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逆轉!外國廠商大降價,全球掀起折扣季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這場關稅戰的走向,竟出乎所有經濟學家的意料

原本市場一致認為,高關稅會推升物價,結果卻來了場反轉劇:日本乘用車出口價格創下史上最大跌幅,因為外國廠商為了守住美國市場,寧可自己吞下成本,也不敢轉嫁給消費者。

三天後,這張價格暴跌消息登上國會聽證會,聯準會主席鮑爾被議員問到時一時語塞。事實很簡單,外國廠商要嘛降價保市占,要嘛眼睜睜看著市場流失。

高盛最新報告進一步指出,不只是日本車廠,中國出口的消費品與非消費品,還有來自歐盟與日本的乘用車,都在關稅上路後出現進口價格(不含關稅)大幅下降。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 Jan Hatzius 表示,美國對課稅商品的進口價格下滑,反映外國出口商正用降價吸收部分關稅成本,這與 2018-2019 年貿易戰時的情況截然不同。

根據分析,關稅稅率每上升 1 個百分點,進口價格會在三個月內下降 0.25%。截至 6 月,外國廠商已吸收了 14% 的總關稅成本。

高盛預估,若新關稅延續相同模式,吸收比例將升至 25%。這代表有效關稅率的 9% 漲幅已讓進口價格下降至少 1.3%,全年預計可壓低約 3.7%。

至於通膨何時才會被關稅推高?高盛與摩根士丹利都還在觀望。不過眼下的情況顯示,關稅不僅沒有立刻推升物價,反而像讓外國廠商被迫開啟「全球折扣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玫瑰十字沙龍∞
0會員
18內容數
玫瑰十字會∞會員募集中 財經偶爾寫 八卦偶爾聊 更多時候只寫想寫的 歡迎按讚、分享
玫瑰十字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12
在 AI 狂潮席捲全球股市的同時,美國銀行(BofA)投資策略師 Michael Hartnett 忍不住提醒投資人:別被科技股的高價嚇到,真正要盯的,是「科技公司的信用利差」。 Hartnett 在最新報告中直言,AI 多頭市場的最大風險,不在股價,而在企業背後那筆「燒到見底的現金」...
2025/08/12
在 AI 狂潮席捲全球股市的同時,美國銀行(BofA)投資策略師 Michael Hartnett 忍不住提醒投資人:別被科技股的高價嚇到,真正要盯的,是「科技公司的信用利差」。 Hartnett 在最新報告中直言,AI 多頭市場的最大風險,不在股價,而在企業背後那筆「燒到見底的現金」...
2025/05/18
丹麥航運巨頭馬士基(Maersk)旗下貨櫃輪「MAERSK SANA」號,於 4 月 28 日在引擎室發生爆炸,導致推進系統癱瘓,之後便在美國東岸外海、接近百慕達海域漂流至今已超過兩週。該船至今仍未恢復航行能力。 根據最新 AIS 資料顯示,5 月 16 日凌晨,支援拖船已順利接觸 MAERSK
2025/05/18
丹麥航運巨頭馬士基(Maersk)旗下貨櫃輪「MAERSK SANA」號,於 4 月 28 日在引擎室發生爆炸,導致推進系統癱瘓,之後便在美國東岸外海、接近百慕達海域漂流至今已超過兩週。該船至今仍未恢復航行能力。 根據最新 AIS 資料顯示,5 月 16 日凌晨,支援拖船已順利接觸 MAERSK
2025/05/09
隨著AI快速進展,我認為未來5~10年人類社會的工作模式將出現根本性的變化: 工時減半但壓力倍增 傳統的8小時工作制,將可能縮減為4小時,因為許多重複性、流程化的工作將由AI與自動化完成。然而,這並不代表人們壓力減輕。 為了避免被機器取代,大多數上班族將被迫投入更多金錢、時間進行轉職學習與技能
2025/05/09
隨著AI快速進展,我認為未來5~10年人類社會的工作模式將出現根本性的變化: 工時減半但壓力倍增 傳統的8小時工作制,將可能縮減為4小時,因為許多重複性、流程化的工作將由AI與自動化完成。然而,這並不代表人們壓力減輕。 為了避免被機器取代,大多數上班族將被迫投入更多金錢、時間進行轉職學習與技能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美國巿場近日來遭遇亂流,股巿債巿波動劇烈,連帶著台股也受重創。 當前巿場擔心的已經不是降不降息了,因為降息已成為共識。當前的巿場更關心的則是降息的幅度。
Thumbnail
美國巿場近日來遭遇亂流,股巿債巿波動劇烈,連帶著台股也受重創。 當前巿場擔心的已經不是降不降息了,因為降息已成為共識。當前的巿場更關心的則是降息的幅度。
Thumbnail
