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炒飯的起點,可能是味蕾,也可能是記憶。
上週,女兒突然看著我說:
「爸爸你不是會炒飯嗎?我想吃你煮的。」
這句話一出口,大叔我愣住了。
仔細一想——對耶,距離我上一次下廚給孩子吃飯,居然已經超過三年了。沒想到,她們竟然都還記得。
最近心情低落,正煩著該怎麼調整自己。
或許做一點單純的事、讓自己分心一下,也是不錯?
就這樣,我決定拾起鍋鏟,露一手給女兒們看看!
大叔食譜:肉絲蛋炒飯篇
- 步驟1:先炒肉絲,炒到七八分熟,先盛起備用。
- 步驟2:利用鍋裡剩下的肉汁炒蛋,炒到六分熟。
- 步驟3:下飯,把飯和蛋拌炒均勻。
- 步驟4(靈魂步驟):用鏟子把飯壓平,把多餘水分逼出來,這樣炒飯才會粒粒分明、不濕黏。
- 步驟5:壓平後灑鹽調味,再繼續拌炒。
- 步驟6:最後收尾,加入醬油與蔥段,拌炒到醬油微微收乾,香氣上來,就是完成的時刻!
(※ 這次太即興,下次會補上全流程拍照,請飯友們原諒!)
一桌飯,是家的味道,也是孩子記得的溫度
那天晚上的餐桌上,沒有準備什麼澎湃菜色,
只有一鍋熱騰騰的大叔版「肉絲蛋炒飯」。
看著兩位女兒吃得津津有味,我心裡湧上一股久違的成就感!
我想起某次在 Podcast 聽到的一段話:
「父母的人生狀態,其實對應的就是孩子的童年。」
「你現在對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會成為她們的兒時回憶。」
這段話在我腦中盤旋許久,直到今天才真正理解:
我要好好過生活,不只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她們!
大叔食堂開張了!
從今天開始,我想重新挑戰定期做飯給孩子吃。
不是什麼偉大目標,也不是要參加黑白大廚。我只是希望——有一天,當她們長大了,離家了,還能記得那個「爸爸親手做的飯」,還能想起家的味道。
這,就是我想留下來的「傳家寶」:用生活做出來的回憶。


圖:大叔的肉絲蛋炒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