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速寫:中國浙江義烏佛堂老宅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佛堂老街,如一卷未完的畫卷,漫步其中,眼見的、心想的,層層疊疊。那日行經老街,最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斑駁老宅背後,高矗著一片年久失修的公寓樓。這場景令我心頭一震,竟與台北林家花園後方那一片密集老舊的公寓群異曲同工。華麗與衰頹,歷史與現實,總是並肩而立,不肯讓彼此消失。

raw-image

街道上雖舊,卻不全是過往的回音。轉角的一家店門口掛著一串銅鈴,聲音清脆。近看才發現,是造型可愛的「貓鈴」,原是源自動畫角色龍貓的周邊物,卻早已從卡通幻象中「本地化」,成為這條街上自然的一部分。不再是流行,而是一種生活。

raw-image

而這條街到底老不老?只要看看那些擺在門口的茶壺就知道。陶製的壺身遍布裂痕與水漬,像是經年累月用茶香與熱氣刻下的年輪。

raw-image

再往前走,一家店鋪前掛著成串魚乾,在微風中輕輕晃動,鹽霧與日曬的痕跡一覽無遺。它們不是裝飾,而是真正的生活用品,讓人一望便有感覺——這條街是真的活過許久的。

raw-image

當然,時間也讓街道出現了新陳交替。有些老屋改裝成時髦的服飾店,門口招牌亮麗、模特兒穿著流行風衣,與鄰近的舊石牆形成一種衝突的和諧。這樣的碰撞,正是現代老街的寫照——不單純是復古的複製,而是一種活著的時間感。

raw-image

穿進一條巷弄,遇見了一座年久失修的小廟。屋簷已垂,香案積滿灰塵。香爐裡沒有一炷新香,只餘下焦黑的舊灰。這是否只是因香火不盛?或是本地人已不再「拿香」,改以心念寄託?但即便如此,這座廟依然靜靜地佇立在那,如同守護這條街靈魂的老者。

raw-image

巷底,是一座古石橋。橋身上長滿青苔,欄杆已缺角斷裂,如同失去聯繫的舊時通道。據說這石橋過去是對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如今已無人行走,只剩一旁臨時搭建的木梯,供人上下往返。

raw-image

有趣的是,碼頭卻維修得頗為講究,石階鋪平,欄杆穩固。但河面靜得出奇,沒有一艘船泊,也不見有人上下。修好碼頭,卻沒有航行——這種矛盾反而讓人印象深刻。仿佛它並不是為了實用,而是為了某種紀念,為了留住那個曾經熱鬧通商的年代記憶。

