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

含有「時間管理」共 139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專案管理的職能不單只是適合特定職位,而是貼近職場的「真實功夫」。我在傳統產業七年的經驗裡,歸納出三大核心職能:校準 BOSS 目標、溝通協調、時間管理,用四類任務分法(主要負責、追蹤負責、專案成員、定期會議)來抓住真正的優先順序。專案管理不是專案經理的專利,而是人人都需要的能力。
Thumbnail
  一件計畫一旦開始,除非可以在未來的某時某地完好地交辦(傳承)給其他人,否則就只有「結束」或「永遠做下去」兩種可能。就像要一個首次談戀愛的青少年接受「有一天會分手」或「到死前都與這個人相伴」這兩種結果之一會發生,對於「想要」而言,這種非此即彼的命運,實在令人感到過於沉重了。
當加薪追不上通膨,你還在用時間換金錢嗎? 清晨6點30分,鬧鐘響起。又是一個平凡的週一。王先生匆忙起床,準備著同樣的早餐,趕著同樣的捷運,走進同樣的辦公室。看著薪資單上的數字,他嘆了口氣——工作五年了,薪水從28K漲到35K,但房租、生活費、孝親費加起來,每個月存不到一萬元。 「什麼時候才能買房
Thumbnail
《存錢族 vs 投資族:為什麼同樣月薪5萬,十年後差距高達500萬?》 2025年1月的某個週日下午,張小姐坐在咖啡廳裡翻著銀行存摺,看著數字緩慢增長的存款餘額,心中五味雜陳。她回想起十年前剛出社會時,和同期進公司的李先生月薪都是3萬5千元,兩人都同樣努力工作,甚至她還比他更節儉。但如今,李先生
Thumbnail
1. 「你的大腦是用來創意的,不是用來記事情的。」 (Your mind is for having ideas, not holding them.) 2. 「不確定性會耗盡能量,而清晰的下一步行動能釋放能量。」 3. 「最可靠的效率,不是來自衝動行為,而是來自系統化的行動管理。」
每天工作都很忙,卻覺得一事無成?通常是「分心」造成的結果。研究顯示,頻繁在任務間切換,會讓工作效率下降高達 40%,甚至影響認知能力。這種不斷分心的狀態,不僅讓人疲憊,更會偷走你的成就感,最終導致職業倦怠。 可以用三個步驟讓你進入深度工作的狀態,將時間與精力用在真正重要的事上,找回工作效率與熱情。
Thumbnail
投票
最常造成你分心的原因是?
5 個選項 · 前往投票
分心真的蠻惱人的 往往分心後要花很多時間才想起剛剛處理什麼處理到哪裡
我是老查-avatar-img
發文者
3 天前
細枝小葉的阿祥_Sean 有時還想不起來,就默默忘記了
你是天生夜貓,還是早起效率派?我身為一個常被社會「誤解」的夜貓子,發現市面上多數生產力書籍都只歌頌晨型人,讓我不禁思考:難道夜貓子就真的比較沒出息嗎?這次,我決定親身投入一場作息實驗,深入體驗夜貓與晨型人的世界,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高效節奏」。 夜貓子的世界:創意、挑戰與潛力解鎖 就我的觀察,許
Thumbnail
  「多運動」這句話說來簡單,但問題是,運動很累,又花時間,每天上班已經令人感覺疲勞無暇了,還要加入運動,肯定是無法消受。如果你這樣想的話,或許是你把「運動」想得太難、太嚴肅了。如果我們只是想要讓自己維持身體健康(而不是要成為一名出色的運動員),我們每天只需要做個十到二十分鐘,就已經相當有成效了。
Thumbnail
當薪資追不上夢想:2萬8千的現實與百萬的渴望 早上七點半,捷運車廂裡擠滿了準備上班的人群。林先生握著手機,看著銀行帳戶裡的餘額,嘆了一口氣。即使2025年基本工資已經調漲到28,590元,但面對不斷上漲的物價和房租,他依然感到沉重的經濟壓力。這個月又要到了,房租、水電、保險、生活費...錢總是不夠
Thumbnail
  雖然如果擺在家中,我們不需要另外支付「管理費」,但家中每個人生活的空間都實實在在地被這些東西壓縮了。走道變窄、幾張桌椅成年擺著東西,房間角落的灰塵無法清理,生活的俐落感盡失。真的有什麼想要的東西,反而感覺無處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