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與《吃馬鈴薯的人》:結束陌異世界對藝術的冷漠和高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It’s a strange, strange world
What a strange, strange world
Don’t you think?
這是個陌生、奇異的世界
真是個陌生、奇異的世界
你不覺得嗎?

——Tessa Rose Jackson,《陌異世界》(Strange World)


1885年在努能:《吃馬鈴薯的人》

1885年,梵谷(Vincent van Gogh)於荷蘭努能(Nuenen)創作《吃馬鈴薯的人》(The Potato Eaters)。關於該畫作的創作背景,在梵谷博物館的系列介紹影片《關於吃馬鈴薯的人| | 梵谷的Q與A#2》(What about The Potato Eaters? | | Van Gogh Questions # 2)有清晰精要的說明。


節錄重點如下:

1. 位於荷蘭南部,努能是畫家取景農民(peasants)題材的不二首選。村莊居民以農工與之織布工(weaver)為主,成為梵谷練習素描與構圖的重心。

2. 《吃馬鈴薯的人》是梵谷唯一創作過的多人肖像(group portrait )。

3. 按研究員Bregje Gerritse的脈絡,在創作《吃馬鈴薯的人》之前,梵谷已修習繪畫一陣子(包含於布魯塞爾皇家美術學院短暫學習、在海牙與當時已在繪畫領域取得成功的表哥畫家安東·莫夫(Anton Mauve)學畫,甚至籌辦畫室等)。《吃馬鈴薯的人》是梵谷帶著向藝術市場展現自己作品的企圖,經過有目的性的選材(描繪農民晚餐一景在當時是流行的題材)、認真練習素描、反覆構圖、研究取材對象而產生的作品。

4. 但這種「企圖」無損梵谷對農民、勞動者的柔情和真摯,忠實地以他心中的「大地的顏色」(earth colours),描繪出農村生活的嚴峻現實。

5. 《吃馬鈴薯的人》是梵谷心中能向世界提供農村生活真實反映、在藝術界展露頭角的「展示品」(showpiece,一樣是按照Bregje Gerritse的脈絡)。最終,梵谷更著重傳遞訊息,而非追求技術的完美,與建構宜人的「農村美景」。

6. 雖然梵谷本人《吃馬鈴薯的人》非常滿意,但他初露頭角的企圖最終以遭到評論家強烈批評而告終。


為展出而創作,為飽腹而耕作

It may sound as though I am exaggerating, but no other photographer has used public restrooms in Japan as much as I have.
「這聽起來可能像我在誇大其詞,但在日本,沒有其他攝影家像我一樣大量地使用公共廁所作為題材。」

——引用自森山大道對其攝影集《東京廁所》的描述。

在整理我個人對文·溫德斯《我的完美日常》的想法時,發現了森山大道(Daido Moriyama)對其攝影集的自述。我幾乎認為這是攝影師的個人反諷,因為不消數分鐘的網路搜尋,便能發現數個同樣接受同單位經費,同樣拍攝東京廁所,同樣以《東京廁所》為名出版攝影集的作品。

(你喜歡《我的完美日常》嗎?對這部電影我有很多話想說。歡迎參考「《我的完美日常》,一場浪漫化的虛幻夢境」一文。)

這是我的過分簡略,但不該否認此階段的梵谷確實有「為展出而創作」的意圖。梵谷沒有森山大道式的自我膨脹。沒錯,他也帶著「表演」的企圖,刻意選定了題材,刻意強化粗獷的勞動者線條。

可是梵谷誠懇,在批評家眼裡他的作品真的就像「為飽腹而耕作」的農民,顏色黯淡、毫無「藝術性」、缺乏對「美」的貢獻。殊不知「為飽腹而耕作」可能是真正的樸實,和對生活、藝術的踏實努力,順應時局卻又不為眼光和名氣屈服。


被遺忘的馬鈴薯:如果薇薇安邁爾的底片被丟進可燃垃圾

raw-image

薇薇安·邁爾(Vivian Maier)拍攝了超過數十萬張照片,但終其一生只以「保姆」身份被人記得。直到2007年,薇薇安·邁爾過世前兩年,因為付不出保管費,幾箱底片在跳蚤拍賣上被數個「掏寶家」與文史工作者購得,其作品才開始被發現、頌讚、眾人爭相表達對「世界從未來得及認識薇薇安·邁爾」的遺憾。

根據稀少的資料推斷,「隱姓埋名」、以攝影專心一致求道,不是薇薇安·邁爾的本意,邁爾也曾試過發表作品,與沖印師合作,(顯影與沖相不是邁爾的長項)只可惜無疾而終。

梵谷和薇薇安·邁爾的故事既悲傷又幸運。悲傷的是世界對他們的關注和探求並未給予同等的溫柔,幸運的是在生命消逝之後,他們的作品重獲新生,終於讓同為短暫旅者的我們有學習和檢視自我的「永恆」依據。

但有多少創作者能得到這種「幸運」呢?

