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30秒簡單懂】
- 市場現況:全台平均買賣屋齡 30.89 年創新高;屋齡 40 年以上交易佔比 31.1%,幾乎每 3 筆就 1 筆是老屋。
- 交易熱絡原因:
- 價格優勢:老屋房價普遍較低、議價彈性大。
- 地段價值:多位於市中心,交通便利、機能完善。
- 政策推動:危老與都更帶來重建後價值提升,吸引投資客。
- 六都交易佔比:台北最高 55.7%,其次新北 30.8%、台南 30.3%、台中 28.6%、高雄 23.2%、桃園最低 19.8%。
- 購屋注意事項:
- 居住安全:老屋常見管線老化、耐震不足,建議專業檢測。
- 貸款限制:鑑價打折、成數與年限偏低,需備更多現金。
- 改建風險:危老/都更不一定順利,進場前需評估實際進度。
對此,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老屋價格親民,坪數實在,且未來具備危老都更的發展潛力,確實值得購屋民眾關注,不過,由於老屋屋齡較高,購買過程中仍有一些眉角需要留意。
莊思敏指出,最近幾年老屋交易愈來愈熱絡,推估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就是價格問題,與預售屋、新成屋相比,老屋房價普遍較低,更容易入手,而且新建案因建商有成本考量,讓價空間比較有限,相對之下,老屋的屋主在議價上通常更具彈性,對買方更有吸引力。其次,地段價值也是老屋的一大亮點,大多數都市區的老屋都坐落在地段精華的市中心,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完善,反觀新推案則多位處蛋白區甚至蛋殼區,周邊配套仍處於發展階段,對自住型的買方而言,這些精華區的老屋往往更能滿足他們的實際生活需求。再者,最近幾年在政府積極推動都更與危老改建政策下,不少老舊建物經重建後都迎來身價翻漲,這也吸引了許多投資型買方進場,進而帶動老屋交易的升溫。

進一步觀察六都屋齡40年以上中古屋的交易佔比,以台北市最多、高達55.7%,其後分別是新北市30.8%、台南市30.3%、台中市28.6%、高雄市23.2%以及桃園市19.8%。對此,莊思敏表示,台北市土地開發已趨於飽和,區內可供大面積開發的素地資源相當有限,市場供給以中古屋為主,再加上新建案開價動輒上百萬,而中古屋仍普遍落在7~8字頭上下,在比價效應下,選擇中古屋的購屋民眾自然更多。至於,屋齡40年以上中古屋交易佔比最低的桃園市,主要是因為與雙北精華區相比,桃園購屋門檻相對較低,且區內又有較多的新興重劃區,新建案供給充足,購屋民眾的選擇性多,因此拉低了中古屋的交易佔比。
不過,莊思敏也提醒,雖然這些屋齡較高的中古屋CP值很不錯,但購買時仍有許多細節需要注意。第一,居住安全不容忽視,屋齡較高的老屋常見管線老化、漏水、耐震力不足等問題,建議購屋民眾入手前最好要請專業檢測單位進行全面檢查。第二,銀行在評估老屋時,通常會因為屋況而將鑑價打折,且貸款成數可能不高,貸款年限也會比較短,若再加上後續的裝修費用,購屋往往需要準備較多的現金。第三,雖然近年政府積極推動危老與都更政策,但並非所有老屋都能順利改建,過程中也可能因住戶意見分歧而延宕,因此,購屋民眾如果將老屋視為投資標的,建議可以多向在地房仲諮詢,掌握實際的都更進度。

資料來源:https://house.chinatimes.com/20250826003139-264401
不動產債權投資🧐 : https://www.dailygold.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