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與心:身體是靈魂唯一的居所》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那天傍晚,我抬起雙手時,心頭一驚——手指乾燥脫皮,掌心粗糙,甚至隱隱透著紅腫。這還是那雙我曾引以為傲、纖細靈活的手嗎?

那雙手忽然讓我想起另一雙手——母親的。

多年前的一個午後,我站在餐廳廚房外,悄悄望著她的背影。她埋首於氤氳的水汽裡,雙手不停歇地在泡沫中洗刷著堆積如山的碗盤。水花四濺間,我看見她的手被浸泡得發白起皺,指節因常年勞累而微微變形。

眼淚在那一刻,悄無聲息地滑落。

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手,這個我們每時每刻都在使用的工具,是何等重要?我們用它吃飯、寫字、工作,用它擁抱所愛之人,用它感受世界的溫度與質地。然而我們卻渾然不覺,往往要等到它受傷脫皮,生出繭子,才恍然驚覺它的存在。

身體何嘗不是如此?它默默陪伴我們一輩子,不言不語,卻承載著我們所有的歡喜與悲傷。它是我們最親密的戰友,卻也是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情緒在身體裡留下的刻痕

這些年,我逐漸明白一個道理:我們的情感從不只是腦中之物。

當情緒鬱結時,我的胃最先知道,它會隱隱作痛,提醒我正承受著壓力;當憂愁纏綿時,我的頭痛沉重如石,思緒變得遲緩;當恐懼來襲時,我的手腳會瞬間冰冷顫抖,無法控制。

原來,每一種情緒都在我們的身體裡流轉,在每一個細胞裡留下刻痕。我們的情緒與身體,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整體。

傾聽身體的細語

然而,我們何曾好好看顧過這個忠實的伙伴?

我們暴飲暴食,將情緒發洩在食物上;我們熬夜苦熬,將身體逼至極限;我們忽略所有的警訊,直到它發出哀鳴,才慌忙補救。這不正和我們對待他人一樣——總要等到失去,方知可貴。

情緒與身體原是交相影響的。當內心平靜時,呼吸自然深長安穩;當身體舒泰時,心情也隨之輕快明朗。兩者如琴瑟和鳴,共同譜寫著我們生命的樂曲。

與身體溫柔相處的練習

如今,我開始學習與自己的身體溫柔相處:

  • 在勞碌中,不忘讓雙手休息,塗上護手霜,感謝它們一天的辛勤工作;
  • 在悲傷時,不羞於流淚,讓情緒自然流動,而不是壓抑在心;
  • 在快樂時,開懷大笑,讓喜悦震動全身,感染每一個細胞。

每天睡前,我會花幾分鐘時間,與自己的身體對坐相望,彷彿對待一位老友。從頭到腳,感謝每一個部位一天的付出。

結語:靈魂的居所

親愛的讀者,或許你也可以找個時間,靜下心來感受自己的身體。它陪你走過這麼長的路,經歷無數風雨晴晦,值得你溫柔相待。

畢竟,這個身體是靈魂唯一的居所,我們得在此度過一生。讓我們學會傾聽它的低語,尊重它的節奏,感謝它的陪伴。

因為愛護身體,就是愛護我們自己;而善待自己,才能更好地愛這個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墨源的沙龍 ✨
2會員
77內容數
🍃 靈魂的溫度 · 情緒的花園 這裡是一個陪你理解情緒、探索靈魂、實踐顯化的小角落。 固定更新: 週一 · 情緒陪伴:溫柔面對焦慮、眼淚與比較。 週三 · 顯化練習:簡單好做的能量工具,幫你靠近理想生活。 週五 · GPT 小幫手:讓日常更輕盈。 願這裡成為你心裡的一盞小燈,帶來片刻平靜與啟發。
墨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5/09/15
思緒有時像燕子般忽遠忽近,帶著我們飛向未知的方向。 這篇散思錄收集了那些轉瞬即逝的心念,記錄情緒與記憶交織的片刻。當我們學會不去抓緊,而是輕輕放手,就能在流動中看見自由與清明。
Thumbnail
2025/09/15
思緒有時像燕子般忽遠忽近,帶著我們飛向未知的方向。 這篇散思錄收集了那些轉瞬即逝的心念,記錄情緒與記憶交織的片刻。當我們學會不去抓緊,而是輕輕放手,就能在流動中看見自由與清明。
Thumbnail
2025/09/13
情緒就像一座農場,喜悅是花朵,悲傷是雨水,而焦慮與自責往往像雜草般迅速滋長。 除雜草不是壓抑或否認,而是辨認哪些情緒是真正的訊息,哪些只是反覆的雜音。 當我們願意溫柔地整理,為心田騰出空間,真正重要的感受才能茁壯,內心也能恢復平靜與力量。
Thumbnail
2025/09/13
情緒就像一座農場,喜悅是花朵,悲傷是雨水,而焦慮與自責往往像雜草般迅速滋長。 除雜草不是壓抑或否認,而是辨認哪些情緒是真正的訊息,哪些只是反覆的雜音。 當我們願意溫柔地整理,為心田騰出空間,真正重要的感受才能茁壯,內心也能恢復平靜與力量。
Thumbnail
2025/09/12
開頭:共鳴 + 問題意識 「我每天視覺化、寫願望清單,為什麼顯化還是沒有發生?」 這或許也正是你心底的疑惑? 你可能很認真地跟著書本或影片練習:寫下願望、努力感受結果已經發生的樣子、每天默念正向肯定句…… 但結果,卻依然停留在「紙上談兵」。 很多人以為顯化失敗,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或「不夠
Thumbnail
2025/09/12
開頭:共鳴 + 問題意識 「我每天視覺化、寫願望清單,為什麼顯化還是沒有發生?」 這或許也正是你心底的疑惑? 你可能很認真地跟著書本或影片練習:寫下願望、努力感受結果已經發生的樣子、每天默念正向肯定句…… 但結果,卻依然停留在「紙上談兵」。 很多人以為顯化失敗,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或「不夠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