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夜》:那些年的想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將夜》/來源:官網

《將夜》/來源:官網

楊洋《凡人修仙傳》已經完結,而陳飛宇的新作《獻魚》也接著播出。這不禁讓我回想起幾年前他主演的《將夜》。兩部作品同樣以修仙為題材,但風格卻完全不同。

我並不是想拿它們比較。男主的個性、處世方式,以及故事走向,都截然不同。《將夜》當年拍攝時,據說90%以上均採用實景拍攝,有人甚至稱它是「最有誠意」的古裝劇之一。而《凡人修仙傳》雖然大量依賴特效,卻也同樣令人讚嘆。兩者各有特色。

提到《將夜》,我還想起音樂。很多人和我一樣,喜歡《凡人修仙傳》裡的插曲〈蜉蝣志〉,詞曲與演唱都來自石岩。而我非常喜愛的〈永夜〉同樣是石岩的作品,作為《將夜》的推廣曲,我偏好譚維維演唱的版本。這兩首歌像是兩部劇的靈魂,能把情感拉到另一個層次。

《將夜》在2018年播出,而我直到2020年才補看。那時我隨手寫下幾則「觀下」心得,記錄一些台詞和片段帶來的觸動,並不是對整部劇的宏大詮釋。如今整理出來,也算留下一點念想。


  • 愛錢不是病,沒錢才要人命。
    錢少真的會煩死,生活壓力瞬間上來。每次看到這句,我就想,如果自己有點錢,生活會不會輕鬆很多?但也希望別被錢牽著鼻子走。
  • 寧缺總是保護弱者,哪怕被人看不起,也拼命變強大。我也想像他那樣,但說實話,我還沒開始努力,也沒變強大。有時候光想想就累,但看到他,我又有點動力。
  • 寧缺進書院不是為了功名利祿,只想修行。那些天才四、五歲就進去書院了,他卻連書院的大門在哪都不知道。我呢?我還在找門,感覺有點迷茫,也在想自己想要追求的究竟是什麼。
  • 修道黃金貴,安樂最值錢。
    如果修行能換來安樂,我也願意多花點力氣。也許生活不只是忍受,而是找到讓自己心安的方法。
  • 書是最大的財富,專研如癡如狂。
    寧缺這種投入,真讓人羨慕。我想,如果我也能有這種專注力,也許會更有方向感。
  • 待事以直是為君子。只要待人以誠,不用人人討好。
    自己還有很多地方可以改進,不必為了迎合而消耗太多精力。時間寶貴。
  • 真羨慕寧缺,有一個傾囊相授的老師,一群熱心指導他的師兄、師姐。如果可以不顧其他,專心在於修行,我必然像寧缺一樣全力以赴,全心投入。對於那些仙術,我真的很感興趣。
  • 寧缺被世上的兩位大師收為徒弟。真如他師父說的:「真是何德何能。」我沒有他那天賦和大福報,多靠努力和別人的幫助。但看到他被認可的過程,也讓我思考自己該如何爭取機會。
  • 書院裡的每個人都專精一技,而後修行,這叫做「置心一處,無事不辦」。而寧缺刻苦學箭、學符,再加上他自身擅長刀。常人可能一樣都學不好,他卻樣樣精通,無人能敵。我不禁想,人還是需要天賦和努力同時加持,單靠其中一個很難達到巔峰。
  • 字如其人。
    寧缺寫得一手好字,被師父看中成為神符師傳人。我呢?亂無章法,心思煩亂,做人做事也差不多。看到這一點,心裡有點羨慕,也有點自省。
  • 耐心才是最厲害的武器
    對這句話特別有感。每次想要快點完成,我要提醒自己,慢慢來才有真正收穫。
  • 敵人在眼前,但是要提防的卻是身邊的人。
    現實中人心複雜,警惕心有時必須比勇氣更重要。
  • 打不贏,怎麼辦?想辦法打贏。真打不贏,就留著小命回來,好好練習,一定能贏。
    這不只是劇情,也是生活哲學吧。
  • 寫在書上的,就是舊思想,所以書樓稱之「舊書樓」。新思想,都還在醞釀著。
    讀書後,不只是照搬,而是能自己思考、產生新的想法,慢慢醞釀出屬於自己的見解。
  • 寧缺真好,是最小的師兄弟。出門時大家都傾盡全力,把心意藏在小物裡,只為保他安全。
    看到這種關係,我很羨慕,也希望自己的人際可以這麼暖心。
  • 佩服口才好的人,不管是《延禧攻略》的魏瓔珞還是寧缺,都能反駁小人,讓對方啞口無言。背後有靠山,或自己夠強,才敢這樣做。
    我想,如果我也有勇氣和底氣,應對不公或無理就不那麼痛苦。
  • 寧缺真心喜歡莫山山,他希望桑桑也能接受山山。但桑桑是他的命,是那個從小陪他走過無數苦難的人。對桑桑,他最初的情感應該是親情吧?可他放棄了山山撰擇了桑桑,對於這段感情的轉折,親情變成愛情,我覺得難以理解。或許在小說裡它成立,但換作現實,我覺得矛盾。
    也許,有些選擇注定沒有標準答案,就像我們生活中那些難以取捨的時刻一樣。
  • 桑桑真可愛。她學會神術後,師父說她能把黑夜照亮。她卻一本正經地說:「把黑夜照亮,別人怎麼睡啊?」這一幕讓人忍俊不禁,但仔細想,作者這樣寫應該不只是幽默。
    桑桑,本是天地間的神,光明也是她,黑暗也是她。她像太陽,既給萬物溫暖,也帶來黑夜。光明和黑暗,其實本來就是一體的,接受當下,就是最自然的狀態。。
  • 隆慶破境時,得知寧缺先他一步破境。他急著要殺寧缺,結果反而毀了自己修行。
    人啊,忍耐真的很難。這也提醒我,很多時候急躁只會害自己。
  • 衛光明一生尋找冥王之子,想殺了他以防永夜降臨。老年收了桑桑為徒,欣喜他是傳人,臨終才知桑桑就是他追尋一輩子想要滅掉的永夜。人生際遇真的難以預料。
  • 喜歡,就是最大的動力。
    看到寧缺因喜歡而努力,我也想起自己曾被熱情推動過的時刻,那種力量很真實。
  • 以戰止戰,並非最好的方式。如果能控制自己,面對攻擊想要回擊的衝動,靜止、緘默,不戰不屈。
    直接用武力解決問題只能暫時止損,真正的力量在於克制衝動,保持冷靜與尊嚴。在生活中面對挑釁或爭執,如果能沉住氣,不急著反擊,反而能保護自己,也讓對方無從得逞。有時候,最有力的回應,就是什麼都不做,但依然站穩自己的立場。
  • 寧缺這個角色的設定是:殺人夠狠,無賴、無恥。但這些都只是為了在那個人吃人的世界裡,和桑桑好好活下去。他的行為,看似殘酷,實則有自己的理由。在這種極端環境下,人是否能保持善良與慈悲,真的會被一再考驗。
    看到這裡,我也在想,如果換作是自己,面對同樣的困境,能不能守住本心?又或者,為了活下去,我會不得不放下原本的善念?