有多少薇薇安·邁爾和梵谷在無以為繼,支離破碎之後,被直接丟棄?說不定他們靈魂的精粹裡,藏著世界的終極解藥?


錯將高傲視為品味的追風者

關於那些對藝術做出探求,卻不討好的獨立作品,經常能聽到類似的形容:「是他走得太前面,這個時代還無法理解。」

「時代」被作為代罪羔羊的形容當然是幽默的,但核心問題依然是高傲的藝術市場與短見評論家造成梵谷的悲劇。

我們灌輸創作者壓力,他們必須回應當代、但又不能通俗、必須有完美的技法、技法中又必須能看出成長的持續性、必須有足夠的象徵但又不能太多、必須有原創但又最好在原創中能看出經典......如果這些都沒有,那你最好能寫出完美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百條脈絡,有十個MFA,再加上十頁參展經歷。

有了這些,你再也不會做出糟糕的「作品」。看不懂的人只是比較沒有品味,正如吃不懂高深料理、昂貴食材的人只是沒有足夠的學習,能夠珍惜「完美」的饗宴。


停止漠視:該如何挽救連「逝後成名」機會都沒有的梵谷們

「高傲」和對所謂「門外漢」的輕視讓那些不敢建立自己觀點,或沒有機會建立觀點的觀眾、閱聽者只能持續吹捧名家的言論,吹捧已故的梵谷和薇薇安邁爾,並說出「現在的東西」就是沒有以前好的荒唐言論。

作為群體,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埋葬梵谷。沒錯,創作的門檻變低了、管道變多了、各樣媒材的作品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你不再需要傾家蕩產才能買到一管靛藍油畫顏料...

成功的「創作者」在鴻海之間為求生存,選擇更迎合觀眾或名家的喜好,(端看藝術家如何定位自己)在時間潮流中急流勇進。

名家變得更批判,更吹捧「已知的」藝術家,在氾濫舊意的新創藝術中尋求熟悉的身影,批評新銳藝術家「過於感性」,只在乎抒發情緒。

而當藝術家的「抒發情緒」能有效地與社會、國際、看似宏觀的潮流相連結——恭喜你,你現在是個藝術家了。

我們該如何挽救藝術? 挽救創作空間?非常困難且空泛的應對,我想唯一能做的,只有停止漠視和對新銳之苗的殘殺。


對於創作,我的主觀意見:試想莫夫和梵谷,請忘了觀眾和當下吧。

請先接受你會被永遠遺忘吧。我想,唯有接受荒謬才能征服荒謬,試著維持理智,相信味覺和自己的技術。

說出「只要努力,一定有機會」是殘酷且不負責任的。在或許更偏向要求藝術家有殉道準備的時代,看管所有的,為逝去做好準備。

預言有保存期限,但寓言沒有。動聽的預言吸引群眾,寓言或許受人唾棄。如何找到平衡,或做出選擇,願投身創作的您有足夠的動力和平靜尋求自己的答案。


在《陌異世界》,願努力創作的你安好。

Sure, over time I might get it right,
But just for now I’m doin’ okay.
Still, it’s a strange, strange world
A strange, strange world
當然,隨著時光流逝,我或許能做出更好的決定
但至少現在,我過得還算不錯
這依然是個陌生、奇異的世界
一個非常陌生、非常奇異的世界

——Tessa Rose Jackson,《陌異世界》(Strange World)

以英國和荷蘭為根基地的音樂家Tessa Rose Jackson於疫情高峰期發行專輯《變形者》(Shapeshifter),歌詞無處不表達在異質世界裡的陌生感和保持理智的微小記憶,以及壓抑的呼求,從《拯救我》(Save Me),《午夜巴黎》(Paris At Midnight)的回憶,到《陌異世界》的反覆:「這個世界真的很怪(Strange World),你不覺得嗎。」

或許梵谷也有過類似的想法,漫步麥田之中,自覺格格不入,但在潰堤之前堅持不放棄。您覺得呢?這是個「陌異世界」嗎?


