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勒:歷史與藝術交錯的古城
離開Lyon後,我們來到南法普羅旺斯地區的阿爾勒(Arles),這座城市融合了古羅馬遺跡、藝術氣息與梵谷的創作足跡,是南法旅程中最具文化厚度的一站。

Arles曾是羅馬帝國在高盧地區的重要據點,至今仍保留著競技場、古代劇場與教堂等世界文化遺產。19 世紀末,知名畫家梵谷在這裡生活了近 15 個月,創作了超過 300 幅作品,包括《星空下的咖啡座》、《阿爾勒的臥室》、《隆河上的星夜》等經典畫作。這段時間雖然短暫,卻是他創作力最旺盛的時期。
我們在今年 8 月造訪時,正好碰上 Arles 一年一度的攝影節 Rencontres d’Arles,整座城市彷彿變身為一座開放式美術館。街頭牆面貼滿展覽海報與塗鴉,巷弄間不時出現裝置藝術與攝影作品,連咖啡館外牆都成了展場的一部分。走在城裡,每一個轉角都充滿視覺驚喜,藝術氣息濃厚到讓人忍不住放慢腳步。
這座城市不只是歷史的載體,更是一座活著的藝術空間。
阿爾勒古代博物館 Musée Départemental Arles Antique
阿爾勒古代博物館,現址選在古羅馬馬戲場遺址旁,館內收藏大量羅馬時期文物,包括船隻、雕像、馬賽克地板與生活器具。當天部分展區正在整修,意外地免門票入場,算是小確幸。
館方提供了一本「闖關解謎手冊」給小朋友,我們也拿了一本來玩,設計得非常用心,讓參觀過程更有互動感,而不只是走馬看花。從解謎中認識古羅馬的生活細節,我們在裡面待了整整一個上午,意外地收穫滿滿。
展區雖然只有一層樓,但路線規劃清晰,亮點藏品包括:2003 年出土的古羅馬船隻 Arles-Rhône 3、城市模型與建築復原,以及與航運、貿易相關的 480 多件文物。其中,雕刻精緻的油燈最讓我印象深刻,每個底座都雕刻的好仔細。
Musée Départemental Arles Antique
官方網站:https://www.arlesantique.fr/
地址:Presqu'île du Cirque Romain, 13200 Arles
開放時間:上午 9:30 至下午 6:00 (周二公休)
全票 8歐元;優待票 5歐元;18歲以下免費
羅馬競技場 Arènes d’Arles
阿爾勒最具代表性的地標——羅馬競技場(Arènes d’Arles),是法國少數仍在使用的古羅馬競技場之一。
Arènes d’Arles建於西元 90 年,是羅馬帝國在高盧地區的重要建築之一。這座橢圓形競技場原本可容納約 2 萬名觀眾,曾用於角鬥士比武、野獸表演與公共活動,是古代城市生活的核心。競技場長 136 公尺、寬 107 公尺,設有兩層觀眾席與 60 個拱門,結構設計與羅馬的鬥獸場相似。中世紀時期,它曾被改建為防禦堡壘,內部甚至住了超過 200 戶人家,直到 19 世紀才開始修復並恢復原貌。
如今,這座古蹟不只是觀光景點,更是 Arles 文化活動的舞台。每年夏季,競技場會舉辦鬥牛表演、音樂會與戲劇演出,讓歷史空間重新融入當代生活。我們白天參觀,晚上特地留下來看鬥牛,體驗古蹟「再生」的獨特魅力。
Arènes d'Arles
官方網站:https://arenes-arles.com/
地址:1 Rdpt des Arènes, 13200 Arles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上午 8 點至下午 4:30 |週六:上午 8:30 至中午 12 點
全票 11歐元;學生票 9歐元
Course Camarguaise:在兩千年古蹟中奔馳的南法鬥牛文化
在競技場入口處左邊可以另外購買鬥牛表演秀的門票,票價為12歐元,採自由入座形式。Course Camarguaise是極具地方特色的鬥牛表演,在阿爾勒或卡馬格地區的競技場裡可以看到。
跟西班牙式的血腥鬥牛不一樣,這是一種不傷害動物的鬥牛形式,強調技巧與速度,完全沒有血腥場面,是南法獨有的文化遺產,強調人與動物之間的敏捷與尊重。
比賽開始前,觀眾自由入座,場內氣氛輕鬆熱烈,場邊有販售點心飲料的小販。首先由公牛單獨進場,在場地中奔跑、熟悉環境。這些牛隻屬於卡馬格地區的特有品種 Raço di Biòu,原本是野生牛,如今已由專業牧場飼養,仍保留強壯、敏捷的特性。
接著登場的是一群身穿白衣的參賽者(raseteurs),多半是專門學校的學員,也有教練在場邊協助。他們的目標是在限定時間內奪下牛角與額頭上的小標示,如緞帶、流蘇與小環等。主持人會不斷加碼奪標獎金,炒熱現場氣氛,觀眾歡呼聲此起彼落。
最令人驚嘆的是學員的身手——每次被牛追趕時,他們都能瞬間飛越圍牆、躍上柵欄,彷彿施展輕功般地閃避,動作俐落又充滿戲劇張力。比賽採限時制,時間一到便結束該輪,稍作休息後再換下一組牛與選手登場,節奏緊湊卻不失娛樂性。
而這一切都發生在兩千年歷史的羅馬競技場中——古代石牆見證著現代年輕人的奔跑與喝采,讓人不禁感受到一種跨越時空的文化融合。這場表演不只是地方娛樂,更是一種活著的傳統,讓古蹟不再只是靜態的歷史,而是持續呼吸的生活舞台。
梵谷療養院 L’espace Van Gogh:從療養院到文化花園的轉身
在Arles市中心,有一處靜謐又充滿藝術氛圍的空間——L’espace Van Gogh。這裡原是 16 世紀建造的 Hôtel-Dieu 醫院,1888 年梵谷割耳事件後,他曾在此療養數週。療養期間,他深受院內花園啟發,創作了《阿爾勒醫院的庭院》等作品,將這片空間永遠定格在畫布上。
如今,這座醫院已轉型為文化中心,花園依照梵谷畫作中的構圖重建,種滿色彩繽紛的花卉與香草植物,彷彿走進他的畫中世界。空間內設有展覽廳、圖書館、咖啡館與書店,不定期舉辦攝影展、音樂會與文化活動,是Arles藝術生活的核心之一。
我們在傍晚造訪這裡,陽光灑落在花園中,空氣中飄著薰衣草香,氛圍寧靜而溫柔。這裡不像博物館那樣擁擠,反而更貼近梵谷的日常與情緒,是一個適合放慢腳步、靜靜感受的角落。
漫步在阿爾勒城鎮中,讓人感受到「歷史 × 藝術 × 生活」的完美融合,無論是喜歡古蹟的歷史控、熱愛藝術的文青、還是偏好在地文化的生活派,都能在這座城市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感動。這,是一座能讓時間交錯、文化呼吸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