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高但不追高,資金偏謹慎的樂觀 - 四大指數續創收盤新高:道瓊+0.43%至45,711、S&P 500+0.27%至6,512.61、那斯達克+0.37%至21,879.49;費半+0.18%至5,819.82。小型股相對疲弱,羅素2000收跌約0.52%。 - 盤面情緒偏「謹慎的樂觀」:指數走高但追價不強,資金集中大型權值與確定性題材。量能未見明顯放大,顯示市場在重要數據前仍保留彈性。 降息想像升溫,數據與事件雙軌驅動 - 勞動數據下修:勞工統計局(BLS)將2024/4至2025/3期間的就業數據下修91.1萬人,幅度大於預期。這一方面引發對經濟動能的擔心,但另一方面強化下週FOMC降息的期待。 - 關鍵通膨將登場:週三PPI、週四CPI將定調降息幅度想像。市場基線是「先降再看」,但若通膨韌性超預期,對估值的壓力會回來。 - 企業事件:蘋果秋季發表會帶動供應鏈重定價;甲骨文盤後走強,AI雲與大型訂單待轉支撐中長線敘事。油價因中東緊張上行,金價續創高,反映部分避險需求。 強弱分野:保險大漲、蘋果走弱、能源抗震、材料(鋰)重挫 - 強勢:醫療保險領軍(UNH+8.6%、CNC+7.7%),AI與雲端相關有撐(GOOGL+2.47%、META+1.78%、NVDA+1.46%、美超微+7.19%)。 - 弱勢:蘋果-1.48%(新機漲價與AI敘事偏保守)、材料中鋰鏈大跌(雅寶-11.53%)。媒體股受治理變動拖累(Fox走弱)。 - 能源上行(油價受地緣升溫),半導體整體小漲但分化(蘋果自研網通晶片消息壓抑部分供應鏈)。 新聞與重點事件 - 美國就業數據大幅下修,三大指數仍創高 BLS預估2024/4至2025/3新增就業較先前少了91.1萬人。雖引發成長降溫疑慮,但市場解讀為降息勝率提升,三大指數收創高。部分機構對下修幅度仍持保留(樣本與移民口徑問題),最終版本將於2026年2月定案。 - 聯合健康預告MA評等改善,健保股大漲 UNH在文件中預估78% Medicare Advantage會員將落在4星以上計畫,有利於獲得品質加成與會員動能,收漲8.6%並帶動同業走強。此舉提升獲利可見度與現金流品質。 - Humana面臨評分標準趨嚴傳聞,股價重挫 與UNH相反,市場傳出2026年CMS評分或更嚴,HUM收跌12.1%。顯示同業之間的評等與現金流前景出現分化,投資人將更重視公司別風險。 - 蘋果發表iPhone 17系列,股價下挫 新款涵蓋iPhone 17、17 Pro、17 Pro Max與超薄的iPhone 17 Air;Pro起跳價上調至1,099美元。市場對AI功能著墨有限與漲價的承受度存疑,AAPL收跌1.48%。傳出自研網通晶片逐步取代供應商方案,博通盤中受壓(-2.6%)。 - 甲骨文盤後走高,AI雲動能強 Oracle公布營收149億美元、年增12%略低於預期,但OCI雲基礎設施年增55%至33億美元;宣布RPO(合約待履行)達4,550億美元(大幅跳增,集中於少數大型合約),市場關注其可兌現節奏與毛利結構。盤後股價走強。 - 諾基亞攜手美超微推AI優化網路,美超微勁揚 雙方合作針對雲端與AI客戶開發AI優化網路方案,美超微收漲逾7%。此舉呼應資料中心「算力+網路」雙引擎升級趨勢。 - 鋰礦復產壓力回歸,雅寶重挫 中國大型鋰礦傳出將自8月停產後重啟,市場對供給過剩的擔憂升溫,鋰價反彈期待受挫,雅寶收跌11.5%。 - 油價與金價同漲,避險與供給風險升溫 中東緊張帶動油價上行;金價續創歷史新高,反映市場一方面押注降息,另一方面對政治/地緣與增稅/關稅不確定性做對沖。 - Coinbase拓展on-chain消費策略,股價走高 延攬Sensible創辦人加入以推進「一切皆可交易」的策略布局,COIN收漲5.5%,顯示加密生態在合規路徑下仍有商業化空間。 - Murdoch家族信託爭議落幕,Fox走弱 Lachlan將接掌家族帝國,伴隨持股調整與新信託安排,市場以觀望對待,公司治理與資產配置變數短線壓抑股價。 - 最高法院將受理關稅案,政策不確定性上升 最高法院同意受理前任政府關稅使用緊急權限的相關上訴。結果可能影響未來關稅工具的適用邊界,製造與進口相關產業的政策風險溢價需重新評估。 - 通膨數據將定調FOMC降息幅度 週三PPI、週四CPI是本週最關鍵的宏觀訊號。若核心通膨平穩,下週降息與較溫和的前瞻指引機率升高;若數據偏熱,市場需重新定價利率路徑。 我的思考與邏輯 - 勞動市場降溫助長降息預期,但不等於經濟失速 就業下修支持「利率可下調」的故事,對高估值資產短線是利多;但幅度偏大也提醒我們要留意「成長降速」的另一面。我的基線仍是「軟著陸+緩降息」,但對景氣與企業盈餘的下檔風險要維持警戒。 - 健保股的兩極化:評等=現金流與倍數的再定價 UNH的星等展望提升,等於明年現金回流更有把握,市場用更高倍數獎勵;HUM面臨標準趨嚴的風險敘事,倍數被打折。這提醒我們在同一產業內,也要用「公司別因子」來定價政策風險。 - 蘋果漲價+AI敘事保守:估值短期受測,但長期仍看供應鏈內化 發表會「看得到硬體、看不清AI」,加上漲價,股價短線受壓合理。但長期若自研晶片與供應鏈內化(例如網通元件)成功,毛利與差異化仍有提升空間。投資上會經歷「敘事空窗期」,不建議用一天的情緒做結論。 - 鋰供給彈性高,別用成長股思維看循環 復產消息讓市場重新定價鋰的供需平衡。原物料股的「供給彈性+價格波動」特性高,不適合以單純的需求增長(EV滲透)來估值,應用循環紀律與資產負債表安全邏輯來看待。 - 油金同漲:市場在對沖兩條線 油價反映供給/地緣風險,金價反映實質利率下行與政策不確定性。對股市的含義是:雖有降息友善,但資金也在買保險。指數上行同時,波動率回落空間有限。 - 關稅案進入司法程序:政策路徑的不確定溢價回歸 最高法院受理提升了政策結果的分歧度。製造、零售、汽車與科技硬體等進口敏感族群,需預留政策變化的估值折價。 - AI供應鏈進入「多供應商、客製化」階段 從Supermicro的網路合作到雲端廠商自研加速器、再到Oracle雲與超大額RPO,市場從「單一GPU王者」走向「全棧+客製化+網路升級」的多線並進。這對上游供應鏈是健康分散,對投資人則意味著「要會選鏈條,而不是只選單一名字」。 Josh評論:(短線降息想像升溫,但看數據說話) - 短期:降息預期強化,偏多但對通膨與估值敏感 我把短線看法由中性偏空上調到中性偏多。理由有三:1)就業下修+下週FOMC在即,寬鬆預期升溫;2)企業端AI/雲資本支出能見度仍在;3)指數創高帶來價格動能。不過估值已高、通膨數據在即,我認為波動仍大,操作節奏要以「事件為核心」。 - 中期:軟著陸基線不變,但長端殖利率與政策風險仍是變數 中期我維持既有框架:企業EPS 2025年仍有成長,若利率緩降、估值可用時間消化。風險在於核心通膨黏性、關稅與財政路徑可能推升長端殖利率,壓抑非科技板塊的利潤率與估值擴張。 Josh操作筆記:(高估值環境下,紀律比方向重要) - 短線策略與風險控管 事件密集(PPI、CPI、FOMC),建議用部位控管與停損規則來對應波動,例如單筆部位嚴設停損、投組最大回撤上限。題材上,可逢回關注利率敏感族群(如防禦型與穩健配息、長天期利率受惠資產)與AI/雲端相關,但避免追高;以分批、選擇權或對沖工具降低事件風險。 - 長線配置與關注重點 維持「核心+衛星」:核心用廣泛市場與品質/現金流導向資產,衛星圍繞結構性題材(AI基建、雲與資安、工業自動化、關鍵能源供應鏈)。原物料與能源作為通膨與地緣的對沖,權重動態調整。評價紀律上,以市場前瞻本益比回到5–10年均值附近作為逢回加碼的客觀參考;在高於均值明顯的區間,多用獲利了結與再平衡,耐心等待更好的風險報酬。 今天的重點一句話:就業下修推升降息押注、指數創高,但油金同漲與產業分化告訴我們,市場同時在買保險。事件密集週,控制風險,讓時間站在我們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