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刷品質的守護者-ISO 12647 COVER
印刷品質一直都是一大難題,尤其在視覺上更是各說各話。但是,那有沒有一個大家都適用的標準呢?當然有囉!
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定義了非常多的工商業國際標準,例如耳熟能詳的A紙張、B紙張,其中在印刷品質方面,就是12647!其中的12647–2則是平版印刷,也是目前最主流的印刷技術。ISO 12647
ISO 12647是將所有圖文傳播技術包含在內的一項大型標準,主標題為:
圖像技術-半色調分色、打樣與印刷生產流程控制
Graphic technology — Process control for the production of half-tone colour separations, proof and production prints
在這之下又針對不同的類型與需求進行細項分類,最早的版本是1996年推出,當時只有參數與測量方法、平版印刷兩項,後續才又陸續增加。目前最新的是2021年推出的12647–9,以及正在研議開發中的12647–10。
ISO 12647包含以下項目:
- ISO 12647–1 參數與測量方法
- ISO 12647–2 平版印刷
- ISO 12647–3 新聞紙印刷(同時適用於凸版印刷)
- ISO 12647–4 凹版印刷
- ISO 12647–5 網版印刷
- ISO 12647–6 柔版印刷
- ISO 12647–7 數位打樣
- ISO 12647–8 數位印刷
- ISO 12647–9 平版印刷應用於金屬材料
- ISO 12647–10 凹版包裝印刷(開發中)

簡單談 ISO 12647

ISO 12647 的演變
ISO 12647–2
平版印刷是目前最主流的印刷方式,故12647–2也是最常被拿出來討論的項目,由於ISO文件需要付費,因此今天我們只做基礎介紹,不會詳細說明內容或導讀喔!
其中定義的打樣與印刷規範,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1. 紙張顏色與光澤度
打樣與印刷應使用相同紙張;若有困難,應盡可能選擇顏色、光澤度、表面特性(塗佈/非塗佈、是否壓光等)、基重等各方面最接近的紙張。
若使用印刷機打樣,應從規範中定義的5種典型紙張中選擇性質最接近的紙張;若非以印刷機打樣,應選擇與典型紙張最接近的紙張進行打樣。
*5種典型紙張:銅版紙、雪銅紙、輪轉用銅板紙、白色非塗佈紙、黃色非塗佈紙
2. 油墨顏色與色差
使用規範的5種典型紙張打樣時,樣張上的CMYK四色滿版色與疊色所得之RGB滿版色L*a*b*應符合規範,且色差值低於規定數據。
實際印刷過程中,印刷滿版色與打樣樣張間的色差值應該於規定數據。
受後加工影響後,應有68%以上的印刷品與印刷品色差低於規定數據,且最好低於規定數據的一半。
3. 油墨光澤度
如有必要,可規定滿版色的光澤度,幾何觀測條件為75,0,測量儀器應符合ISO 8254–1。
4. 階調範圍
依據不同網線數條件,階調再現應符合各自的標準。
5. 印紋位移
任兩色印刷圖像中心位置誤差,不得小於網線寬度的一半。
6. 網點擴大
依據不同紙張類型,定義50%網點擴大的色差容許範圍。

ISO 12647–平版印刷規範
ISO 12647也許不是一般需要了解事情,但增廣見聞也是一件好事!希望透過今天的分享,可以讓大家認認識ISO或印刷一點喔!
FB 社團:設計人聊印刷事
LINE 聯絡我:@minds
IG:@minds19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