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COST)Q4財報強勁,會員與電商助攻財報優於預期:EPS 5.87美元、營收861.6億美元;同店銷售+6.4%(美國+6%)、電商+13.5%。會員費收入17.2億美元、年增14%,續訂率逾90%。年輕會員近半,新客成長強。股價年初至今約小漲,盤後小回。 在通膨與關稅擔憂下,美國家庭更重視「高CP值」消費。Costco(COST)憑藉會員制、採購與供應鏈效率,展現抗壓體質。本季營收與獲利雙雙超預期,顯示必需品與自有品牌需求強勁,也反映其數位與年輕客群策略奏效。
**為何能超預期,哪些動能?** Costco(COST)Q4每股盈餘5.87美元、營收861.6億美元,均略勝市場預期。淨銷售達844億美元、年增8%;同店銷售整體+6.4%,美國+6%,展現穩健來客與籃數。電商銷售年增13.5%,受惠於更好的數位體驗與商品組合。Kirkland自有品牌帶動必需品銷量,奶油、雞蛋等價格具吸引力,有效拉動黏著度。全年營收達2,752.4億美元、年增8.1%,顯示不只一季亮眼,而是趨勢延續。 **會員費成長,會漲價嗎?** 本季會員費收入約17.2億美元、年增14%,受惠近期會員費調升與會員數擴張,續訂率仍逾90%,忠誠度極高。Costco以「把部分會員收入再投資到更低價格」的策略,強化價值感與續訂動機,中長期具正循環。外界最關注的是漲價是否影響留存,但數據顯示衝擊有限;且高續訂率帶來穩定、可預期現金流,有助抗經濟循環波動,支撐估值。 **關稅與通膨,會壓縮毛利?** 關稅與通膨本應擠壓零售毛利,但Costco受惠強勢供應鏈與議價力,能透過規模、供應多元化與長期合作分散壓力。管理層亦以更精準的品類策略與庫存控管,降低非食品品項的波動。雖然分析師提醒非食品品類基期偏高、比較難看,但Costco以價格領先與自有品牌轉換,有機會維持穩健毛利率與市占率。 **年輕客群增加,代表什麼?** 近半數新會員來自40歲以下族群,顯示Costco成功打進年輕家庭。驅動因素包括更好看的商品組合、數位體驗升級,以及電商/到店提貨的便利性。年輕會員的長期價值高、可消費年期長,對同店與會員收入的貢獻具持續性。同時,電商+13.5%的成長也反映數位觸及擴大,線上線下互補,有助提升整體頻率與客單。 **股價評價偏高,還能買嗎?** 今年以來股價僅小漲約2%–4%,落後S&P 500,但財報後盤後一度回落約1%,反映部分投資人對高估值與非食品比較基期的擔憂。中短期股價可能受評價面牽制;但以高續訂率、穩健同店、電商加速與年輕會員滲透,長期體質與現金流品質仍優。對長線投資人,可逢回分批布局;短線則留意估值消化與同店走勢能否維持中高個位數增長。 Josh觀點,市場面解讀 在通膨與消費壓力下,價值導向零售商具相對優勢,會員制與自有品牌成關鍵護城河。Costco(COST)以規模、供應鏈與會員費現金流對沖成本波動,證明倉儲型通路的韌性。若關稅擴大或經濟趨緩,消費可能自傳統百貨與非必需品轉向高CP值渠道,支撐倉儲零售與大型量販的市占提升。 Josh觀點,個股受益受壓 受惠:Costco(COST)受基本面支撐最強;Walmart(WMT)同樣受惠必需品與價值導向;Amazon(AMZN)在電商價格競爭與物流效率受益。觀察名單:BJ’s(BJ)作為同業可比,受行業紅利。壓力:Target(TGT)與部分非必需品零售可能面臨消費轉移與基期壓力。短線股價看評價消化與同店續航,長線仍以會員現金流與市占提升作核心邏輯。 Costco(COST)用「會員費現金流+低價策略」穿越通膨與關稅,基本面續強;估值高令短線震盪,但長期動能來自年輕會員與電商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