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小宅的預售屋與新成屋案型逐漸增加,其中不乏帶有「暗房」格局的戶型。由於這類戶型在市場上屬於相對劣勢,建商往往會以較低總價來吸引買家。然而,部分業主基於各種因素仍會選擇這類屋型,並期待室內設計師能夠破解其先天問題。然而,在既有建築框架無法更動的前提下,這些問題往往難以真正被解決。
暗房的格局問題繁多,源自建商在規劃時以銷售為導向,強調機能配置的「完整性」,卻未必考量實際的居住品質。小宅本身空間有限,當所有機能被「完美」塞入銷售平面圖後,實際入住時才發現空間過於侷促。例如,以臥室為例,一張床可能就已佔據大部分空間,後續再添置衣櫃、書桌、化妝台、床頭櫃等,是否仍有足夠的擺放空間?家具擺放後,是否會影響行走動線?同樣地,廚房電器櫃(如電鍋、烤箱、飲水機等)是否有安置空間?玄關是否能設置鞋櫃?這些都是必須謹慎評估的細節。
除了空間尺度受限,暗房最棘手的問題在於「採光」與「通風」。將房門更改為可透光但不透視的白膜玻璃門是解決方案之一,能有效引入光線,但隔音效果相較於傳統房門略遜。但通風此問題往往難以解決,特別是廚房設置於無窗或不通風的區域,或浴廁緊鄰廚房,導致油煙、異味與濕氣長期滯留於室內,不僅影響居住舒適度,更可能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如何評估暗房戶型?若仍考慮選購暗房戶型,建議參考四個實例,透過上圖為原銷售的平面圖,與下圖為問題的分析對比,評估是否符合自身的居住需求。此外,也應審慎思考未來5年、10年、20年的生活變化,確保空間能否長期適應不同階段的需求。
案例-01
- 客廳與餐廳為暗房格局
缺乏自然採光與通風,長期使用易產生壓迫感,也影響居家的生活品質與能量流動。 - 廚房與浴廁緊鄰
容易導致氣味交互滯留於室內,不僅影響空氣品質,也有衛生與風水上的疑慮。 - 工作間動線不合理
工作間(洗衣、曬衣)必須經過臥室,動線規劃不符合日常使用邏輯,且會干擾臥室的私密與休息品質。 - 臥室被迫成為暗房
由於工作間晾曬衣物影響採光,使臥室長期處於陰暗潮濕狀態,不利居住舒適度。 - 空調主機位置不當
空調主機設置於工作間開口範圍,導致晾曬衣物受阻、通風不良,衣物不易乾。 - 臥室配置過於飽和
家具比例失衡,空間感受擁擠,建議重新檢討實際室內尺寸與家具尺度,避免「圖面好看、實際難住」的問題。


案例-02
- 客廳與餐廳為暗房格局
空間缺乏自然採光與通風,長期使用容易產生壓迫與悶濕感,生活品質大打折扣。 - 廚房無電器櫃配置空間
廚房本身空間受限,無法設置基本的電器櫃;同時客餐廳亦無預留放置家電的區域,造成使用動線不便、收納不足。 - 浴廁無對外窗
缺乏自然通風與採光,容易產生異味與潮濕問題,會影響空氣品質與居住健康。 - 臥室床位靠窗,未預留窗簾範圍
床靠窗設計忽略了窗簾收放所需的空間,導致使用不便,也使整體牆面比例不佳。 - 臥室配置過於飽和
家具佈局密集,空間比例失衡,應重新檢討室內實際尺寸,避免圖面與現場落差。 - 臥室窗戶緊鄰工作間
若臥室窗戶面向工作間,將成為「暗門」型格局,導致採光不足、視覺受阻,居住舒適度降低。 - 工作間晾曬空間不足
洗衣機置入後可用空間過小,晾曬衣物不易,亦影響空氣流通與實用機能。


案例-03
- 客廳與餐廳為暗房格局
缺乏自然採光與通風,長時間使用容易產生壓迫與潮濕感,降低居住舒適度。 - 大門開啟即打到浴廁門
出入口動線規劃不當,造成開門相撞的安全疑慮與使用不便,也影響動線流暢性。 - 無鞋櫃配置空間
玄關未預留足夠收納區域,導致日常進出鞋物無處安放,生活整潔度與便利性不足。 - 廚房與客餐廳皆無電器櫃設置空間
廚房空間狹小,無法容納電器櫃;客廳電視牆深度亦不足以整合電器收納,顯示空間規劃未考慮實際使用需求。 - 浴廁無對外窗
缺乏自然通風與採光,易造成濕氣與異味滯留,長期影響空氣品質與居住健康。 - 臥室床位緊靠窗戶
床靠窗設計未預留窗簾安裝及收放範圍,影響實際使用與牆面比例的整體美感。 - 臥室配置過於飽和
家具比例失衡、空間擁擠,應重新檢討室內實際尺寸,避免「圖面好看、現場難住」的情形。 - 工作間晾曬空間不足
洗衣機置入後可利用範圍過小,晾曬衣物不易,影響日常機能與通風品質。


