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的盡頭」
山東京傳的新作大賣,拉抬了耕書堂其他作品銷量,而在耕書堂書本插圖裡沉潛已久的歌麿也終於獲得關注,讀者們驚訝於他多變生動,能模仿各大名家的畫技,甚至幫他取了個「學人精歌麿」的名號!!
此時的蔦重正好想推出嶄新的「狂歌繪本」延續熱潮,讓歌人付錢將創作的狂歌與名人作品一起出版,於是在北尾重政的建議下,蔦重希望歌麿能負責狂歌繪本的插圖,並開始練習畫「春宮圖」,試著開創屬於自己的獨特畫風。

蔦重建議阿歌換換嘗試新風格
春宮圖雖限於律法,無法在檯面上公開販售,但也因其在灰色地帶流通的特性,讓春宮畫能擁有自由、大膽、多變的畫風。
蔦重,希望歌麿能憑藉春宮圖嘗試更多大膽自由的技巧和構思,以畫師之姿真正揚名天下。
但紙上滿室旖旎的春宵纏綿,對母親是流鶯,自小就在貧民窟賣身賺皮肉錢的歌麿卻是揮之不去的惡夢。
童年時期的陰影在耳旁呢喃低語,母親與流氓阿康(威脅唐丸的落水男)的幻象讓他心中壓抑的恐懼傾瀉而出,化為一道道狂躁凌亂的墨痕,將細細勾勒的草稿盡數抹去。
圖紙上柔美精巧的墨線,此刻,卻勒得他無法呼吸。
他收拾作廢的畫紙,準備溜到神社廢墟偷偷丟棄,卻在那裡,見到了被他拋棄在火場的母親和推落河裡的流氓阿康。
當然,兩人早已故去,歌麿見到的其實是毫不相干的陌生人,但瘋魔失神的歌麿管不了這麼多,只是狠狠毆打披著阿康幻影的倒楣路人。
要不是蔦重及時趕來阻止並給錢安撫,歌麿差點要惹上大麻煩。但歌麿瘋狂的行徑也讓蔦重意識到自己把他逼得太緊,過去的經歷竟然在看似隨和的阿歌心裡留下如此嚴重的精神創傷,而他,自詡全天下最了解他的人卻渾然不覺。

認錯人的阿歌
在歌麿陷入迷惘及痛苦時,十多年前與兒時唐丸相遇的神秘畫師鳥山石燕再度拯救了他。
唐丸因與妖怪畫大師鳥山石燕的邂逅開啟繪畫之路,而鳥山大師也從未忘記與那聰慧的「三眼少年」作畫的悠閒時光。

I Want YOU !!
那位「骨骼精奇」的小弟,說不定,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繪畫奇才!

大師終於找到了三眼少年
或許是從書上認出了歌麿,鳥山大師親自來到耕書堂與他相認。並鬼使神差的點破歌麿現在畫中束縛著悲傷呻吟的惡靈。

鳥山大師一眼就看出了阿歌的心魔
他告訴歌麿,有些東西只有擁有「三隻眼睛」的人能見到,但作為畫師,只需要誠實畫下親眼所見,因為他們看待事物的視角、光線和色彩構成方式正是藝術家獨一無二的「個性」。
過去為了報答蔦重重用並收留他的恩情(給他戶籍和工作),歌麿對蔦重的要求來者不拒,盡可能迎合他在出版上的期望和作畫需要,但在畫過無數本作品,不斷模仿其他繪師後,技巧已臻純熟的他卻迷失了方向,明明拿著畫筆卻不知該去往何方?
鳥山大師點醒了歌麿:如果看見的人不畫出來,‘’某些東西‘’就會消逝不見,而畫師的職責,就是要表達只有自己眼睛才看得到的東西。
他的畫,就是他存在的意義。

三眼少年,跟我走吧!
歌麿再無猶豫,立刻行禮拜師,準備收拾行囊跟著鳥山大師閉關修行。
蔦重不捨的送別歌麿,他是蔦重身邊唯一經歷過耕書堂草創時期的夥伴,現在連他也走了,吹著日本橋的風,蔦重不免感到一陣孤獨。

最好的朋友離開,蔦重終究有些傷感
他會等的,等到阿歌回來的那一天。
----------------------------------------------------------------
花絮短評:
上集描寫作家山東京傳的困境,這集則聚焦繪師歌麿的迷惘,讓歌麿藉由與繪畫啟蒙老師鳥山石燕相遇重新審視習畫初心,蛻變成長為更成熟大膽的優秀畫家。而傳聞中神秘的東州齋寫樂,不知道會不會正是修煉歸來、一展身手的歌麿呢?
而一橋剷除田沼意次的計劃幾乎只差最後一步,松平武元和田沼意知被害,米價和民怨高漲、憎恨田沼的松平定信入幕府任職、唯一的靠山將軍家治重病纏身,眼看命不久矣。
一橋家的大運,真的要來了!!(握拳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