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黃金及其他投資均涉及風險,市場價格可能因多種因素波動,包括但不限於經濟數據、政策變化及地緣政治事件。投資者在進行任何投資決定前,應充分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並諮詢專業財務顧問。作者及相關機構對因依據本文內容進行投資所導致的任何損失不承擔責任。
本週的黃金市場可真是熱鬧非凡,像坐了趟過山車一樣。從川普政府的“瑞士驚喜”到紐約期貨金價的瘋狂溢價,再到全球供應鏈的震盪,一切都圍繞著關稅、地緣政治和供應鏈動態轉。金價本週整體持穩在高位,倫敦現貨金維持在每盎司 3,400 美元附近震盪,紐約期貨則一度衝上 3,534 美元的歷史新高,雖然後來有所回落,但漲幅近 30% 的年內表現還是讓人眼前一亮。

本週市場總覽:關稅陰影下的金價“過山車”
本週黃金市場的最大主角無疑是美國的貿易政策,尤其是川普政府對瑞士徵收 39% 關稅使否影響金條的模糊決定。這不僅推高了紐約與倫敦金價的價差,還引發全球供應鏈的連鎖反應。金價從週初的震盪中穩住陣腳,週末守在每盎司 3,396 美元左右,週漲幅約 0.1%。相比之下,全球股市普遍下跌(標普 500 跌超 2% ),美債收益率下滑,美元走強,油價也跟著下滑。這讓黃金的避險屬性又一次閃耀——在風險資產回調時,它穩穩地當了“壓艙石”。
- 金價走勢:倫敦現貨金從每盎司 3,396 美元小幅波動,紐約《COMEX》12 月期貨一度飆至 3,534 美元,價差高達 125 美元(正常應在 5 美元內)。
- 年內漲幅:近 30%,得益於關稅、地緣衝突、央行購金和降息預期。
- 庫存變化:上海期貨交易所金條庫存激增至 36 噸以上,《COMEX》 註冊黃金約 2,141 萬盎司,但淨空倉達 2,361 萬盎司,潛藏逼空風險。
- ETF 與期貨:全球黃金 ETF 小幅淨流出(主從北美),《COMEX》淨多頭減少,但期權看漲押注增加,顯示多頭力量在積蓄。
- 其他資產:10 年期美債實際收益率跌至 1.88% 支撐位附近,利好黃金(機會成本降低)。
用圖表來說明:本週標普 500、納斯達克、歐洲斯托克指數等全球主要股指,全是(負收益)下跌;而黃金則是正的 0.1%。年內黃金領跑 28.3%。這不是巧合,而是政策不確定性在作祟。

