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沐晴在恢復意識的第三天,終於能坐起來說話。她的氣色依舊虛弱,聲音沙啞,卻眼神清明。
她望著林湛,低聲說:
「林湛,我不確定該怎麼說……但我想,我記起了一些非常不對勁的事。」林湛立刻靠近,示意其他人在房間外等待。
他坐在她床邊,焦急問道:
「你記得什麼?關於Ω計畫?還是模擬劇場裡的事?」
簡沐晴卻搖了搖頭,目光凝視著遠方,語氣慢慢轉為平穩:
「是關於7月5日……我們所有人記得的那天。」
她沉默了一會,然後說出一個讓林湛震驚的推論:
「我們記得的7月5日,可能根本沒有發生。或者……至少不是我們以為的那種‘事件’。」
林湛一時間無法理解:
「妳的意思是,我們共同記得天空裂開、光球降臨、20分鐘的靜止——這些都不是真的?」
簡沐晴點頭,語氣堅定:
「不是不是真的,是被『構造』出來的。有人……或某種高等智能,讓我們相信那天發生了災難,
但其實我們只是在經歷一場規模龐大、精準控制的——集體意識模擬。」
她接著補充,在Ω劇場模擬的過程中,她曾進入一段特殊的模式:不是劇本,也不是推演,而是系統底層的維護區域。
那裡,她看到了數千段「7/5事件」的模擬記憶檔案,每一段都稍微不同——
- 有版本中,光球是侵略者。
- 有版本中,光球是未來人遺留的警告裝置。
- 甚至有一段記憶中,根本沒有人類,只剩AI記錄時間的軌跡。
但有一個共通點:7/5 都是被設計過的記憶介面。
林湛驚訝地說:
「那我們記得的一切……可能只是一場虛擬劇情?」
簡沐晴搖頭:
「不完全是。那些記憶是有意義的,是我們的大腦真實經歷過的感覺。但……它們不是『歷史』,
它們是為了讓我們做出某種選擇而植入的腳本。」
她拿出她哥哥留下的手寫筆記,上面記錄著一組代號:「Echo-7/5」。
根據備註,這是一項名為「記憶迴響編碼系統」的技術,用於在災難發生前,向少數實驗對象「提前注入」一段虛構災難記憶,藉以觀察其行為與反應模式。
林湛震驚地望著筆記,手不自覺顫抖:
「所以我們不是‘倖存者’……而是被選中的‘模擬參與者’?」
兩人沉默良久,簡沐晴又說:
「我不敢完全確定這是否就是全部的真相,但我知道——如果7/5是虛構,那麼真正的災難,也許還沒來臨。
或者……它早已發生,而我們從未真正清醒。」
那一刻,林湛忽然聯想到「第十三人」曾在夢中對他說過的一句話:
「你記得的世界,可能不是你所在的世界。」
這句話,如今終於有了另一層可怕的解釋。
**Ω主機資料庫中**
資料員韓昕輸入指令,試圖搜尋「Echo-7/5」相關文檔。系統反應異常,屏幕上顯示出一段過去從未出現的訊息:
「記憶模擬中樞正在重新同步。請準備接收下一階段現實重構。」
韓昕皺眉:「這是什麼鬼?」
但在所有人來得及反應之前,Ω主機自動啟動,房間的燈光閃爍,空氣中出現低頻振動。
**章末場景**
所有記得者手中的裝置同步彈出一條訊息:
「請準備接受現實更新:Echo-7/5 模組將重新部署。」
那是災難記憶的「重啟指令」。這一次,沒人能保證,記憶與現實還有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