raw-image

佛堂的老宅與老街,像是被時間輕輕拂過卻沒有抹去的篇章。它既在老舊中活著,也在新潮中轉變。有人說老街是靜止的,其實不然,它是緩慢地流動著,像一條潺潺的溪水,只是節奏慢得剛好,讓人可以駐足,靜靜聆聽它的故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普文創
491會員
4.1K內容數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超級房間。
普普文創的其他內容
2025/08/05
回想起那趟義烏之行,原本只是想找個地方散心,沒料到會無意間闖入佛堂這座靜謐的小鎮。它不像景點那樣張揚,反倒有種內斂的真實與安然,就像一本舊書,封面樸實,內裡卻藏著故事。那天,我在老宅巷弄中走著,畫本沒停過,因為眼前的畫面,實在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記錄下來。推車小工費力地穿梭在窄巷裡,一旁的小包車與機
Thumbnail
2025/08/05
回想起那趟義烏之行,原本只是想找個地方散心,沒料到會無意間闖入佛堂這座靜謐的小鎮。它不像景點那樣張揚,反倒有種內斂的真實與安然,就像一本舊書,封面樸實,內裡卻藏著故事。那天,我在老宅巷弄中走著,畫本沒停過,因為眼前的畫面,實在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記錄下來。推車小工費力地穿梭在窄巷裡,一旁的小包車與機
Thumbnail
2025/08/04
拐入佛堂鎮的小巷,仿若踏進了另一個時空。熱鬧主街的喧囂頓時遠去,取而代之的是細碎腳步聲與風掠過瓦簷的微鳴。這些巷弄幽深曲折,兩旁是帶著歲月氣息的徽派老宅,白牆黛瓦,在陽光下顯得沉靜而安穩。每一道門扉、每一面磚牆,都彷彿低聲訴說著過往的故事。 巷口一處宅院映入眼簾,院子整理得極為清爽。石板鋪地乾淨無
Thumbnail
2025/08/04
拐入佛堂鎮的小巷,仿若踏進了另一個時空。熱鬧主街的喧囂頓時遠去,取而代之的是細碎腳步聲與風掠過瓦簷的微鳴。這些巷弄幽深曲折,兩旁是帶著歲月氣息的徽派老宅,白牆黛瓦,在陽光下顯得沉靜而安穩。每一道門扉、每一面磚牆,都彷彿低聲訴說著過往的故事。 巷口一處宅院映入眼簾,院子整理得極為清爽。石板鋪地乾淨無
Thumbnail
2025/08/03
佛堂,這個位在浙江義烏邊陲的小鎮,雖不被歸為主流的旅遊景點,卻自有一番耐人尋味的風貌。初至此地,沒有擁擠人潮,也少了景點導覽的喧囂,取而代之的是漫長靜謐的長街、彎曲幽深的巷弄,以及飄盪在空氣中的一絲古意與生活氣息。佛堂老街鋪著青石板,一路延伸,走起來有一種時間被拉長的錯覺。街兩旁的屋舍大多是典型
Thumbnail
2025/08/03
佛堂,這個位在浙江義烏邊陲的小鎮,雖不被歸為主流的旅遊景點,卻自有一番耐人尋味的風貌。初至此地,沒有擁擠人潮,也少了景點導覽的喧囂,取而代之的是漫長靜謐的長街、彎曲幽深的巷弄,以及飄盪在空氣中的一絲古意與生活氣息。佛堂老街鋪著青石板,一路延伸,走起來有一種時間被拉長的錯覺。街兩旁的屋舍大多是典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太保東勢寮 嘉義太保東勢寮的老宅和周邊地區,因為距離故宮南院不遠,因此常被遊客忽略。然而,這裡卻有著獨特的鄉村風貌和歷史韻味。老宅區的鄉村小路蜿蜒曲折,兩旁是各式各樣的民宅,有的充滿生機,有的則已顯得有些凋零。 回憶和歷史 這些老宅,有的可能已有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承載了當地居民的回憶和歷
Thumbnail
太保東勢寮 嘉義太保東勢寮的老宅和周邊地區,因為距離故宮南院不遠,因此常被遊客忽略。然而,這裡卻有著獨特的鄉村風貌和歷史韻味。老宅區的鄉村小路蜿蜒曲折,兩旁是各式各樣的民宅,有的充滿生機,有的則已顯得有些凋零。 回憶和歷史 這些老宅,有的可能已有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承載了當地居民的回憶和歷
Thumbnail
佛堂小鎮 義烏附近的佛堂小鎮位於中國浙江省,是一個保存了許多古代建築的小村落。這裡的街道和巷弄散發著濃厚的歷史氣息,讓人彷彿穿越回到了民國初年甚至清朝時代。小鎮上有簡單的平房小店,也有二層樓的木造建築,展示著當時的建築風格。一些建築甚至經過改造,融入了現代設計元素,但依然保留了傳統的風貌。
Thumbnail
佛堂小鎮 義烏附近的佛堂小鎮位於中國浙江省,是一個保存了許多古代建築的小村落。這裡的街道和巷弄散發著濃厚的歷史氣息,讓人彷彿穿越回到了民國初年甚至清朝時代。小鎮上有簡單的平房小店,也有二層樓的木造建築,展示著當時的建築風格。一些建築甚至經過改造,融入了現代設計元素,但依然保留了傳統的風貌。
Thumbnail
在富岡中正路上短暫停留,目光觸及華麗無比的豪華洋樓,以及充滿時間感的紅磚瓦房,感受到小鎮曾經的興盛熱鬧,與繁華落盡後的沉靜,無法改變的過去,只能尾隨時光,繼續前進。
