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每天用的不沾鍋、喝的水、穿的外套,可能都藏著一種「永遠不會消失」的化學物質!
什麼是「永久化學物質」?
「永久化學物質」(Forever Chemicals),最常見的代表就是 PFAS(全氟/多氟烷基物質)。這是一大類含氟化合物,已知種類超過一萬種,常見的有 PFOA、PFOS、PFHxS 等。 它們的特點是 碳–氟鍵極為穩固,耐熱、耐酸鹼、耐分解,因此在環境與人體內可長期存在,半衰期甚至長達數年。 「永久」並非真的永遠不滅,而是強調它們極難降解、會在水、土壤、生物體內持續累積,因而被冠上這個名稱。
為何曾經深受青睞?
PFAS 的應用幾乎遍佈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原因就在於它們的「優點」:
- 防水防油、防污力強:廣泛用於防潑水衣物、快餐紙袋、外帶包裝
- 耐高溫、抗腐蝕:常見於工業塗層與特殊材料
- 潤滑與界面活性:應用於消防泡沫、乳化劑等特殊用途
- 持久耐用:產品長效不失效,降低更換成本
換句話說,若沒有 PFAS,現代人的便利生活將大打折扣。

常見的永久化學物質,來源取自網路
隱藏的代價
然而,「永續耐用」也意味著「無法消失」。PFAS 的缺點同樣驚人:
- 環境污染:一旦進入水源與土壤,難以清除
- 生物累積:能透過食物鏈逐層傳遞
- 健康疑慮:研究顯示與膽固醇異常、肝腎疾病、內分泌干擾、癌症、生殖與胎兒發育問題等相關
- 治理困難:目前去除技術昂貴且效率有限
- 替代品風險:新一代 PFAS(如 GenX)風險尚未完全評估
我們日常的接觸來源
你或許會驚訝,PFAS 其實早已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 不沾鍋塗層、烤盤等廚具
- 防油外帶餐盒、爆米花袋、快餐紙袋
- 防潑水外套、地毯、窗簾
- 某些化妝品、防曬乳
- 消防泡沫與工業塗層
- 飲用水與食物鏈中的累積(魚類、農作物)
- 室內灰塵(來自家具與紡織品脫落)
幾乎所有人血液中都可檢出不同濃度的 PFAS。
禁用與否的爭論
對 PFAS 的管理,全球都在掙扎:
- 支持禁用者:主張「預防原則」,認為風險未完全釐清前,應優先限制
- 反對禁用者:強調某些用途難以替代,全面禁止會提高成本、影響安全與產業
- 折衷觀點:建議分級管理、逐步淘汰高風險品種,並鼓勵研發替代技術
甚至曾有國際知名主廚聯合發聲,反對禁止 PFAS 不沾鍋,因為會影響料理品質,可見爭議之大。
我們能做什麼?
雖然個人無法徹底避免,但可以降低暴露風險:
- 選擇標示「PFAS-free」的產品
- 不讓不沾鍋空燒或刮傷,損壞即更換
- 減少使用一次性防油紙袋、外帶盒
- 飲用水可用活性碳或逆滲透過濾
- 維持環境清潔,減少灰塵中 PFAS
- 關注政府檢測與立法,推動更嚴格的管理
結語
PFAS 是「現代便利」與「長期風險」的雙面刃。它帶來生活的便利與產品的耐用,卻也讓環境與人體背負難以消除的隱憂。 或許,真正的解方不在於「徹底禁止」或「完全放任」,而是 科學、政策與產業共同尋找一條平衡之路:既能保留材料的效能,也能守護我們的健康與地球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