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對石碇的印象,是來自於「不見天街」、「淡蘭古道」。在一個陽光普照的日子,我便打算來這個地方好好走走逛逛,卻沒想到平日的石碇真的都沒什麼人。
不見天街:河床上的防曬處
實際走了一圈,才發現這條街道真的名副其實——在各色大石頭橫陳的河床上,突兀出現的一塊塊建築,由於建築之間太貼近彼此,陽光難以灑落,即使是正中午也同樣陰涼。但也因為這樣的特殊結構,讓整個街區保留了一種難得的寧靜與懷舊感。
只是說真的,因為是平日的關係街上幾乎沒什麼人,也沒太多店開著。走著走著有點小失望,肚子餓了卻找不到什麼想吃的,只能默默放下美食期待。
石碇淡蘭藝文館:意外的小亮點
還好後來到了石碇淡蘭藝文館,稍微補足了一點行程的豐富度。這裡除了展覽空間、咖啡廳之外,還有一區是販售石碇在地商品的伴手禮選物店,有茶包、茶餅,甚至連茶麵線都有!
我買了茶包和茶香麵線回家,味道真的不錯。而這裡還有一個可愛的吉祥物「淡碇鱷」,據說是結合石碇特色「鱷魚島」和「淡蘭古道」的意象而誕生的,差點就買了相關的娃娃回去XD
石碇西街:與信仰的交會
離開不見天街後,我走到另一側的石碇西街。這邊是比較蜿蜒、親民的小巷道,一路通往石碇國小和當地的信仰中心。據說清代在石碇還是交通要道時,會在廟埕前面有大茶市,各地茶農湧來採購,較晚到校的學童甚至進不了校門。不過今日過往熱鬧已不再,和前面的不見天街比起來,這邊更多的是居民生活的氣息。
烏塗溪步道:依山傍水的步道
來到石碇,可以發現滿多人是專程來走步道的,不過穿短袖短褲差點被蚊子咬爆的我,加上還要趕回程的公車,這次只走了一小小段烏塗溪步道。但沿途風景真的不錯,溪水清澈,空氣也很舒服。 聽說如果繼續再往山上走,可以看到鱷魚島與千島湖的壯觀景色,下次或許可以專程為這個景開車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