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春天來臨,螞蟻開始出現在花盆附近的時候,養肉人就要有警覺心了 !

種植多肉植物多年,加上我的種植環境有分頂樓陽台、窗戶陽台兩種,所以一定少不了跟介殼蟲之間的奮戰。
說到介殼蟲的處理方式,我試過很多方法。
剛開始種多肉植物的時候,遇到蟲的事情第一個想法都會是,能不能用自然的方式解決它。例如辣椒水、洗碗精水 ? 但我必須說介殼蟲它真的太頑強了,普通的OO水這種自然療法恐怕解決不了它。加上它的生命特色真的是春風吹又生的模式。有時候明明已經將植物脫盆,沖水沖乾淨過了,盆土也全換新過了,但是過不久,介殼蟲還是又出現了。分享幾個心得 :
1. 只要螞蟻出現,就代表介殼蟲可能會出現。
大家可能知道螞蟻跟蚜蟲有共生的關係,它們互相喜歡對方。介殼蟲跟螞蟻也是有共生的關係,因為介殼蟲會產生螞蟻喜歡的蜜露,螞蟻也會保護介殼蟲並幫忙把介殼蟲擴散到其它的植物。所以春天看到螞蟻在你的花盆周邊爬來爬去,建議先消滅螞蟻,後續要仔細觀察多肉,看有沒有介殼蟲的蹤跡。
2.從外面農場買回來的多肉植物,一律換土。
這算是買保險的概念,因為無法確定外面農場的盆土有沒有介殼蟲的卵。再加上外面農場的土很容易吸水又潮濕。多肉植物並不喜歡這樣的土,所以我會一律換成自己的多肉土。
3. 如果介殼蟲長到你眼睛看到很明顯的大小,那代表已經很嚴重了。
介殼蟲的發生初期很多人都會忽略,因為它的體積很小,你會以為是白色的煙灰還是細小的紙屑甚麼的。我曾經用放大鏡,在投射燈下,拿繡花針一隻一隻戳死很小隻的介殼蟲。(甚至有些用手指就可以捏碎了) 但如果介殼蟲長到很大隻我想大家應該也不敢戳。也代表傑克們已經集體繁殖,或許在你的植物根部開始產卵,很難處理了。
對付介殼蟲最有效、直接的方式就是使用農藥 (賽速安)。我最後放棄自然防禦法是因為我對自己說,我種多肉並沒有要吃多肉植物,所以下農藥真的沒關係。只要能幫我解決介殼蟲。但如果你還是很介意使用農藥的話,有個方法我覺得可以試試看,在介殼蟲發現的初期還算是有用。(但僅限於介殼蟲發現初期)。
你可以使用扁平狀的小筆刷(我是拿水彩筆),沾上酒精,去擦拭介殼蟲與每一片葉面。之所以用扁平狀的筆刷是因為它可以輕鬆地深入每一層葉面裡。介殼蟲很喜歡藏在葉子的縫隙。然後,記得最後要將植物的根部直接去除掉,讓植物重新發根 (因為根部可能會有介殼蟲的蟲卵,是我們眼睛看不見的)。
自從使用農藥後,介殼蟲,包含螞蟻就很少出現了。所以我現在是每年春秋養成定期下藥的方式來預防蟲害。
最後補充 : 購買農藥需要身份證登記,也無法在網路販售取得。大台北地區很少有農藥行,這是唯一的不方便。但如果有親朋好友住家附近有農藥行可以幫忙購買的話,對付介殼蟲使用農藥真的是比較一勞永逸的方式。

陽台休眠法師 - 拍攝於2025/6/30

夏天的陽台多肉 - 拍攝於2025/06/30

白色戀人夏天的顏值很撐 - 拍攝於2025/06/22

夏天的陽台多肉 - 拍攝於2025/06/22

夏天是仙人掌生長的季節 - 拍攝於2025/06/22

養了兩年的鯊魚劍長勢很瘋 - 拍攝於2025/06/22

夏天的陽台多肉 - 拍攝於2025/06/22

小米星錦是新手友善品種 - 拍攝於2025/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