案例-04
- 客廳與餐廳為暗房格局
整體缺乏自然採光與通風,導致空間壓迫、氣場滯悶,影響居住品質與心理舒適度。 - 無鞋櫃設置空間
玄關未預留鞋櫃位置,動線銜接不順,入門後無法方便收納鞋物,日常使用不便且影響整潔。 - 廚房空間過小,無法設置電器櫃
廚房本身面積不足,無可利用的電器櫃空間;客餐廳亦無延伸配置區域。 由於廚房過於狹窄,冰箱被迫設置於客廳沙發旁,形成極不合理的生活動線與空間使用方式。 - 浴廁無對外窗
缺乏自然通風與採光,容易產生潮濕、異味與黴菌問題,對居住健康造成長期影響。 - 臥室窗戶緊鄰工作間
窗面向工作間,則形成「暗門格局」,採光受阻、通風不良,室內易顯陰暗壓迫。 - 臥室床位緊靠窗戶
床位未預留窗簾安裝及收放空間,造成使用不便,也破壞牆面比例與整體視覺平衡。 - 最小臥室為硬擠格局
該房間無窗,採光與通風皆不良,空間比例失衡,整體尺度明顯不合理。 - 臥室配置過於飽和
家具密集、動線侷促,應重新檢討室內實際尺寸與配置,與實際居住空間過於擁擠。 - 工作間動線不合理
必須經過臥室才能進入工作間,不僅動線不合邏輯,也影響臥室私密性與使用效率。 - 工作間晾曬與通風條件差
洗衣機置入後可用空間過小,晾曬衣物困難;空調主機佔據開口範圍,使通風不良,導致衣物不易乾。


不管是銷售平面圖,或者是建築平面圖,能標示出室內每一個尺寸是最好的。但上述這些圖面,會與實際完工後建物的室內尺寸少5-10cm(普遍性的誤差值)。
檢視空間尺度的訣竅
分享在無工具丈量的條件之下,可以概略檢視空間的尺度,就是以室內的房門去推算。一般銷售平面圖的床或衣櫃是縮小尺寸,很難定義出正確的尺度,而房門是固定且不可更動的,大部分室內的房門寬度(包含門框)為90cm,依據90cm為基準,去推算此空間為幾樘門的長度或寬度。
建物單層全戶的建築圖
若購買預售屋,一定要詳閱單層全戶的建築平面圖,尤其需注意出入大門的位置與朝向。在陽宅風水中,大門被視為納氣之口,對家中氣場的穩定性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若大門正對逃生樓梯的甲種防火門、直接面向逃生樓梯或電梯門,風水上稱之為「口舌相對」。此格局易導致氣場紊亂,進而引發意外血光之災。此情況與「路衝」類似,對整體家運造成負面影響,尤以屋主的財運首當其衝。因此,在挑選房屋時,務必審慎評估大門開啟後所見何處?確保是否正對煞氣之處,以維護居住者的運勢與氣場的穩定。


透過詳閱單層全戶的建築平面圖,可以瞭解該樓層共有多少戶?電梯數量?整棟建築的總樓層數?這些資訊,直接影響日後出入的便利性,與搭乘電梯的等候時間。若戶數眾多而電梯數量不足,高峰時段(比如上下班的時間)可能出現長時間等候的情況,甚至需等待30分鐘至1小時不等。若遇緊急狀況,出入更可能受限,增加焦慮與風險。因此,在選購房屋時,應將電梯配置與使用效率納入考量,確保未來居住的便利性與安全。

依此類推,(下圖)透過建築平面圖的建案,就可以判別單層所規劃戶型是否有哪些問題:
- 單層總共12戶,只有2座電梯。
- 單層總共12戶,客廳和餐廳全部都是暗房。
- 每一戶的格局都非常小。
- 不管是建築平面圖或銷售平面配置圖,若配置有問題時,自我的質疑態度必須提高 。

幾年前,因緣際會接觸到一些小宅或暗房的案件,並協助業主(朋友)避開潛在的問題,避免購屋後而後悔不已。為了幫助更多準備購買小宅的人,在此部落格分享如何辨別NG房型,提供實用分析與建議。
備註:對平面配置圖的物件若看不太懂,可以先詳讀此篇「如何看懂平面配置圖」。
關於小宅的規劃與設計的延伸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