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投資新手來說,常常不清楚自己的需求。面對各種投資標的選擇,到底要投入股票、債券、房地產、現金和保險等,往往既無知也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優先選擇哪一項,結果經常一頭栽進風險最高的股票中,但又想保本還希望獲得高利息收入同時避開高稅率,這些都是天真而矛盾的。
此外,新手通常不清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也不了解目前的收入、投資與繳稅相關連情況。更重要的是,他們不知道當買了股票遇到股市劇烈下跌時,自己的感受會如何。這是否會嚴重影響他們晚上的睡眠和白天的食慾?
這些問題不斷考驗著準備進入投資的新手,也同樣是對眾多已經進入股市但仍懵懵懂懂投資者的煩惱。因此,在投資人開始理財之前,應該建立一些基本認知和投資的底層架構,以便更好地應對未來投資路上的挑戰。
儲蓄:退休生活的關鍵且要及早開始行動
投資的目的是甚麼? 許多人認為退修規劃最終目的是為了讓自己有舒適的退休生活。接著,許多投資者以為,若要在未來有舒適的退休生活,做主要是要選擇一支絕佳的飆股一路往上然後期待豐厚的收益。然而,現實是殘酷的。真正能讓投資者邁向舒適退休生活的唯一可靠方法,是持續且緩慢的儲蓄。但許多數人往往無法做到這一基本原則。有些人收入高但為維持體面生活使得支出也隨之高漲,造成每月能真正能存下來的錢所剩無幾。
其實,推動資產成長最重要的因素是儲蓄,即收入減去支出後剩下來的錢。這需要紀律並持之以恆地長期進行。不論所投資的獲利是5%、10%甚至15%,最重要的是定期儲蓄計劃,而且要越早開始越好。
許多家庭沒有此觀念也沒有感受到即刻需要的迫切性,因而最終能存下來的錢非常少(很有限),也讓他們將來享有舒適退休生活變得似乎遙不可及。因此,立即開始儲蓄非常重要。每拖延一年,就離達成退休的目標就更遠、更困難了。我們應該要相信時間,而不是選擇股票買賣的時機。「積少成多、積沙成塔,但必須要行動才有效」。一旦行動且要早及時開始。一旦有長時間下固定定期定額的儲蓄投資,就能穩紮穩打,利用時間和複利創造豐富的成果。
愛因斯坦曾形容「複利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數學發現」,甚至稱「複利為世界第八大奇蹟」。複利的運作不僅是是讓本金賺取利息,還要將所收的利息累積起來再投資形成正面加速的循環。有關複利的威力,《長線獲利之道》[1]的作者指出從1802年到2021年多種金融資產的報酬。如果投資人在1802年投資一美元在股票上,到2021年會增長到5400萬美元,顯示出複利的驚人威力。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投資是通過時間的複利逐漸累積的。如果有人告訴你可以快速致富,那就是意圖引起你的貪婪和準備詐騙,最終可能讓你迅速變成窮光蛋。想要致富,必須穩紮穩打,但同時要立刻行動。
中年儲蓄與退休規劃
許多人到了中年才發現沒有積蓄,這時候想要規劃舒適的退休生活會變得更加困難。然而,開始退休計劃永不嫌晚。為了彌補自己疏忽所失去的時間,補救的方法是現在開始實施簡約生活並立即嚴格執行定期的(高)儲蓄計劃。此外,有可能準備需要將自己原定退休的時間年限延後幾年,讓更多時間來幫助自己。這樣自己可以有更多時間進行定期儲蓄、搭配生活也要節制、簡約且盡量不要動用原來已存入的本金。
為什麼規劃退休越來越重要呢? 隨著現今科技發達和醫療技術的進步,人們的平均壽命跟著延長。在當今AI技術的幫助下,婴兒潮世代中會有不少人可能會活到超過一百歲也不為過。但這也帶來一個問題:如果人還在世但退休金已經花完,那時情況將會非常糟糕。因此,我們要讓時間幫助自己、提早開始定期儲蓄、生活要節制而且盡量不要動用本金。
風險管理與現金儲備
現金的重要
我們不應忽視風險的重要性。墨菲定律(Murphy's Law)指出,「一件事可能出錯的地方就一定會出錯」[2]。壞事也會發生在好人身上。生活中總是充滿了未知的風險,每個人都會遇到預期之外的意外事件,這時往往造成財務需求。