Thumbnail
在富岡中正路上短暫停留,目光觸及華麗無比的豪華洋樓,以及充滿時間感的紅磚瓦房,感受到小鎮曾經的興盛熱鬧,與繁華落盡後的沉靜,無法改變的過去,只能尾隨時光,繼續前進。
Thumbnail
穿越狹窄的臺南中西區巷弄,探索舊宅的歷史和風情,每座老宅都蘊藏著無數故事,對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理解與熱愛。
Thumbnail
穿越狹窄的臺南中西區巷弄,探索舊宅的歷史和風情,每座老宅都蘊藏著無數故事,對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理解與熱愛。
Thumbnail
台北同安街尾附近的老舊社區,多數仍保持著4層到5層的公寓建築,雖然陸續有一些改建,但整體風貌依舊保留著濃厚的舊時代氣息。這些公寓樓分佈密集,但小區內的綠化環境卻意外地好。特別是在小公園周邊,綠樹成蔭,為居民提供了一個舒適的休憩場所。 像這戶人家前面就有一個小庭院,創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小花園世界,這
Thumbnail
台北同安街尾附近的老舊社區,多數仍保持著4層到5層的公寓建築,雖然陸續有一些改建,但整體風貌依舊保留著濃厚的舊時代氣息。這些公寓樓分佈密集,但小區內的綠化環境卻意外地好。特別是在小公園周邊,綠樹成蔭,為居民提供了一個舒適的休憩場所。 像這戶人家前面就有一個小庭院,創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小花園世界,這
Thumbnail
桃園龜山公西新興街是一條寧靜的住宅區,街道兩旁排列著整齊的房屋。房屋大多是兩層樓高的磚造建築,外觀簡單樸素。房屋前的小院裡種植著各種花草樹木,為街道增添了不少生機。 街道兩側各有一排行道樹,為行人遮擋陽光。行道樹的種類繁多,有樟樹、鳳凰木、榕樹等。在陽光的照射下,樹葉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街道的盡頭是
Thumbnail
桃園龜山公西新興街是一條寧靜的住宅區,街道兩旁排列著整齊的房屋。房屋大多是兩層樓高的磚造建築,外觀簡單樸素。房屋前的小院裡種植著各種花草樹木,為街道增添了不少生機。 街道兩側各有一排行道樹,為行人遮擋陽光。行道樹的種類繁多,有樟樹、鳳凰木、榕樹等。在陽光的照射下,樹葉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街道的盡頭是
Thumbnail
站在圓山的小山頂上,我望向腳下廣袤的民俗村,一筆一筆的畫著,心中不禁生起一股敬畏之情。這個村落如同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蜿蜒曲折的街巷彷彿融入了歷史的痕跡,仿佛每一塊石頭都述說著遠古的故事。 這裡的建築,一棟棟連在一起,蔚為壯觀。古樸的木屋、磚瓦舖就如同一幅幅畫卷,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獨有的光彩
Thumbnail
站在圓山的小山頂上,我望向腳下廣袤的民俗村,一筆一筆的畫著,心中不禁生起一股敬畏之情。這個村落如同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城市,蜿蜒曲折的街巷彷彿融入了歷史的痕跡,仿佛每一塊石頭都述說著遠古的故事。 這裡的建築,一棟棟連在一起,蔚為壯觀。古樸的木屋、磚瓦舖就如同一幅幅畫卷,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獨有的光彩
Thumbnail
台北圓山民俗村,一座座身材矮紅瓦建築,靜靜地立在繁華的都市中,廣場呈現出獨特的韻味。走進圓山民俗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精美的建築。每一塊磚、每一根樑都蘊藏著故事,讓人不禁想著古時的典故與傳說。 這裡的建築風格獨樹一標誌,與現代都市的高樓大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也正是這樣的對比,使得圓山民俗村更
Thumbnail
台北圓山民俗村,一座座身材矮紅瓦建築,靜靜地立在繁華的都市中,廣場呈現出獨特的韻味。走進圓山民俗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精美的建築。每一塊磚、每一根樑都蘊藏著故事,讓人不禁想著古時的典故與傳說。 這裡的建築風格獨樹一標誌,與現代都市的高樓大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也正是這樣的對比,使得圓山民俗村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