7月11日,因為美國公佈CPI的數據低於預期 導致美股整個狂瀉,連台指期夜盤 都跌掉了400多點,日盤開盤再跌將近400點 但是操作思維就是要跟市場上的人不一樣 當整個行情都開始反轉變成極短線空頭 就表示目前漲多的股價都變便宜了 下個禮拜又有165檔個股要除權息 一檔新創股加9檔特別股
Thumbnail
7月11日,因為美國公佈CPI的數據低於預期 導致美股整個狂瀉,連台指期夜盤 都跌掉了400多點,日盤開盤再跌將近400點 但是操作思維就是要跟市場上的人不一樣 當整個行情都開始反轉變成極短線空頭 就表示目前漲多的股價都變便宜了 下個禮拜又有165檔個股要除權息 一檔新創股加9檔特別股
Thumbnail
Fed鮑爾:高利率太久可能危及經濟成長!降息似乎露出一絲曙光!但話鋒一轉,他仍強調需要更多數據強化通膨降溫信心!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反補貼關稅,中國提出反制!美國眾議院議長則表示將會推動全面抗中法案!中歐美貿易大混戰,勢將不可避免! 謝金河:兩岸關係越差錢越多!台灣錢淹到天花板!台灣會大好30年!
Thumbnail
Fed鮑爾:高利率太久可能危及經濟成長!降息似乎露出一絲曙光!但話鋒一轉,他仍強調需要更多數據強化通膨降溫信心!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反補貼關稅,中國提出反制!美國眾議院議長則表示將會推動全面抗中法案!中歐美貿易大混戰,勢將不可避免! 謝金河:兩岸關係越差錢越多!台灣錢淹到天花板!台灣會大好30年!
Thumbnail
隨著日元貶值,日本商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大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盈利機會。香港作為亞洲貿易中心,利用其先進的物流系統和國際化特點,成為日本商品出口的理想樞紐。本文將和你探討從日本入貨到出口海外的潛在商機,和你抓住這一黃金機會,在跨境貿易中實現更大的商業價值。 日元貶值使
Thumbnail
隨著日元貶值,日本商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大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盈利機會。香港作為亞洲貿易中心,利用其先進的物流系統和國際化特點,成為日本商品出口的理想樞紐。本文將和你探討從日本入貨到出口海外的潛在商機,和你抓住這一黃金機會,在跨境貿易中實現更大的商業價值。 日元貶值使
Thumbnail
升息循環通常會與通膨習習相關 國際情勢 1.美國GDP價格漲幅超於預期,核心PCE也是超乎預期->Fed可能重新升息?(市場可能定價降息一碼?) 2.美債殖利率走揚,美元並未走低? 3.美日利差擴大,葉倫發表談話(算是明示日本央行不能干預日圓走勢)。 4.Meta上修資本支出,帶動半導體科
Thumbnail
升息循環通常會與通膨習習相關 國際情勢 1.美國GDP價格漲幅超於預期,核心PCE也是超乎預期->Fed可能重新升息?(市場可能定價降息一碼?) 2.美債殖利率走揚,美元並未走低? 3.美日利差擴大,葉倫發表談話(算是明示日本央行不能干預日圓走勢)。 4.Meta上修資本支出,帶動半導體科
Thumbnail
美國零售銷售數據強勁,引發公債殖利率飆升,十年期殖利率衝上11月中以來新高的4.6%,美股四大指數軟腳,美元走強,DJ開高震盪走低收跌0.65%,四月僅短短兩週已將今年漲幅大幅收斂,TESLA不敵中國低價電動車掠奪市占率,宣佈全球裁員,股價也遭到空頭無情血洗重挫5.59%,....
Thumbnail
美國零售銷售數據強勁,引發公債殖利率飆升,十年期殖利率衝上11月中以來新高的4.6%,美股四大指數軟腳,美元走強,DJ開高震盪走低收跌0.65%,四月僅短短兩週已將今年漲幅大幅收斂,TESLA不敵中國低價電動車掠奪市占率,宣佈全球裁員,股價也遭到空頭無情血洗重挫5.59%,....
Thumbnail
*美國3月核心CPI年增3.8%(市場預估3.7%)、月增0.4%(市場預估0.3%),高於預期, 美股終於找到理由可以回檔。 *讓通膨持續的主要原因: 房租價格,與保險費(尤其是汽車保險) --汽油價格有漲、但沒有失控。 --目前大宗資產不是導致通膨的原因,銅油比有上升,不是停滯性通膨。
Thumbnail
*美國3月核心CPI年增3.8%(市場預估3.7%)、月增0.4%(市場預估0.3%),高於預期, 美股終於找到理由可以回檔。 *讓通膨持續的主要原因: 房租價格,與保險費(尤其是汽車保險) --汽油價格有漲、但沒有失控。 --目前大宗資產不是導致通膨的原因,銅油比有上升,不是停滯性通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