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這樣嗎 ? 夜深人靜,好不容易把所有雜事都忙完,想來為自己充電,然後攤開買了好久的小說,準備好好沉浸在文字的世界裡。
看到一半,書中提到一個陌生的樂團名字,想說:「嗯,查一下他們的歌來聽,應該會更有感覺。」
這聽起來很合理,對吧?
我解鎖手機,打開YouTube找到了那首歌。然後,旁邊的推薦影片出現了一個我常看的頻道更新,「喔!這對工作很有幫助也…」就點下去了。看完影片,手指又很自然地點開了IG,又被韓星給吸引了...
等到我猛然驚醒,發現40分鐘過去了???
書呢? 還停在同一頁,但我甚至想不起來最初要聽的那首歌是什麼旋律~
手機開始讓我掉入「時間黑洞」,一開,就餵給我無窮無盡的短影音、朋友動態和購物資訊,把我的專注力敲得支離破碎。明明想寫一份重要的企劃案,但大腦就直接躺平,手開始滑滑滑。
我的時間管理一塌糊塗。
但最近發現一個好用又好玩的App「Forest: 專注森林」,然後開始每天在螢幕裡「種樹」,竟然讓我的工作效率足足翻了一倍。
從「專注力災民」到「森林園丁」:我如何用手機App提升工作效率
我的「病症」有多嚴重?這麼說吧,我朋友甚至開了一個很地獄的玩笑。
他說,如果有一天他不幸出車禍躺在路邊,叫我幫忙打電話叫救護車...
結果我手機一拿起來…點開IG,滑到一半還看到超好笑的影片,然後興高采烈地轉頭想跟他分享:「欸!你看這個超好笑!」
...他,還在那邊等我救命。
欸~我的大腦,好像失去了「深度工作」的能力。
有天瀏覽到這個App:「Forest 專注森林」,看介紹滿有趣的~
而且簡單到像玩遊戲:當你想要專心時,就在App裡種下一顆虛擬的樹。在接下來你設定的時間裡(例如25分鐘),如果你離開App去滑IG、看影片,這棵可愛的小樹就會枯萎而死。

第一次使用時,我選了25分鐘。按下「開始」看著螢幕上出現一株小樹苗,我心裡還在吐槽:「太天真了吧?這個小東西...」
三分鐘後,可怕的慣性來了,點開熟悉的社群App。
但就在那一刻,我看著螢幕上那棵安靜的小樹,一個念頭閃過:「不行,我不能當一個殺樹兇手!」
25分鐘後,鈴聲響起,螢幕上跳出通知:「恭喜你,成功種下了一棵樹!」我看著那棵茁壯的小樹被加到我的森林裡,好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我的書向前進了13頁~
這不只是遊戲,這是一場時間管理的「刻意練習」
起初,我以為這只是個新鮮的遊戲。但我後來發現它背後其實是一場針對專注力的刻意練習。透過持續重複的訓練,我的大腦像是被重新鍛鍊,工作效率顯著提升。
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塊肌肉,你越是放任它在不同App間跳來跳去,它的力量就越弱。反之,你越是強迫它在固定時間內只做一件事,它就越強壯。
Forest的「種樹」機制,就是我專注力肌肉的「健身器材」。
明確的目標
保護這棵樹25分鐘。
即時的回饋
成功,得到一棵樹和金幣;失敗,得到一棵枯樹和滿滿的罪惡感。
重複的訓練
每天重複種下好幾棵樹,不斷強化「抗干擾」的神經迴路。
我開始把目標拆解成「一次種好一棵樹」這個微小但可執行的任務。每天早上,我為最重要的工作種下兩棵「大樹」(50分鐘);下午,再用幾棵「小樹」處理瑣碎的雜事。
這就是我工作效率翻倍的秘密:重點不在於工作的時間有多長,而在於「專心」的時間純度有多高。
結語:把你的手機,從「娛樂中心」變成「工作效率健身房」
現在,我的手機裡依然有那些會讓人分心的App,但我與它們的關係改變了。當我需要工作時,我就會打開Forest,手機就從一個「娛樂中心」,立刻切換成我鍛鍊專注力的「心靈健身房」。
看著App裡那片越來越茂密的森林,每一棵樹,都代表著我戰勝分心的一次勝利,也代表著我的夢想專案又往前推進了一步。
如果你也想提升工作效率,或想讓自己的刻意練習更有成效,真心推薦你從種下第一棵樹開始。或許,這就是你重獲時間管理主導權的起點!
不想把人生獻給加班?
追蹤 @光子製作所,不錯過任何【AI高效密技】,把人生還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