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你了解為何會褪色-色牢度解析 COVER
色彩對於品牌形象、產品吸引力十分重要,它不只影響視覺,更是品牌識別與資訊傳遞的核心。也因此衍伸出一個十分關鍵的指標-「色牢度」。
什麼是色牢度?
色牢度顧名思義,是指染料或顏料在面對陽光、洗滌、摩擦等因素作用下,其色彩牢固的程度,由於衣物會直接與人體接觸,因此目前對色牢度的探討大多集中在紡織業,但這並不代表在其他產業就不重要!色牢度會直接影響外觀、產品壽命與使用者體驗,亦是大眾衡量品質與品牌形象的關鍵因素,對身為視覺傳達的印刷業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指標。當我們談論印刷品色牢度時,主要是在探討油墨顏料對特定「破壞性」因素的抵抗力。以下是六個耐受度關鍵指標:
光照(耐光牢度)
陽光中的紫外線是導致色彩褪色的主要元兇之一。長時間曝曬在陽光下,會因為紫外線的高能量導致顏色分解或變淺,也就造成褪色。因此,對於會長時間接觸光照的用品,耐光牢度至關重要。
洗滌(耐洗牢度)
洗滌是紡織品最常遇到的色牢度考驗。水、洗滌劑(特別是含有漂白成分或鹼性的清潔劑)、水溫、洗滌方式(手洗或機洗、揉搓強度)等,都會影響顏色的穩定性。耐洗牢度差的產品可能會在洗滌後顏色變淺、甚至可能將其他衣物染色。
摩擦(耐摩擦牢度)
耐摩擦牢度是指抵抗摩擦掉色的能力,可大致分為「乾擦」與「濕擦」。例如深色牛仔褲在摩擦時留下顏色、或是名片大力搓揉後在手上留下顏料,這些都是耐摩擦牢度不佳的表現。無論是何種產品,在使用過程中都難免會遇到摩擦,因此這項指標十分重要。
汗漬(耐汗牢度)
人體汗液的成分複雜,含有鹽分、尿素、脂肪酸等,呈弱酸性或弱鹼性。這些化學物質可能與染料發生反應,導致顏色改變。
漂白劑(耐漂牢度)
漂白劑是強氧化劑,用於去除污漬或漂白顏色。耐漂牢度可衡量染料對漂白劑的抵抗力,對於需要頻繁洗滌和消毒的產品如飯店寢具、醫療院所衣物寢具等,這項指標尤其關鍵。
熨燙與熱處理(耐熱牢度)
高溫會影響某些染料的穩定性,耐熱牢度是指紡織品在熨燙過程中顏色變化的程度。一些含有熱敏性染料的產品,可能會在熨燙後出現顏色變化或變淺的情況。
影響色牢度的因素
色牢度與印刷品本身環環相扣,從紙材、油墨、後加工、甚至印刷品的使用環境,都會對最後成果造成影響。以印刷品而言,主要要注意的是抗光照能力與耐磨擦能力,尤其長時間暴露在戶外的大圖輸出類產品更要注意。
紙材
無論染色或印刷,都是將顏料融入到紙張纖維中,因此紙張纖維越長、便越能牢固地抓住顏料,使其不容易掉色;除纖維外,紙張還分有無塗佈、以及原料酸鹼等因素,因此不易快速辨別。不過,台灣造紙與印刷技術十分優秀,一般會用來印刷的紙張色牢度都是非常優秀的,毋須過於擔心。
油墨
油墨的色料成分、使用的油、乾燥性能等等都會造成影響,其中耐光牢度最好的是UV油墨,但因其墨膜較厚,反而在耐磨擦牢度上有所下降。
後加工
上光、上膜等表面後加工可以有效包覆和保護顏料,提升牢固性;但如打凹凸等從物理方面改變紙張纖維的加工方式,反而可能造成印刷色彩產生裂痕。
使用環境
如帆布輸出等長時間暴露在外的印刷品,需要特別注意對耐光牢度;而向名片、DM等會大量堆疊存放的,則需要注意耐磨擦牢度;另外,若存放環境濕氣過高、過低或長時間處於高低溫狀態,也可能導致油墨性質改變,進而影響色彩。

帶你了解為何會褪色-色牢度解析 - 影響色牢度的因素
色牢度可以讓印刷品不只「好看」,更是「耐用」;它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探討,更關乎品牌形象的長期維護與價值傳遞。確保色彩的一致與穩定,才能更彰顯品牌的魅力!
FB 社團:設計人聊印刷事
LINE 聯絡我:@minds
IG:@minds1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