於台灣的邊緣,尤其是北部
Thumbnail
2024年4月3日上午7點58分09秒,花蓮外海發生深度僅有15.5公里,芮氏規模高達7.2的強烈地震。雖然有公共警報系統警告,但許多縣市沒收到警報。文章介紹了幾款地震速報App,說明其功能和優勢。此外,文章也提到人們應做好地震準備,包括緊急避難包和確認住所結構安全等。
Thumbnail
2024年4月3日上午7點58分09秒,花蓮外海發生深度僅有15.5公里,芮氏規模高達7.2的強烈地震。雖然有公共警報系統警告,但許多縣市沒收到警報。文章介紹了幾款地震速報App,說明其功能和優勢。此外,文章也提到人們應做好地震準備,包括緊急避難包和確認住所結構安全等。
Thumbnail
0403花蓮地震發生,憶起之前九二一地震。文章主要描述作者在地震發生時的個人經驗,以及地震後臺灣人的無私幫助與愛心。此外,提醒臺灣建築法規修正後,仍有許多老舊建築故仍需警惕。同時也感謝救難人員的努力。
Thumbnail
0403花蓮地震發生,憶起之前九二一地震。文章主要描述作者在地震發生時的個人經驗,以及地震後臺灣人的無私幫助與愛心。此外,提醒臺灣建築法規修正後,仍有許多老舊建築故仍需警惕。同時也感謝救難人員的努力。
Thumbnail
電視播著0403花蓮7.2地震的新聞 震下的當時 在遠方工作的我 沒有第一時間感受到 下班後 打開電視 新聞一則一則的彈出 ... 震時的影片. 落石的滾落. 山時的鳴叫. 男女老少的驚慌.....好多.好多 越看越難過 越看越心驚 原本也打算這次休假也來一趟花東遊 這一次的震後 人
Thumbnail
電視播著0403花蓮7.2地震的新聞 震下的當時 在遠方工作的我 沒有第一時間感受到 下班後 打開電視 新聞一則一則的彈出 ... 震時的影片. 落石的滾落. 山時的鳴叫. 男女老少的驚慌.....好多.好多 越看越難過 越看越心驚 原本也打算這次休假也來一趟花東遊 這一次的震後 人
Thumbnail
請諒叮噹後知後覺,昨天午後才得知寶島發生強烈地震......
Thumbnail
請諒叮噹後知後覺,昨天午後才得知寶島發生強烈地震......
Thumbnail
迎面而來是某種遺跡的氣息散發著。但不全然是來自時間上已經過去的時代,而是混雜著不同層面的表徵而難以估量其真正來自哪裡。是這樣有點不知緣起橫空出世的遺跡。是散落在時序混亂的真空裡而著實在面對面的當下沒有屬於任何地方的話語以對。看上去很坦然,但或許並非直白。在季節裡最溫暖的那一天,綻放是不需要掩飾的。
Thumbnail
迎面而來是某種遺跡的氣息散發著。但不全然是來自時間上已經過去的時代,而是混雜著不同層面的表徵而難以估量其真正來自哪裡。是這樣有點不知緣起橫空出世的遺跡。是散落在時序混亂的真空裡而著實在面對面的當下沒有屬於任何地方的話語以對。看上去很坦然,但或許並非直白。在季節裡最溫暖的那一天,綻放是不需要掩飾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