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像有點久沒發文了。因為工作的關係,一堆案子在近期量產,忙到昏天暗地,接著又出差,就荒廢了一段時間。突然回首,發現已經超過一個月沒更新了,剛好有空,來分享一下,最近出差的心得。這趟出差,跟以往有點不同。
工作內容其實大同小異,但不知為什麼,這次的感觸特別多。(可能真的是年紀到了,感性神經越來越敏感…)
以前只想快點結束工作、快點回家,這次卻一邊坐車、一邊看著窗外在想:「這幾年我到底在忙什麼?」)

出發照~
這次出差的地點,跟三月那次一樣,一樣是浙江的寧波——慈溪市。這裡是一個縣級市,不算什麼大城市,但說實在的,出差的日常也不是觀光行程,大多時間就是在「廠商 ➜ 飯店 ➜ 再去廠商 ➜ 再回飯店」的循環裡打轉。能不能逛街、這是不是大城市,好像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寧波、台灣一天只有一個直航班機去和回,分別是中國東方航空11:15台北桃園出發和8:40寧波回程。但因為此次出發的時間決定是最後一刻才確認,所以買不到直航的機票,陰錯陽差,只能多繞一點路,從上海轉機過去。也因此多留了一天行程,讓這趟本該緊湊的出差,意外多了一點餘白——有了一些難得的思考與感受。
上海第一站,是虹橋機場附近的白玉蘭廣場,主要是為了幫忙一起出差的採購同事慶生,而且這裡也恰巧是黃浦江北岸,飯後剛好可以散步。相較於我過去熟悉的「南京東路 ➜ 外灘」這條經典觀光路線,北外灘少了人潮,多了寧靜,像一座藏在城市裡的夜晚秘境。

白玉蘭廣場

十多年沒來外灘,少年都變大叔了
由於隔天一早要搭動車(中國高鐵)前往寧波,我這次直接選擇住在上海虹橋站旁的飯店,方便隔天一早快速出發,不用再舟車勞頓。
這裡順便說一下,虹橋這一帶堪稱是上海內陸交通的超級樞紐,集結了:
- 動車(高鐵)
- 機場(虹橋機場)
- 高速公路
整個交通節點緊密連接,該怎麼轉怎麼搭都很方便,對出差客來說是相當實用的地點。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虹橋機場的規模相對較小,據說當初原本就定位為國內線專用,所以如果你是要搭國際航線(特別是飛歐美),幾乎都還是得往浦東國際機場飛才行。
這次出差的地點是浙江省的寧波市慈溪,其實嚴格來說,慈溪是寧波下轄的一個縣級市,不算寧波的核心區域,也不太有那種大城市的熱鬧感。
不過呢,這地方地理位置不錯,緊鄰杭州灣,沿海風景還挺舒服的。而真正讓這裡成為商務出差熱點的原因,不在風景,而是——汽車產業。
慈溪這一帶,是吉利汽車與上汽大眾的重要製造中心之一,也因此吸引了大批汽車供應鏈廠商進駐,在這裡形成了完整的汽車零組件聚落,幾乎可以說是一座「汽車產業的城市」。
我這幾天住在當地飯店,早餐時環顧四周,十之八九都是來出差的人,都是來談技術對接的。連路上也時不時會看到**偽裝車(測試車)**在街頭進行道路測試,雖然不是什麼特別新奇的畫面,但這樣的密度,也說明了這裡的產業氛圍有多濃。
慈溪市大致可以分成兩個區塊:老城區與新城區。
老城區顧名思義,是當地歷史悠久的生活重心,多數在地人都居住於此。由於開發較早、基礎設施完善,整體生活機能也比較完整,日常街道明顯更熱鬧,晚上甚至還能感受到一點「老市區限定」的煙火氣。
而新城區則是地方政府積極推動的新開發地帶,理論上應該是未來城市升級的代表。但實際走一圈下來,我忍不住想說:這發展……不太妙喔。
目前的新城區雖然一眼望去高樓林立,施工圍籬與建案廣告也看起來頗有氣勢,但實際「入住率」卻非常慘淡。根據我這幾天的觀察,一棟二十層左右的大樓,可能只亮了五六戶的燈。晚上散步經過,幾乎整棟樓暗到像沒人住。根據在地人說法,這幾年的房價早已腰斬,買氣疲軟。就連新城區的百貨公司也明顯冷清,據說人潮少了兩成以上。
這趟出差,大多時間其實都待在工廠,盯著產品試產的每個細節。行程緊湊、時間壓縮,能喘口氣的時候不多,所以對城市的體驗也不多,大多是「廠→飯店→廠」的輪迴人生。
但既然不能好好逛,那就每天換一杯咖啡,當作旅行的儀式感。這次跟以往一樣,幾乎天天報到 瑞幸咖啡的「澳瑞白」,喝起來熟悉,算是出差中的安定劑。
不過這次還多試了一家同事推薦的Manner Coffee,據說是中國本地近年竄起的連鎖品牌,裝潢不錯,氣氛也挺文青,但大叔我覺得……還是喝氣氛的成分居多啦 😅
雖然匆匆,但也留下了一點記憶
這趟出差節奏快得像在趕車,照片沒拍幾張,景點也沒停留,但我完成了人生的第一篇出差旅誌!清單再劃掉一項。
每一趟旅行,不管是工作還是私事,都是生活的延伸、記憶的收集。我期待未來有一天,回頭看這些文字、照片、紀錄,會發現自己像在玩一場「解鎖地球地圖」的遊戲,一步步,把足跡撒在這顆星球的每個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