相關連結:


鹽煮馬鈴薯食譜

味旅:帶著香料去旅行——起源〉——為什麼我開始寫這些小記

Tessa Rose Jackson / Someone - Strange World (Official Video)

What about The Potato Eaters? | | Van Gogh Questions #2




avatar-img
5會員
33內容數
Yi Chen的沙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i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口耳相傳的上海菜飯由來,和提拉米蘇的傳說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難為無米之炊的巧婦們使用家中吃緊或剩餘的食材,以心意和溫情烹調,為在外打拼的伴侶加油打氣,以簡單的美食聊表心意,成為慰藉,帶來「家」的滋味。
一碗綜合各式美味配菜的韓式拌飯,配上風味明顯,鮮香迷人的韓式辣椒醬,也許替換、省略掉其中一樣食材,根本不會有人察覺。 又或者,辣椒醬滋味的強化會使品嚐者不再感到「美味」也說不定。
瑞典不像故事中的少年Pi,沈浸於與紅毛猩猩柳橙汁在劫難後重逢的喜悅,而錯失享用香蕉小島的機會。香蕉最早於20世紀初透過貿易進入瑞典,爾後逐漸在瑞典普及,成為日常飲食中常見的水果,以及佳餚的食材之一。
由來的真實性已不可考,不過我想這樣結論並未脫出事實太多:「美國炒飯」是泰國對美式滋味的想像,其中包含著希望能平撫異鄉人思鄉情緒的柔情。
我聯想到那些終身不得出逃,在臥室或書房裡,甚至「沒有自己的房間」,卻創作出美麗作品的作家和藝術家們:珍·奧斯汀、艾蜜莉·狄金生、莫德·路易斯……她們的心境並未受困,從未停止在日常瑣事之間旅行。
口耳相傳的上海菜飯由來,和提拉米蘇的傳說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難為無米之炊的巧婦們使用家中吃緊或剩餘的食材,以心意和溫情烹調,為在外打拼的伴侶加油打氣,以簡單的美食聊表心意,成為慰藉,帶來「家」的滋味。
一碗綜合各式美味配菜的韓式拌飯,配上風味明顯,鮮香迷人的韓式辣椒醬,也許替換、省略掉其中一樣食材,根本不會有人察覺。 又或者,辣椒醬滋味的強化會使品嚐者不再感到「美味」也說不定。
瑞典不像故事中的少年Pi,沈浸於與紅毛猩猩柳橙汁在劫難後重逢的喜悅,而錯失享用香蕉小島的機會。香蕉最早於20世紀初透過貿易進入瑞典,爾後逐漸在瑞典普及,成為日常飲食中常見的水果,以及佳餚的食材之一。
由來的真實性已不可考,不過我想這樣結論並未脫出事實太多:「美國炒飯」是泰國對美式滋味的想像,其中包含著希望能平撫異鄉人思鄉情緒的柔情。
我聯想到那些終身不得出逃,在臥室或書房裡,甚至「沒有自己的房間」,卻創作出美麗作品的作家和藝術家們:珍·奧斯汀、艾蜜莉·狄金生、莫德·路易斯……她們的心境並未受困,從未停止在日常瑣事之間旅行。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繼打戲要怎麼寫?(一),第二三篇注重在打戲最常出現的問題點,這些問題對打戲的危害巨大,所以接下來的兩篇不是「要怎麼寫」,而是「不要怎麼寫」。 打戲寫得好,通常成功的因素是難以模仿的,因為那是大師高手們花了無數檯面下的工夫打磨後的成果。但是,有些因素會讓打戲變得很爛
今天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信:錄取了 2025/2 的方格子本月新星!首先一定要大聲感謝方格子的厚愛,也留言給每一位有幸一起獲得本月小幸運的作者,希望大家都能繼續創作。不過回顧自己的文章,發現原來我已經寫文一個月了!不藏私直接公佈後台,你猜猜大家都喜歡什麼類型的文章?
不知道各位創作者們是否也會有擔心內容重複一樣的困擾呢? 目前為圖文雙棲,圖片的創作其實很常早就在其他平台發過了,不論是社團、噗浪、IG、X等等,以至於有時後要搬回方格子更新的時候會有種:「我要一樣的話再說一次嗎?大家會不會覺得厭煩?」的疑慮。
近幾年投資環境中,大多數投資人都選擇投資ETF,最便ETF已經是具有分散風險的特性了,卻還是有人發現賺不到錢,甚至面臨虧損。 主要是大部分的人犯了這3點關鍵錯誤: 第1點:追高殺低,錯誤進出場 • 很多人看到ETF上漲才進場,下跌就急著賣出。 • ETF是長期投資,頻繁進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繼打戲要怎麼寫?(一),第二三篇注重在打戲最常出現的問題點,這些問題對打戲的危害巨大,所以接下來的兩篇不是「要怎麼寫」,而是「不要怎麼寫」。 打戲寫得好,通常成功的因素是難以模仿的,因為那是大師高手們花了無數檯面下的工夫打磨後的成果。但是,有些因素會讓打戲變得很爛
