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日前日本的三連休連假,和朋友報名了「伊豆:城崎海岸+大室山」巴士旅遊團一日遊,前往了在關東地區頗為知名的兩大景點。
日本巴士旅遊產業發展成熟。公車路網遍佈日本全國。連接了不少地鐵或電車難以到達的景點。也讓沒有開車的民眾也能輕鬆旅遊日本境內各大景點。並且對比台灣,日本的國土較廣大,有些地方就算看似地鐵或電車能到,實際上路途遙遠或需多次轉乘。就算是開車自駕遊,如果不熟悉當地路況也很容易出狀況。因此巴士旅遊在日本一直都是一個熱門的出遊方式,特別是對於體力有限的老年人更是相對安全省事的選擇。
因為和朋友都沒有開車習慣,加上這次要去的地點從東京市區出發,路途遙遠。計算了一下轉乘時間和交通費,果斷報名了這次的旅行團。早上7:50在新宿集合,10多人的團就出發了。
這次是在Klook上報名的中文導覽團,發現不少旅客都是台灣遊客。聽聊天內容,應該都是來日本自由行,順道報名了這次旅遊團。
巴士從東京市區出發經過了大約三個半小時,第一站來到了「城崎海岸」。根據日本觀光局網頁介紹,城崎海岸全長約9公里,從伊豆半島延伸入海,由火山熔岩冷卻後形成的地質樣貌。網路上最常見到的圖片即是該景點最具特色,懸於斷崖上的「門脇吊橋」。

城崎海岸的吊橋,也是這個景點的一大特色

城崎海岸有名的熔岩景觀
第一站來到了城崎海岸。實際上當天天氣並不好,來的路上烏雲密佈,一路上都在下雨。到的時候,天氣竟然開始放晴了,運氣不錯。

不少人都前往海岸邊的礁石上拍照。

另一邊是溪谷的風景。


當天也有不少歐美觀光客來這裡參觀。
平心而論,這個景點真的普普。有點類似太魯閣或野柳,景色並沒有太魯閣壯麗也沒有野柳的多樣(以自然景觀來說,台灣真的不輸國外,並且因為經緯度相近、地貌同屬東亞地區,有些自然景觀實則頗為相似)。但不得不承認日本的觀光配套和行銷做得極致。雖不一定處處是大山大水、壯麗景觀,或驚為天人,但規劃的井然有序、小巧卻也逛得舒服。並且行銷總是能精準打中客層,讓人忍不住想去看看,這部分是台灣要多多學習的。


路途中遇見很漂亮的花。
這次到城崎海岸還有一個小插曲。距離景點最近的停車場因為不開放大巴士停泊。所以只能停在下方的停車場,再由導遊帶大家步行約10多分鐘到山坡上。猜測是因為沿途都是普通民宅,並且道路不寬,應該是怕打擾到當地居民,所以不開放大型巴士入內。
如前所述,這個海岸線全長約9公里,實際上有不同入口都可以到達。不過旅行團一般都會從最具特色的吊橋這個入口前往。這個景點除了吊橋之外還有一個燈塔,登上去可以眺望到這附近全貌,不過當天因為天候不佳所以並未開放。
下一站就是今天的重頭戲大室山。今天天空不作美,一直到排隊上山、搭纜車時都還是下雨的狀態。雖然能上山但必須撐著雨傘才能逛。


雖然下著雨,但也總算見到了著名的大室山山頂。在動畫電影「你的名字」中出現而為人熟知的這個景點,因其獨特的倒缽形狀以及春夏時被青草覆蓋,狀似一個被挖過一口的抹茶布丁因此又被暱稱為「抹茶山」。


火山口沿線起伏的地形。

這座鳥居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電影「你的名字」爆紅後設置的。

設有柏油路步道,以這樣的景點來說,危險係數算是低的。只要身體健康,體力正常的大人小孩都可以前來。不過高高低低,有一段路還都是上坡,一趟爬下來也是氣喘吁吁。建議衡量個人體力與情況,量力而為。
據導遊說走一圈大約20分鐘,不過這應該是天氣好並且中途都不停下來的情況。若中途停下拍照的話,大約花費一小時或50分鐘不等。


大室山標高580公尺,火山口深70公尺,是靜岡縣伊豆市相當出名的景點,也是日本政府認定的國家天然國寶。常常與城崎海岸排在一起,一同遊覽。山腳下還有一座也滿有名氣的仙人掌動物園。網路上瘋傳的水豚頂橘子的圖片就是出自這個動物園。


這個景點有一個意外可以拍到火山口全貌的地方,就是在公共廁所的入口!面向火山口方向特意設置的一大片落地窗。沒想到這裡才是最好拍的地方!所有發現這個地方的遊客第一個反應都是驚呼原來這裡別有洞天。


山腳下的村落。遠處雲層中透出的陽光,顯示天氣準備放晴了。

遠處可以看到海,不難想像夜晚家家戶戶燈光亮起,這邊儼然一副依山傍水的靜謐小鎮風情。


搭乘纜車下山啦。


晚上回到市區,和朋友來到上原代代木,選了一間台灣料理餐廳。解鎖了麻婆豆腐、吃起來像控肉飯的滷肉飯和水餃。雖然稱不上100%道地但多少能一解味蕾上的鄉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