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空間風格來來去去,只有機能才能永存。尤其對於小戶型(小坪數)來說,想要住得舒適、自在,單靠清理雜物、極簡收納並不足以真正解決空間壓迫的問題。想讓空間「看起來大、住起來順、用起來方便」,其實需要搭配更有策略的空間規劃技巧。
沙發的選擇
在空間有限的情況下,挑選沙發時,「腿」是一大關鍵!沙發底部若採用高腳設計,不僅能在視覺上延展至地板的範圍,讓空間感更加開闊,也方便掃地機器人進出,避免形成衛生死角。沙發本體建議選擇無扶手、單邊扶手或低扶手的設計。

沙發造型上則應避免過於複雜或圓潤渾圓的款式。這類沙發在小坪數空間中容易顯得臃腫笨重,視覺上反而有膨脹感,會讓空間顯得更狹窄。

小宅的空間規劃也可以打破傳統配置的框架,沙發不一定要侷限於2人或3人座,改採模組化沙發會更具彈性,可依需求自由變化佈局,是小空間的另一種選擇。

列舉範例的個案,客廳的規畫可採用的配置:

若客廳的空間尚有餘裕,也可適度加入一張單人沙發椅,依空間的色調進行跳色。建議挑選具有設計感的款式,不僅可提升空間的整體質感,也能在水平或垂直線條過於生硬的空間中,巧妙達到柔化視覺的平衡。


捨棄茶几的選購
茶几,常是讓客廳顯得擁擠的主因之一!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轉變,客廳早已不再是傳統的待客空間,茶几的作用就沒有那麼大。與其擺放一張占空間的大茶几,不如選擇多功能、可移動的小推車作為替代。不僅方便靈活,哪裡需要就推到哪裡,還能讓客廳看起來更寬敞、視野更加開闊明亮。


選擇輕盈的餐桌椅
在小宅空間中,白色或淺色調能營造放大的視覺效果,餐桌椅的選擇同樣遵循這個原則。建議挑選造型輕盈、線條簡約的款式,避免使用過於厚重或雕飾繁複的設計,以免讓空間顯得擁擠笨重。

此外,可以選擇帶有鏤空椅背、纖細桌腳或透明材質的餐椅,減少視覺遮擋,讓光線更容易穿透,增加空間的通透感。如果餐桌具備延伸功能,還能在需要時靈活擴展,平時則維持精緻小巧的尺寸,兼顧美觀與實用。 在色彩搭配上,餐桌椅可與牆面或地板色系呼應,營造整體一致感;材質方面,則可利用木質、金屬或聚丙烯塑膠的適度混搭,增加層次與質感,讓小宅用餐區既輕盈舒適,又不失設計感。

櫃體的實心與穿透
在小宅或空間有限的居家中,收納雖然重要,但若整面牆都是實心、封閉式的櫃體,不僅視覺上容易產生壓迫感,也會讓整體空間顯得厚重、缺乏呼吸感。尤其是當櫃體門片完全覆蓋牆面時,容易讓人產生「牆變厚了」的錯覺,無形中 加重了櫃體的體量感。
因此,建議在規劃櫃體時,可適度融入開放式層架或局部留白的設計。例如在滿牆櫃中加入穿透感的玻璃門片、鏤空展示層架,或採用跳色與異材質的搭配,不僅能降低櫃體的壓迫感,也為空間增添層次與呼吸感。這種實與虛的對比,更能營造輕盈而有設計感的空間氛圍。

櫃體的懸空設計
在坪數有限的空間中,櫃體若採用「懸空設計」,可以有效提升視覺上的通透感,讓整體空間顯得更加輕盈,不再壓迫。懸空的櫃體能讓地板面積延伸至視線可及處,視覺上創造出更多「看得見的空間」,特別適合狹長或光線不足的區域。
以玄關為例,鞋櫃底部懸空約25cm,不僅便於擺放常穿的室內拖鞋,也讓玄關走道的視覺寬度與空氣流動感獲得提升,整體空間更顯開放有序。對於習慣拖鞋進門的家庭來說,這樣的設計既實用又符合生活習慣,還能避免鞋櫃緊貼地面容易積灰塵、不易清掃的困擾。

列舉範例的個案:

簡化臥室
臥室是居家中最私密、也最需要回歸身心平靜的空間。然而在空間有限的住宅中,臥室往往被迫兼具多重功能——如更衣、工作,甚至儲物使用,導致空間擁擠、失去重心。因此,「取捨」成了臥室設計的關鍵課題。
臥室的本質,應以「睡眠」與「休憩」為核心,讓五感在此獲得充分安定與放鬆。設計風格宜朝簡約、低干擾的方向規劃,盡量減少非必要的機能與裝飾,避免雜物堆疊造成視覺混亂,影響休息品質。在配色方面,建議整體色彩不超過三種。床單可選擇素雅色系,以白色床套作為基底,再搭配個人喜好的枕套與被套色彩,既能維持視覺的清爽一致,也有放大空間感的效果。