今天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信:錄取了 2025/2 的方格子本月新星!首先一定要大聲感謝方格子的厚愛,也留言給每一位有幸一起獲得本月小幸運的作者,希望大家都能繼續創作。不過回顧自己的文章,發現原來我已經寫文一個月了!不藏私直接公佈後台,你猜猜大家都喜歡什麼類型的文章?
不知道各位創作者們是否也會有擔心內容重複一樣的困擾呢? 目前為圖文雙棲,圖片的創作其實很常早就在其他平台發過了,不論是社團、噗浪、IG、X等等,以至於有時後要搬回方格子更新的時候會有種:「我要一樣的話再說一次嗎?大家會不會覺得厭煩?」的疑慮。
近幾年投資環境中,大多數投資人都選擇投資ETF,最便ETF已經是具有分散風險的特性了,卻還是有人發現賺不到錢,甚至面臨虧損。 主要是大部分的人犯了這3點關鍵錯誤: 第1點:追高殺低,錯誤進出場 • 很多人看到ETF上漲才進場,下跌就急著賣出。 • ETF是長期投資,頻繁進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貴在和樂相處, 人與人之間病在獨行獨斷。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喜》
Thumbnail
梵谷一生飽受精神疾病所折磨,當他鬱積的情緒累積到一定飽和點時,便會在畫作出現似漩渦波動般旋轉纏繞的線條,是潛意識裡企圖從緊張不安中獲得抒解,想突破困境的心理投射,他在瘋狂和理性中拔河,即使多次生命轉折影響畫風變化,他的畫自始至終保持構圖上的工整,雖簡化但不抽象,雖扭曲但符合邏輯。
Thumbnail
敗莠今除明萌露 山崩林毀世紀復 道德喪萬劫輪迴 小室哲齋心適如
Thumbnail
寧靜的夜,使我想起梵谷《星夜》的畫作。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心不安,需要寄託,初一時拜菩薩 求的是素果遙祭天上神靈明鏡高懸 心不安,需要庇佑,初二拜土地公 求的是三牲奉請地界神明保佑興隆 當薯條已經成為生活美食的一份子 該求新求變的附加價值的中心思想 當地瓜跟馬鈴薯搞不好以後能混
Thumbnail
什麼是藝術?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Thumbnail
我這次臨摹是用色鉛筆,因為最方便~嘿嘿嘿,然後顏色會跟原版的很不一樣,雖然是臨摹,但是我就是想這樣畫(X),哈哈哈
Thumbnail
畫完後發現 外圈雜 很雜很雜 如同我看到的世界。 但是中間是空的。 人如畫。😗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貴在和樂相處, 人與人之間病在獨行獨斷。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喜》
Thumbnail
梵谷一生飽受精神疾病所折磨,當他鬱積的情緒累積到一定飽和點時,便會在畫作出現似漩渦波動般旋轉纏繞的線條,是潛意識裡企圖從緊張不安中獲得抒解,想突破困境的心理投射,他在瘋狂和理性中拔河,即使多次生命轉折影響畫風變化,他的畫自始至終保持構圖上的工整,雖簡化但不抽象,雖扭曲但符合邏輯。
Thumbnail
敗莠今除明萌露 山崩林毀世紀復 道德喪萬劫輪迴 小室哲齋心適如
Thumbnail
寧靜的夜,使我想起梵谷《星夜》的畫作。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心不安,需要寄託,初一時拜菩薩 求的是素果遙祭天上神靈明鏡高懸 心不安,需要庇佑,初二拜土地公 求的是三牲奉請地界神明保佑興隆 當薯條已經成為生活美食的一份子 該求新求變的附加價值的中心思想 當地瓜跟馬鈴薯搞不好以後能混
Thumbnail
什麼是藝術?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Thumbnail
我這次臨摹是用色鉛筆,因為最方便~嘿嘿嘿,然後顏色會跟原版的很不一樣,雖然是臨摹,但是我就是想這樣畫(X),哈哈哈
Thumbnail
畫完後發現 外圈雜 很雜很雜 如同我看到的世界。 但是中間是空的。 人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