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翻譯書讀者的大實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翻譯是一門博大精深但備受輕視的語言專業。

近二十多年來,台灣出版業大量仰賴翻譯書,但在出版社負責篩選譯者和處理譯稿的編輯人員普遍並非精通雙語懂翻譯的人才,無怪乎書市上充斥著令人難以下嚥、包裝得有模有樣但內文禁不起細讀的粗劣譯本。事實上,出版從業人員普遍英文程度不足的問題,不只反映在翻譯書,甚至也反映在中文書。

之前讀《卸殼》這本以中文創作的散文集,讀到作者江佩津自行將英文 "Love people and use things, because the opposite never works." 誤譯為「愛人,以及使用東西,並非全數地捨棄或完全購物,而是好好使用生活中的每一個物件」,並且根據自己對這句話的錯解洋洋灑灑發揮了一通。

作者錯解英文且譯筆拙劣,編輯不懂劣誤譯的分辨與修正,作者和編輯都不知道應該要去諮詢英中翻譯的專業人才。如此譯文,如此出版業,令人倒盡閱讀的胃口。

身為消費者,我也因此學會不要輕易拿出錢來買書,想看就去圖書館借,因為你不知道你拿出錢來支持的是什麼亂整一通的作業流程和出版業界對翻譯專業的輕忽與踐踏,因為你很有可能買到的是一次惡劣到看不下去的閱讀經驗。

我一直對「每個人都是怎麼度過一天的」很好奇、很感興趣,最近才得知有一本書叫做《創作者的日常生活》(Daily Rituals: How Artists Work),查了一下發現圖書館有得借,就興沖沖地借來看了。

即使知道這是一本翻譯書、已有降低期待的心理準備,但在圖書館坐下來展讀之後,接二連三明顯可辨的翻譯問題、修稿問題和校對問題還是看得我渾身難受。於是我「改變策略」,叫自己看重點、理出每一位創作者的日常作息時間表就好,但文字本身的問題畢竟還是太過干擾。忍耐著看到〈伏爾泰〉這篇不知所云的「我愛斗室」之後,還是決定拋下書本回家去了。

該慶幸自己反正沒花錢買書,還是該頭痛台灣出版業真是無藥可救呢?

回家的路上經過一座蓮花池,夏日裡的花兒開得飽滿,蹲下來一看,發現池裡還有小魚悠游。蹲在那裡東看西看、東拍西拍,就讓這一池的花兒和魚兒洗刷掉這次惡劣的閱讀經驗吧!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間獨旅
0會員
20內容數
不愛跟團,不愛結伴,到哪都是單人自助行。
人間獨旅的其他內容
2025/09/07
楊双子的《台灣漫遊錄》經金翎翻譯成英文,得了美國國家圖書獎,我因此好奇找來看。沒想到本書主軸正中吃貨下懷,寫作手法也十分有趣——整部小說以翻譯書的形式呈現,就連譯註也化為小說本身的一部分。
2025/09/07
楊双子的《台灣漫遊錄》經金翎翻譯成英文,得了美國國家圖書獎,我因此好奇找來看。沒想到本書主軸正中吃貨下懷,寫作手法也十分有趣——整部小說以翻譯書的形式呈現,就連譯註也化為小說本身的一部分。
2025/07/09
「兒子不知想讓美奈看什麼東西,對遠處的美奈揮手,脫口叫了聲『媽媽』……向來不流淚的兒子瞬間崩潰大哭。」 這說的是辻仁成的兒子將姑姑美奈錯喊成媽媽,反應過來之後在超市大哭的情景。 辻仁成是中山美穗的前夫,「兒子」就是中山美穗和辻仁成的兒子。因為中山美穗的兒子放棄繼承遺產的新聞,我才注意到台灣出過辻
2025/07/09
「兒子不知想讓美奈看什麼東西,對遠處的美奈揮手,脫口叫了聲『媽媽』……向來不流淚的兒子瞬間崩潰大哭。」 這說的是辻仁成的兒子將姑姑美奈錯喊成媽媽,反應過來之後在超市大哭的情景。 辻仁成是中山美穗的前夫,「兒子」就是中山美穗和辻仁成的兒子。因為中山美穗的兒子放棄繼承遺產的新聞,我才注意到台灣出過辻
2025/06/21
作家張曼娟近日的新疆遊記引發爭議,楊斯棓醫師因此「借題發揮」,寫了一篇臉文談「同心圓心法」。
2025/06/21
作家張曼娟近日的新疆遊記引發爭議,楊斯棓醫師因此「借題發揮」,寫了一篇臉文談「同心圓心法」。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