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會不會回來?」櫃台阿姨好奇的問我。
通常來說在新竹新復珍戲院買一張電影票就可以看兩場電影,有時候可以看三場。 如果你樂意,要從早上一路馬拉松式地看到晚上打烊都是沒有問題的。
阿姨之所以問我,是因為我只看了一部電影就離開。 如果臨時離開需要向櫃台告知。
我對阿姨笑了笑,阿姨也對我笑了笑,看起來像我這樣的客人近期不少,幾乎都是得知戲院即將歇業前來道別的。
我心中藏著許多言語,始終無法訴諸於口 : 「這十幾年來我都沒離開過哪。」

如果談論一線電影院,對於新竹人來說,那可能是真的是很無聊的答案。巨城、遠百...... 基本上都在購物中心裡頭,也就是新竹人假日只會去避暑、避冬、約會以及遛小孩的地方。 但如果談論二輪戲院,那情況可能會有些特別。
我喜歡去二輪戲院,因為價格實惠,又可以補齊一些下了檔期但口碑不錯的電影。 雖然二輪戲院多數環境整潔不如連鎖影業,就連觀眾素質也不是太好,時常會遇見一些小孩放聲尖叫亂踢椅子,還有笑點低又詭異的阿伯。
但我想大多數人都可以接受的。 好久好久以前,我還是稚嫩國小一二年級的孩子,每當學期開始不久都會拿到學校發的一張以鮮黃色為底,標楷體為輔,散發濃濃中華美學的電影廣告單。
這張廣告單來自於竹北市陸橋底下的一間名叫「金寶」的戲院,也是新竹縣唯一的戲院。

憑著那張廣告單好像可以50元學生票看好幾部電影。 有時候上課無聊會和同學拿出廣告單討論哪些電影值得一看,殊不知我們這群毛孩根本連上面的字是什麼都不是很理解,只記得每年都有柯南的電影出現在廣告單上。
回到家經常向爸媽提議去去金寶戲院,可是我們從來都沒有去過。 爸媽總是說那地方真不好停車,看完電影也沒什麼有趣的地方能夠繼續玩樂。
2013年1月25日晚上9點,金寶戲院放映最後一場電影《球愛天空》後熄燈,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我們國小生再沒有拿到廣告單的原因。 - 我人生中看的第一場電影是2007年的《變形金剛》當時我還只有幼稚園大班,只記得當年玩具反斗城暢銷柯博文和大黃蜂的機器玩具,我也抱著一隻柯博文去收銀檯結帳,沒想到被我爸痛扁一頓。
「你知道這有多貴嗎?」我爸指責我。 「你知不知道這價錢可以吃幾碗粄條 ?」 我家是很道地的客家人家庭,就連衡量價錢的方式都是用客家粄條來計算。
(一碗粄條我小時候35~40元)
雖然當時沒能買到柯博文,但我爸還算是有道義地帶我到電影院一探究竟。 從那次觀影體驗後,在那個巨城尚未開幕的純樸日子裡,每當假日經常一家人到戲院看電影消磨時間,這是我最愛的周末活動。
而且看電影前必須得到城隍廟口附近採購一些食物進戲院,所以影廳裡總是充斥著各式各樣的食物味道。有趣的是那些食物基本上大同小異,因為幾乎所有觀眾都是在同一個攤販買的。

漸漸長大了,開始會讀一些字,我才知道原來這間戲院叫做「新復珍戲院」。 新復珍一樓是一間靠著賣餅屹立百年的企業,像是以肉粽之香為元素的「竹塹餅」,還有大大小小的麵包和蛋黃酥等。位在新竹市鬧區,城隍廟口斜對面,四樓才是影廳。
我都在新復珍看電影,從我還沒上學到大學畢業。 這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就算在威秀看完新片後,還是回找時間到餅舖一趟。
雖然那是間賣餅的店,但對新竹人而言,更像是一間蘊藏溫暖時光的放映屋。
------------------------------------------------------------------------------------
今年年過不久,新復珍戲院發出公告,因不敵串流媒體平台普及,加上疫情後的衝擊,經營面臨重重挑戰,將於2月結束營業。新竹最後一家二輪電影院將走入歷史。 其實我早已預感到這一天的到來,畢竟在這個時代,二輪戲院的生存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只是這一刻的到來,卻比我想像中更突然,彷彿一場電影為了結局匆匆訣別。 我曾和朋友偶然間聊到我常去新復珍看電影,他們則詫異又戲謔地表示 : 「居然還沒倒 ?」 是吧。也許未來的孩子,再也無法體會二輪戲院的那種自由入座的隨性,一張票連看三部電影的滿足。
這一切都將成為時代人們的回憶,靜靜藏匿於他們心底深處。 哪怕幾十年後物換星移,只須等待那段歷史被輕輕喚起,也能滔滔不絕回溯那斑駁的膠捲,以及隨著尾聲緩緩蔓延影廳的昏黃光。

(影迷貼在牆上的告白,可惜我手抖拍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