圖片引用:《世界黃金協會》 Weekly Markets Monitor
焦點分析 1:川普的“瑞士驚喜”對黃金意味著什麼?
這個話題本週刷屏了!彭博社的 John Stepek 在專欄中直指,川普對瑞士徵收 39% 關稅,是針對其巨大貿易順差(主來自金條出口)的“精準打擊”。瑞士今年 Q1 對美黃金出口超 360 億美元,佔順差三分之二。但黃金本該豁免關稅(川普 4 月宣佈),為何突然變卦?
- 事件回放:8 月 7 日,金融時報曝光美國海關 7 月 31 日裁定,對瑞士 1 公斤和 100 盎司金條徵稅。結果,紐約期貨金溢價暴漲,價差一度超 100 美元。白宮後來澄清“誤解”,但市場已亂套——黃金相關股如 Newmont 和 Agnico Eagle 一度大跌後回吐漲幅。
- 對金價影響:短期推高紐約金價(套利機會消失),長期則強化黃金避險需求。Lionel Laurent 指出,這讓歐盟的 15% 關稅看起來“溫和”,但全球金條流動性受阻——從倫敦到紐約的運輸變貴,《COMEX》 價格需漲到每盎司 4,700 美元才划算。
通常情況下,如果紐約金價上漲幅度足夠大,在倫敦交易的大規格金條就會在瑞士熔化,然後重新鑄造成可在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交割的 1 公斤(2.2 磅)小規格金條。
- 我的解讀是:這不是單純貿易戰,而是暴露了黃金供應鏈的脆弱性。瑞士作為全球精煉中心(處理倫敦大金磚轉紐約小金條),被卡脖子後,美國買家或轉向加拿大/墨西哥,但川普仍會威脅到這些國家。投資者別慌,這反而利好金價上行——歷史上,類似不確定性總推金到新高。《花旗銀行》本週意外翻多,預測 3 個月內金價達每盎司 3,300-3,600 美元,就是佐證。
親民比喻:想像黃金像國際快遞,關稅就是加了道“海關稅”,包裹(金條)變貴,價格自然水漲船高。但長期看,這讓黃金更像“保險單”,在貿易亂局中保值。
焦點分析 2:紐約金期貨為何暴漲超現貨價?
Sybilla Gross 在《彭博社》文章中捕捉了本週最戲劇性一刻:受關稅報導影響,紐約 12月期貨金溢價一度達 125 美元,創史無前例。正常情況下,紐約和倫敦金價同步(差 5 美元內),但這週像脫韁野馬。
- 觸發點:《金融時報》報導美國進口的 1 公斤和 100 盎司金條現在需繳納關稅後,亞洲開盤期貨金飆至每盎司 3,534 美元,倫敦現貨僅 3,396 美元。早前 4 月豁免關稅時,溢價暴跌,850 噸金湧入紐約倉庫;現在反轉,套利熱潮結束。
- 背後機制:交易員擔心瑞士金進口成本漲 39%,導致《COMEX》交割難。Sybilla Gross 引述專家:“這可能是海關分類錯誤,但若真實,將是巨大變化。”結果,價差從負 3.6 美元(7月29日)飆到正 78 美元(30日),再到 125 美元。
- 我的解讀是:這反映市場恐慌。不過根據《金屬日報》指出,StoneX 分析師 Rhona O’Connell 表示:“《COMEX》 庫存目前約佔未平倉合約的 86%,而正常水平為 40-45%,因此目前不存在流動性問題。但若關稅持續,亞洲精煉廠停售美國,全球價差或常態化。
比喻:紐約期貨像“預售票”,現貨是“即買即得”。關稅讓預售變貴,票價自然飛漲,但白宮澄清後,漲幅縮水——市場在自愈。
焦點分析 3:全球金條市場震盪於關稅威脅
《彭博社》直擊核心:全球黃金市場靠銀行、精煉廠和快遞網絡運轉,關稅像地震般撼動一切。紐約/倫敦金庫存超 1.1 兆美元,主要由摩根大通和匯豐把持;瑞士是樞紐,現在被 39% 關稅卡住。
- 衝擊細節:金條從倫敦(400 盎司大磚)經瑞士重鑄成 1 公斤小條運美,關稅讓這變虧本。亞洲精煉廠停售美國,上海庫存激增 36 噸(套利驅動)。前貴金屬交易員Robert Gottlieb 說:“政府沒考慮實物形式,這是個大問題。”
- 連鎖效應:《COMEX》價格需漲到 4,700 美元才平衡;瑞士貿易組織警告全球貿易不利。不過對於中國投資的需求仍然強烈(金條/金幣),但珠寶降 45%,ETF 流出轉股市。
- 我的解讀是:這威脅期貨市場本身——日均交易 3,000 億美元的流動性或斷。利潤薄的獨立精煉廠最傷,但央行購金(綠色需求)和投資需求(紫色)仍是支撐。《世界黃金協會》說得好:“政策巨熊未冬眠”,貿易風險讓金成避險首選。

圖片引用:《世界黃金協會》 Weekly Markets Monitor
比喻:全球金市像物流網,關稅是路障,貨(金條)繞道變貴。但庫存高和央行買盤,像備用倉庫,穩住了大局。
焦點分析 4:價差背後的“風暴”
宋鴻兵老師也再度強調,紐約期貨與倫敦現貨價差達 125 美元(正常 <5 美元),是全球黃金風暴信號。
- 核心邏輯:做市商(華爾街銀行)靠現貨做多、期貨做空套利,提供流動性。但關稅封死瑞士調金路,《COMEX》淨空倉 2,361 萬盎司超庫存,金價若上漲 100 美元,做市商就虧 23.6 億!上海庫存激增的新聞(7 月 29 日價差異動),也在暗示大資金逼空。
- 做市商的三條路:砸盤、平倉或遊說白宮。宋鴻兵老師也推測花旗翻多(預測 3,600 美元)是壓力所致;白宮澄清“誤解”,但底層資金翻騰未止。
- 砸盤 —— 不惜代價打壓金價,減輕空頭壓力;
- 平倉或移倉 —— 空翻多會推高金價,加劇上漲壓力,移倉只是拖延問題;
- 政治遊說 —— 施壓白宮取消加稅,否則損失慘重。
其他要點:央行與技術面
- 央行動態:聯準會理事辭職,川普提名 Stephen Miran,美元指數抹漲。這為川普降息要求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機會,這也為金價提供了支撐。《富達國際》甚至預測金價到 4,000 美元。
- 《世界黃金協會》技術分析:金價守住 3,249 美元支撐,橫盤蓄力。上破 3,451 美元可看 3,500-3,600;失守 3,249 則回 3,132。

圖片引用:《世界黃金協會》Weekly Markets Monitor
- 我的技術分析:基本上與《世界黃金協會》的解讀接近。接下來如未回採 $3,367,由壓力轉支撐,可能回落至斐波納契 0.618,並在上升趨勢線內形成支撐,如突破 $3,367,則可往 $3,429 甚至前高近 $3,500 看。

- 中國因素:上海套利熱,央行購金緩但投資強。《世界黃金協會》:中國需求是全球亮點。
未來展望:金價上行空間大,但警惕波動
下週關注美國貿易數據、英國央行降息、日本收入、中國出口。關稅若澄清,金價或回落;若持續,衝 3,600 美元不是夢。建議:分散投資 ETF/實物金,避險為主。長期樂觀——通脹、地緣和政策熊,都利好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