我們都有「屋漏偏逢連夜雨」,通常「壞事不會單獨發生」的經驗。譬如:在發生一車禍後結果竟跟著忽然失業或在疫情期間又失去工作。因此,不論是個人還是家庭,都需要現金儲備和適當的保險來應對生活中的突發災害。
有些投資專家認為現金如垃圾,認為不應放著不用否則會錯失投資的機會。然而,每個人都應該保留一些現金,以支付意外事件所需,如意外造成的醫療帳單或失業期間的生活開支。如果你的工作提供醫療和失能保險的保障,也許三個月的儲備金足夠。要是你現在年輕且工作很搶手,也可以稍微減少現金儲備的數目。不過隨著年紀越大,你的儲備金應該準備的越多。
現金管理
我們雖然需要隨時保留一些現金應急,但同時也希望讓這些留著的現金有收益且能夠跟上通膨。為了讓現金收益跟上通膨,我們可以採取不同的處置方式。此時,我們可對所保存的一些現金是相當於能夠迅速變現的資產以應對不時之需。
首先,可以考慮銀行定存,針對未來已知的支出預備現金,並根據已知的現款需求日期來設定要定存的到期日。例如,若知道一年或兩年後需要支付(子女)學費、房屋稅金、頭期款或出國費用等,可以把需求日期設定相對應到的定存到期日。一些臨時緊急事故和醫療支出也是需要現金。
另外,維持實質購買力也可以將手邊現金投資於短期債券。譬如:目前國內發行的美國短期國債ETF,包括一年以內或一到三年的短期債券(是元大、國泰、中信、富邦或群益等都有發行)[3]。這些債券每三個月可以拿到利息,同時還能隨時在股票市場上賣出變現。這樣的投資方式能夠讓所獲得的利息跟上通膨,維持實質購買力與如同保留現金在手上。
保險的重要性
我們每次生活中無論是開車還是穿越繁忙的馬路,其實都在冒著生命危險。每年的颱風或可能的火災都有可能摧毀我們的家園和財產,甚至無法預知忽然降臨的一場全球流行病(譬如:像是新冠疫情)的爆發等,對我們的衝擊都需要我們預先防患於未然。因此,每個人都需要保險。尤其是有家庭的人;若沒有購買保險,那就太輕率了。
基本上,房屋保險和汽車/機車保險是必需的,接下來健康和失能(長照)保險也是不可或缺的。這當然還包括有人壽保險。購買人壽保險可以避免萬一家庭中的經濟支柱不幸過世時,全家生活不至於立刻陷入困境。所以,如果你現在是有家庭並且需要撫養小孩,那麼你確實需要有購買足夠的人壽保險。
另外,買保險還有一個附帶的好處。就是對於無法規律儲蓄的人而言,定期支付保險的帳單等同強迫實施必要規律的儲蓄。所以投資人在做投資理財前應先有購買相關的保險。購買保險時要記得貨比三家並選擇被保險機構評級為A以上的保險公司,避免將人生賭在評等差或資本不足的保險公司上。
退休規劃與財務保障
開始規劃退休生活的第一步是立即行動並提高儲蓄率。年輕人應及早開始儲蓄,中年人若才開始則需力行簡約生活並提高儲蓄。不論年齡,現在就該行動,開始儲蓄和投資。
同時,我們需具備風險意識,讓手頭上隨時保留現金以應對突發事件。這些現金可以存定期存款或購買短期(美國)債券,既有現金流又能獲得基本利息並維持幣值的實質購買力。
此外,保險也至關重要。意外總在預料之外發生。因此保險能提供我們在最需要時的保障。但購買保險時,不要輕信保險從業人員的話,他們可能為了高佣金誇大其並販賣許多你不需要的商品。選保險公司並應選擇評級A級以上的保險公司,以確保你未來人生的保障。這些是我們在正式投資前應有的一些基本認知 (待後續)。
[1] 《長線獲利之道:散戶投資正典》 Stocks for the Long Run。 https://chunkai.blog/2020/05/24/stocks-for-the-long-run/
[2] 莫非定律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91%A9%E8%8F%B2%E5%AE%9A%E7%90%86
[3] 美國短債https://fundhot.com/fund/md/%E7%9F%AD%E6%9C%9F%E5%82%B5%E5%88%B8/ETF100ShortDurationB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