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
巴黎地名有多個版本。
版本1: 巴黎地名來源於特洛伊王子帕里斯(Paris)。該説法符合巴黎在人們心目中浪漫之都的一般印象,因此頗爲流行。但細究起來,這一説法過於巧合。以古典時期的標準,古希臘與巴黎相聚甚遠;羅馬征服高盧之前,兩者又不在一個文化圈内。故此説可信度不高。
版本2:高盧部族名巴黎西(Parisii)。 凱撒曾于高盧戰記中提到過該部族。該詞具體含義尚存爭論,有領主、鍋釜、長矛諸說。總體來説,此説少了很多浪漫色彩,但較前者為確。
巴黎各區以舊皇宮(Palais de Louvre,亦即盧浮宮)為中心,順時針按數字編號。但每個區均有自身的區名。
以數字為區編號這一行為,暗示了某種意義上的啓蒙精神指引下的理性主義傳統。采用十進制(十小時一天,一百分鐘一小時)的法國共和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這一傳統。
巴黎前四區又稱巴黎市中心,本文圍繞這一區域進行考據。
即盧浮宮區。
盧浮(Louvre)一詞,最早見於拉丁語 turris lupara。在拉丁語中,turris 意爲塔,lupara 含有母狼詞根 lupa,今日意大利語中尚有該詞。
盧浮宮原為盧浮堡(Louvre Castle,Château du Louvre)。十四世紀,法國“賢明王”查理五世將其轉化為居住用途。大革命后,盧浮宮成爲博物館。
從中世紀的城堡設計來看,法國盧浮宮的在巴黎城的地位英國的倫敦塔頗爲相近。
得名于巴黎證券交易所。該所現名汎歐交易所(Euronext Paris),但通常以巴黎證券交易所(Paris Bourse)爲人所知。Bourse為法語,原意為隱藏,后引申作錢袋之意,證交所則為更之後的派生含義。英語中罕見詞匯 Burse 為其同根詞,尚保持其錢袋含義,未作進一步派生。
巴黎證券交易所的建築為拿破侖下令所建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很大程度上是第二帝國金融管理政策的一部分。
該區雖常被譯爲教堂區,但此處的 Temple 并非特定的教堂,而是聖殿騎士團的聖殿。聖殿騎士團覆滅后,聖殿廣場尚存。法國大革命時,此地用於拘禁法國前王室成員。拿破侖執政時期,由於此地成爲了前王室的紀念場地,被下令拆毀。
此地也是中世紀巴黎的金融中心,除聖殿騎士團外,巴黎著名的猶太隔都畢索區(Pletzl)也從此區延申到第四區。
巴黎市政廳(Hôtel de Ville)所在地。法語中的 Hôtel 為在英語中變為 Hotel,和英語不同的是,法語中該詞有作爲市政廳的義項。該詞和醫院 Hospital 一樣,源自於拉丁語 Hospitale。
Ville,源自拉丁語 Villa,原意為鄉間別墅。法語中的城鎮 Ville, 英語中的村子 Village, 意大利語中的別墅 Villa 皆源自於該詞。
該市政廳建成時,所謂的巴黎市長實爲 Provost of the machants,并非法國大革命后產生的 Mayor。目前蘇格蘭尚有 Provost 名號,意味地方政府首長,漢語常將其和 Mayor 一并譯爲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