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大阪世博,作為主辦國的日本,他們的展館真的是最令人期待的了,這次日本館以 「生命與生命之間」(Between Lives) 作為主題,而展館設計和展覽內容,皆以傳達日本一個相當重要的文化特色-「循環」的概念為核心
就和我一起走進日本館,向他們學習是如何將你我,帶領至這既無始、亦無終的循環中吧!
日本館展館設計
日本館的展館設計,外觀是運用類似骨牌的排列方式,將CLT直交集成板,排列成一個圓環型建築,象徵世界萬物彷彿皆置身於這周而復始的循環中
展場依主題分為三大區域,分別為Plant(設備區)、Farm(農場區)、Factory(工廠區),無論你從哪個展區開始參觀,一步入展館後,彷彿就能感受到自己成為循環的一部份
在這Plant(設備區)、Farm(農場區) 、Factory(工廠區)三個展示區域中,日本館不僅結合各項新媒體藝術,展示了相當具有新意的展示語彙,更邀請了多位人氣爆表的日本IP角色,像是Hello Kitty和哆啦A夢來當導覽員,使得「循環」這個看似難以理解的展覽內容,瞬間生動活潑了起來
Plant Area (設備區)
首先, 要介紹的是Plant Area (設備區),在本區中所要呈現的是從「垃圾」到「水」的概念
設備區亮點1:垃圾發酵塔中的微生物,化身為舞動中的光之精靈
以往想到廢棄的廚餘或垃圾,我們總不免將之與噁心、難忍的氣味作連結,然而日本館跳脫了垃圾給人們噁心、雜亂的刻板印象,結合了新媒體藝術, 用最詩意的方式,呈現了微生物在垃圾發酵塔裡, 發酵轉化的過程
每個微生物,彷彿化身為"閃耀動人"的精靈,在光之花園裡翩翩起舞,時而閃爍時而跳躍,時而化身為一波波光之波浪,向你湧來...
設備區亮點2:人氣潮流公仔-庫柏力克熊
在設備區的展覽中,日本館還"邀請"到潮流公仔-「庫柏力克熊」擔任導覽員
庫柏力克熊化身為五種顏色的微生物,將垃圾經由分解 、轉化後,再生為水、熱、電co2,甚至成為其他生物所需的養分,展現了地球生生不息的循環

Farm Area(農場區)
第2個展區是農場區, 所要展現的是從「水」到「材料」的概念
在這個展區,是以平時看似不起眼的藻類為主角,向大眾展示藻類, 是解決當今世界氣候暖化、糧食短缺的絕佳方案,例如在相同的灌溉水量之下所孕育出來的藻類,可產生的蛋白質竟然是牛肉的50倍,是不是很環保又很驚人呢?

農場區亮點1:化身為32種藻類的Hello Kitty
傳說中化身為珪藻等32種藻類的Hello Kitty,就是在農場區展出,Kitty迷們可千萬別錯過她們的可愛模樣


快來看看, 這麼多的Hello Kitty藻萌中, 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個呢?
農場區亮點2:充滿生命力量的海藻簾幕
請容我這樣形容,「這個展間,真的好草間彌生啊!」當來到這個展間時,彷彿來到了我最喜歡的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的經典代表作「無限鏡屋」裡
培育藻類的「光生物反應器」,以類似森林裡樹藤的形態四處蔓延,藻類在「光生物反應器」裡,一邊享受陽光,一邊行光合作用,透過鏡面無限的反射,呈現出藻類自由流動的夢幻景緻,為觀者創造了好似來到森林裡的沉浸式體驗
你是否感覺自己彷彿化身成藻類,準備要進行了一場森林浴了呢?

圖片中看起來很像水管的即是「光生物反應器」
Factory Area(工廠區)
第三區是工廠區,當前面二區展示了垃圾到水,水再到材料的概念後,這一區,展示的是材料化身為產品的過程,以及日本已遵行幾百年的「軟製造文化」
工廠區亮點1:藻類生物塑料

照片中綠色不規則形的即為藻類
剛踏入這個展間,乍看之下,你可能會以為這裡主要在展示3D列印的技術,但其實這個展間在展示的是,如何運用「藻類生物塑料」作為原料,透過3D列印的技術,製作日本館內使用的椅子
*小知識:「藻類生物塑料」是一種用藻類作為原料,所製成的生物塑料,藻類因為生長速度快,相較於傳統的塑料,除了可減少對石化燃料的依賴,從而降低碳排放,且最終「藻類生物塑料」可以被微生物分解,減少了塑料污染
看完這個展區,真的很令人期待「藻類生物塑料」未來的發展呢!
工廠區亮點2:日本具循環概念的軟製造文化

早已在幾百年前,「永續」、「循環」的概念,就已根深柢固的深植在珍惜資源的日本製造文化中,而這個概念,又稱為「軟製造」
本次在展覽中,其中一項具備「軟製造」概念的日本工藝,即為日本和服(Kimono)
日本和服設計的概念,可充分的運用到每一塊布料,甚至,當這件和服回收後,還可將其和服上的線拆下來,還原成一塊可再重新運用的布料,而不會像一般的成衣,因為過多的剪裁,而造成不必要的布料浪費與環境負擔
而在這個展區,你還能夠看到大人小孩都愛的哆啦A夢,擔任本區的導覽員哦!
工廠區亮點3:矽藻土的瞬間藝術
如果「藻類」在未來扮演著這麼重要的角色,那麼,我們該用什麼樣的藝術語彙,去描述她的美呢?
這次,日本館運用矽藻土可快速吸水的特性,以水作為畫筆,以圓形的矽藻土作當畫布,讓水在特定的音律下,敲打在圓形的矽藻土上,創作出存在於瞬間的藝術作品,一眨眼即消失無蹤,「讓藝術在瞬間,成為永恆...」
*小知識:矽藻土(diatomaceous earth)是一種由古代矽藻的化石沉積而成的天然礦物
我很喜歡本次日本館結合展館建築和各項藝術表現型式,展現這次展覽的核心-「循環」概念
我想,「循環」,是來自於對大自然資源的珍惜,也惟有依循著自然界的循環,我們才能減少許多搶奪、殺戮,並才能真正的生活在愛與和平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