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稱:藍孔雀 Indian peafowl
別名:印度藍孔雀常見度:非常普遍
保育狀態:無危
首次發現地點:稻田
出沒生境:低海拔地區、中海拔地區、乾地等
首次發現日期:2023 12 23
叫聲:一個醉漢扮Michael Jackson的“aw!”的叫聲
體型:100-115 cm
特徵:
無人不認識了藍孔雀,幾乎在世界各地也可以看到牠們,連小學的教科書也會提到孔雀的尾巴是如何。衆所周知的藍孔雀,在世界各地被視為美麗的觀賞鳥。其實藍孔雀主要產於巴基斯坦、印度和斯里蘭卡。藍孔雀更加是印度的國鳥,也是伊朗兩種國鳥之一,在斯里蘭卡的印度教信衆心中,藍孔雀也有著神聖的地位。


然而,這美麗的鳥在斯里蘭卡被定爲有入侵性的有害生物,是因爲藍孔雀的數量過於龐大,甚至影響到周邊的生態及人類的耕地收成。

在完整的原生生境中,藍孔雀種群會受到捕食者控制數量,豹子、亞洲胡狼、亞洲鷹雕、獴和蟒蛇都是牠們的天敵,巨蜥等其他爬行動物也會取食鳥蛋。只是這些天敵因爲也在威脅人類,人類自然會采取壓制的方法對付孔雀的天敵,在這些人類壓制天敵的地區,聰明的藍孔雀選擇與人類爲鄰,賦予了藍孔雀強大適應能力和繁殖力,導致種群快速增長。另外,人為的干擾使乾旱區域擴大,生境有利孔雀繁殖,這樣也促進了藍孔雀種群的擴散。




那麽爲何人類不采取措施去應付藍孔雀呢?很大原因是因爲孔雀在印度教是神明的坐騎,有宗教神明的加持下,人們並不能謀然下手,法律保護下,孔雀就是一個霸氣的貴族,在斯里蘭卡四處游走。

孔雀在印度教有神聖地位
過去十年,美麗的藍孔雀已經被政府定位農業害鳥,因爲牠們破壞水稻及農作果物,牠們美麗至極,對當地農民確實美麗而有罪。
在斯里蘭卡,我也有許多此看到不同的藍孔雀,以前我從老師學到孔雀的英文是Peacock,對於牠們叫Peafowl覺得很好奇,後來鳥導解釋Peacock是雄性孔雀的名稱,雌性孔雀石Peahen,幼鳥叫Peachicks,而Peafowl就是包括了男女老幼的孔雀。
這一次的路上見到的多數是雄性孔雀(Peacock),不在籠中的孔雀幾乎有恃無恐地在野外展示自己的美態,牠們不太怕人,有一隻孔雀在我面前開屏,並且後來還轉了身,難得看到孔雀的背面,前前後後地展示自己的魅力。後來在林中的開陽地區也能見到不少的孔雀,每一隻各有美態,讓人覺得只需要任意按下快門,也有拍到如專業攝影師拍到的照片的滿足感。




藍孔雀的美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不過對於當地農民,應該別有感受吧。
關於畫藍孔雀:
為了清清斯里蘭卡的看鳥清單,終於決定畫藍孔雀,至於爲何遲遲也不動筆,因為孔雀在畫畫是頗有難度的鳥。因為不想頹畫孔雀,一直留到有閒情來畫畫牠。
今次應該是第四次畫孔雀了,畫的時候想畫得細緻一點,今次連同孔雀扇上的眼也嘗試畫出來,過程中用了一些時間等待,在水彩中,等待也是需要學習,等待水乾重頭開始,等待水乾而可有空間檢視,仿佛提醒我有時在生命中,只能做到的只有等待的日子也有不少,在處於困難時,忍耐守侯,也是一個生命課題。





用了兩小時多畫孔雀,但畫畫時並不太在意時間流逝,很享受今次的畫畫過程。
完成後覺得很感動,特別是回看以前畫的孔雀,真的看到自己的進步,並且更願意花心機畫。

2022年

2020年
每一次重看自己以前的畫,都在重新提醒我:畫畫其實不是有技巧的天份,天份這回事是喜愛那件事的天份,只要找到自己喜愛的熱情,就會有心機練習,去鑽研,去堅持。
我很相信,每一個人,對,是每一個人,都有畫畫的能力,因為藝術是屬於每一個人。

畫紙:Baohong watercolor paper
水彩:Winsor & Newton+Daniel Smith+White 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