不過,收納仍是不可忽略的實用需求。此時可善用「床體結構」來整合收納機能,例如選擇上掀床或側掀床設計,不僅能有效利用床下的隱藏空間,也不佔用牆面與走道坪效,是小臥室的理想收納方案。床下可收納換季衣物、備用寢具、行李箱等不常取用的大件物品,達到機能與美觀兼顧的效果。

視覺的欺騙術
「坪數有限,空間無限。」小空間若能善用設計技巧與視覺語言,不僅能突破格局限制,更能放大空間感受,營造舒適與機能兼具的生活場域。重點在於「巧思的佈局」與「比例的拿捏」,而非一味追求坪數的擴張。
- 製造空間的對比感
利用入口狹小低矮的特性,反而可以成為空間轉折的亮點。透過前置的壓縮效果,引導視線與步伐進入主要空間,形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的空間。這種強烈的對比,不僅提升空間層次,也讓人一踏入室內即感驚喜。 玄關區域的天花板刻意壓低,除了提升空間的包覆感,也可內藏空調系統,如吊隱式冷氣或冷媒管路。若高度允許,更能加設隱藏式收納櫃(天花板的結構須再加強),有效利用原本被忽略的天花板空間。
列舉範例的個案:

- 打破牆體的封閉性
面對臥室空間坪數有限的情況,建議可採用半腰高的玻璃隔間牆設計,讓視線得以穿透,營造更具延展性的空間感。此設計在維持空間通透感的同時,也保有基本的區隔與安全感。若有隱私需求,可搭配遮光捲簾,平時收納隱藏,必要時放下,即可有效遮蔽視線,兼顧美觀與實用性。
針對臥室空間狹小的問題,原有房門建議改為橫拉式玻璃門,以節省傳統門片開啟所需的旋轉半徑,進一步提升空間使用效率。門片材質推薦選用鋁合金框搭配膠合玻璃,具備透光不透視的特性,並採用單一工法施作,有效降低多工種協作的複雜度,有助於預算控管與縮短工期。此橫拉門設計採用上方暗滑軌的工法,滑軌隱藏於木作天花內,不僅簡潔美觀,更可提升室內淨高的視覺感受。
列舉範例的個案:

- 巧用地坪設計
玄關多為小範圍區域,但若能巧妙變化地坪材質與方向設計,不僅能界定空間分區,更有助於引導動線。例如使用與客廳不同的材質或拼花方式,並以延伸斜角的手法向室內展開(須配合整體格局與動線規劃),視覺上可達到「擴張空間」的效果,也讓來訪者自然進入空間主軸。
列舉範例的個案:

- 縮放比例
家具的尺度對空間感受有極大影響。在有限的坪數裡,建議選擇線條簡約、較低矮的沙發,避免高背與厚重造型,使空間顯得壓迫。收納櫃體亦可挑選開放式或帶有懸浮感的設計,視覺上更為輕盈,也能減少對空間的負擔感。既可保留功能性,也創造出更靈活、呼吸感十足的小坪數住宅。
列舉範例的個案:

無痛容亂的佈置術
隨著居住時間的增長,生活用品與個人收藏自然會逐漸累積,雜物也似乎越來越難控制,也深怕小宅的空間越顯雜亂。然而,家不必永遠維持「實品屋的整齊」,只要掌握幾個關鍵的佈置技巧,就能讓「亂中有序」變成空間的一種風格,實現所謂的「無痛容亂」。
- 有底色的櫃體
全白色櫃體雖然乾淨俐落,但一旦物品堆疊過多,加上顏色過多時,反而容易顯得雜亂、失焦。建議選擇「有底色」的櫃體設計,例如深灰、木質色或帶有紋理的材質,能自然弱化物品的存在感,讓視覺更穩定。這種色彩對比能營造出背景與物件的層次感,即使東西稍多,也不會顯得凌亂。

- 有範圍的亂
生活用品若毫無規則地擺放,容易造成「無邊界的亂」,讓空間顯得凌亂無序。建議選用統一色系、質感一致的收納籃或收納盒,將物件集中整理。例如在餐廳、廚房或書房,瓶罐與雜物可以歸納在特定容器中,即使不刻意隱藏,仍能保有視覺上的一致性與秩序感。



這種「有框架的雜亂」,既保留了使用上的便利,也維持了空間的清爽。像餐桌、茶几上的零散物品,或化妝台上隨意擺放的瓶瓶罐罐,都可以透過托盤與同色系收納盒加以規範,形成局部限定的亂,讓空間既實用又好看。

- 骨架分隔的收納
許多人的收藏品往往無處安放,最後變成堆積的混亂。與其把它們隨意擺放,不如善用「骨架式層架」來分格展示。無論是模型、公仔、書籍、旅遊紀念品或香氛瓶,都可以被安排進清楚的分隔空間中,成為一種有主題、有故事的視覺佈置。可搭配局部燈光,讓收藏品更具舞台感,不再只是佔位的雜物,而是空間的亮點。


總結來說,「亂」不一定是缺點,只要能設計性地「容納它」,雜亂也可以被框住、被弱化、甚至被升級成風格的一部分。這正是小空間、大生活的智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