寫在後面

整理這些心得才發現,《將夜》帶給我的不只是劇情和角色,而是那些思想、價值觀與選擇的觸動。寧缺的堅持、桑桑的光與暗、書院裡的專注與耐心,都像在提醒我:生活中也需要勇氣、耐心和智慧去面對挑戰。或許我們無法像劇中人物那般天賦異稟,但可以在日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努力方式,守住本心,持續成長,也用心對待身邊的人。回頭看這些心得,像是重新翻閱自己的人生小片段,收穫的不只是劇中故事,也有生活的啟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喃喃自語
3會員
44內容數
寫那些醒來不太能說出口的場景,寫生活中看似無關緊要的小事,有時是一句話撞進心裡,有時是一場戲的發想。
喃喃自語的其他內容
2025/08/17
也許是因為我們生命中早已經歷過離別,但仍沒學會怎麼好好告別。面對死亡,我們以為懂了,其實還有許多要思考與學習的地方。
Thumbnail
2025/08/17
也許是因為我們生命中早已經歷過離別,但仍沒學會怎麼好好告別。面對死亡,我們以為懂了,其實還有許多要思考與學習的地方。
Thumbnail
2025/08/03
在這個資訊爆炸、聲音紛亂的時代,一句流言就能摧毀一個人的人生。《煥羽》講的不只是青春與悲劇,而是如何在壓抑與誤解中,長出屬於自己的聲音。這不只是一部戲,更是一封寫給沉默者的信。
Thumbnail
2025/08/03
在這個資訊爆炸、聲音紛亂的時代,一句流言就能摧毀一個人的人生。《煥羽》講的不只是青春與悲劇,而是如何在壓抑與誤解中,長出屬於自己的聲音。這不只是一部戲,更是一封寫給沉默者的信。
Thumbnail
2025/07/27
有時候,我懷疑,我們是不是都活在一趟無止境的任務裡。 日復一日的拚命,不是為了理想,而只是為了「別出錯」,為了「撐下去」。 有時,只因主管一句話,整層樓就得為一件「不合理又沒有意義」的任務加班。 就像《長安的荔枝》裡的李善德......
Thumbnail
2025/07/27
有時候,我懷疑,我們是不是都活在一趟無止境的任務裡。 日復一日的拚命,不是為了理想,而只是為了「別出錯」,為了「撐下去」。 有時,只因主管一句話,整層樓就得為一件「不合理又沒有意義」的任務加班。 就像《長安的荔枝》裡的李善德......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