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最純粹的善良?或許便是在春秋亭中,那位未曾謀面的富家千金,聽見陌生哭聲時,毫不猶豫將價值連城的鎖麟囊相贈的剎那。今日透過人間衛視台,欣賞程派名家李海燕演繹的《鎖麟囊》,這部歷久彌新的經典劇目,將這份純粹的善意演繹得淋漓盡致,讓我數度熱淚盈眶。
緣起春秋亭:一場雨,兩段人生
劇中,富家女薛湘靈與貧家女趙守貞在同日出嫁時因大雨相遇於春秋亭。在喜轎中聽聞對方轎中的哭聲,薛女心生不忍,未留姓名將裝滿珍寶的鎖麟囊由婢女贈予趙守貞。這一贈,不僅是物質上的饋贈,更是一顆純粹善心的自然流露——不問來處,不求回報,只因見不得他人受苦。六年後,薛家遭水災敗落,湘靈流落至盧家為僕。一日帶小公子玩耍時,發現東角閣樓上供奉着當年贈出的鎖麟囊,原來盧夫人正是當年的趙守貞。
藝術與靈魂的完美交融
李海燕的演繹堪稱程派藝術的典範。她的聲腔將程派"幽咽婉轉、若斷若續"的特質發揮得淋漓盡致,尤其在"一霎時"經典唱段中,將薛湘靈從富貴到落魄的心境轉變詮釋得入木三分。更難得的是,李海燕透過細膩的身段與眼神,完美呈現了薛湘靈"富貴時不驕,落魄時不餒"的品格,讓這份善良顯得更加真實動人。

薛母贈女鎖麟囊,取材以網路資源

一場大雨春秋亭的偶遇,取材以網路資源
三讓座:善意的迴響與昇華
劇中「三讓座」一段可謂全劇高潮,正統演法層次分明: 趙守貞在大廳責問薛湘靈逕闖東角閣樓的原因。通過層層問答,漸次確認當年恩人的過程中,遵循古禮,三次讓座極盡誠意: 一讓旁坐已是破格禮遇,顯露感恩初心; 二讓客座更顯誠意,湘靈卻愈加惶恐; 三讓主座時,兩人執手相看,六年恩情瞬間湧現。 這三段讓座層層遞進,不僅展現傳統禮儀之美,更讓當初那份純粹的善意,在時隔六年後開出了最美的花。
純粹善良的當代啟示
在這個計算得失的時代,《鎖麟囊》讓我們看見:真正的善良,不需要權衡利弊,它發乎本心,自然流露。薛湘靈當年的善舉,並非為了日後的回報;而趙守貞的感恩,也不是出自道德義務,而是真心換真情的自然結果。
這齣戲之所以歷久彌新,正因為它超越了時代,觸及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李海燕的演繹,讓這份純粹的善良穿越時空,依然熠熠生輝。
劇終人散,但那顆在春秋亭中閃耀的善心,卻永遠留在了觀眾心中。但願我們都能在生活中,成為那個在別人雨中時,願意遞出一把傘的薛湘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