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折疊手機 2026 登場?iPhone Fold 液態金屬技術與設計策略
蘋果的折疊手機計畫已經傳聞多年,如今最新的分析師報告指出,預計在 2026 年推出的 iPhone Fold 將採用鈦金屬與鋁合金的混合框架設計。這項材質選擇不僅關乎產品美學,更直接影響折疊手機的重量、耐用度與市場競爭力。對於期待蘋果進軍折疊螢幕市場的消費者而言,了解這款產品的技術細節與設計策略,將有助於判斷它是否值得等待。

iPhone Fold 材質設計:鋁合金框架搭配鈦金屬鉸鏈
根據分析師 Jeff Pu 的最新報告,iPhone Fold 將採用鋁合金與鈦金屬的混合材質設計。雖然報告未提供詳細說明,但結合先前的技術傳聞可以推測,蘋果很可能將鋁合金用於主框架,而鈦金屬則應用在最關鍵的鉸鏈部位。這種材質配置的邏輯十分清晰:鋁合金能有效減輕整體重量,而鈦金屬則提供鉸鏈所需的強度與耐用性。
更值得關注的是,鉸鏈部分預計將採用液態金屬技術。液態金屬是一種可變形的高強度材質,透過壓鑄工藝製造而成,特別適合需要反覆開合的機械結構。對於折疊手機這種每天可能開合數十次甚至上百次的裝置而言,液態金屬的耐久性與彈性將是確保產品壽命的關鍵因素。蘋果過去曾在部分產品中嘗試使用液態金屬技術,但 iPhone Fold 的鉸鏈可能是這項技術首次在高頻使用場景中的實際應用。重量與厚度挑戰:蘋果能否追上三星?
折疊手機的重量與厚度一直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根據目前的傳聞,iPhone Fold 的設計概念類似於將兩台 iPhone Air 透過鉸鏈連接在一起。然而,這樣的設計帶來了顯著的重量挑戰。iPhone Air 的重量約為 165 公克,如果單純將兩台疊加,即使不計算鉸鏈重量,總重量也將達到 330 公克。相較之下,三星 Galaxy Z Fold7 的重量僅約 215 公克,兩者差距相當明顯。
這也是為什麼蘋果選擇鋁合金而非不鏽鋼或全鈦金屬框架的原因。雖然不鏽鋼能提供更高的耐用性,但它的密度遠高於鋁合金,會讓產品變得過於沉重,不符合現代智慧型手機的輕量化趨勢。鋁合金框架搭配鈦金屬鉸鏈的組合,正是在重量與強度之間尋求平衡的最佳解決方案。
厚度方面,iPhone Air 的機身厚度約為 5.4 毫米,而三星 Galaxy Z Fold7 在展開狀態下僅有 4.2 毫米。這意味著蘋果在厚度控制上仍有進步空間。折疊手機的厚度直接影響握持手感與攜帶便利性,如果 iPhone Fold 無法在這方面追上競爭對手,可能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材質選擇的技術考量與市場策略
蘋果在材質選擇上的考量不僅僅是技術層面,更涉及市場定位與競爭策略。早期的傳聞曾提到蘋果可能使用不鏽鋼框架,但這項方案顯然因為重量問題而被放棄。分析師郭明錤也曾指出,液態金屬技術將是 iPhone Fold 鉸鏈的核心,這與最新的報告相互呼應。
從耐用性角度來看,折疊手機的框架其實不需要像傳統直板手機那樣堅固。因為折疊手機本身的設計就是為了彎曲,試圖在水平方向上彎折裝置反而會因為鉸鏈的存在而變得困難。因此,使用較輕的鋁合金框架並不會顯著降低產品的整體耐用度,反而能在重量控制上取得優勢。
然而,蘋果仍需要在接下來的一年內持續優化產品設計,才能推出一款在重量與厚度上具有競爭力的折疊手機。三星與 Google 已經在折疊螢幕市場建立了一定的市場地位,蘋果如果推出一款更厚、更重的產品,很難吸引消費者買單。
iPhone Fold 與競品規格比較

六年的等待:iPhone Fold 會成真嗎?
關於 iPhone Fold 的傳聞最早可以追溯到 2019 年,但至今仍未有實際產品問世。每一次的傳聞都指向「明年即將推出」,但製造技術的挑戰、螢幕摺痕問題、成本考量等因素,總是讓發布時間一再延後。目前的傳聞指向 2026 年,但物理限制與成本壓力仍可能影響這個時間表。
部分分析師甚至質疑 iPhone Fold 是否真的有必要存在。蘋果已經推出了 Apple Vision Pro 這樣的空間運算裝置,能夠提供無限延伸的虛擬螢幕體驗。相較之下,攜帶一台折疊螢幕手機的意義似乎不那麼明確。如果蘋果認為空間運算才是未來的方向,iPhone Fold 可能永遠不會真正上市。
然而,對於期待蘋果進軍折疊手機市場的消費者而言,2026 年仍然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時間點。如果蘋果能夠克服重量與厚度的挑戰,推出一款真正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將有機會重新定義折疊手機的市場標準。
常見問題
iPhone Fold 什麼時候會上市?
根據目前的傳聞,iPhone Fold 最快可能在 2026 年推出,但蘋果尚未正式確認任何發布計畫。過去幾年的傳聞多次預測折疊 iPhone 即將問世,但都因技術與成本問題而延後。
iPhone Fold 會使用什麼材質?
最新的分析師報告指出,iPhone Fold 將採用鋁合金框架搭配鈦金屬鉸鏈的混合設計。鉸鏈部分預計使用液態金屬技術,以提供更高的耐用性與彈性。
iPhone Fold 的重量會比三星 Galaxy Z Fold 重嗎?
根據目前的設計概念,iPhone Fold 的重量可能達到 330 公克,明顯高於三星 Galaxy Z Fold7 的 215 公克。蘋果需要在材質與結構上進一步優化,才能縮小這個差距。
液態金屬技術是什麼?
液態金屬是一種可變形的高強度材質,透過壓鑄工藝製造。它具有優異的彈性與耐久性,特別適合用於需要反覆開合的機械結構,例如折疊手機的鉸鏈。
iPhone Fold 值得等待嗎?
這取決於你對折疊手機的需求。如果你追求最新的科技體驗,並且願意接受較高的價格與可能的重量問題,iPhone Fold 值得關注。但如果你更重視輕薄與實用性,目前的 iPhone Air 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Apple iPhone 17 256GB Black
US$829
看美網最新價格

Apple iPhone 17 Pro 512GB Deep Blue
US$1299
看美網最新價格
結論
iPhone Fold 的材質設計反映了蘋果在重量、耐用性與技術創新之間的平衡考量。鋁合金框架能有效減輕重量,而鈦金屬液態金屬鉸鏈則提供了折疊手機所需的強度與耐久性。然而,蘋果仍需要在厚度與重量控制上取得突破,才能推出一款真正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
對於台灣消費者而言,iPhone Fold 的推出將為折疊手機市場帶來新的選擇。如果你對這款產品感興趣,建議持續關注官方消息與市場動態。
想要第一時間入手最新的蘋果產品,可以考慮透過 iSALE 美國代購服務,享受便捷的跨境購物體驗與優惠價格。無論 iPhone Fold 最終是否成真,蘋果在折疊手機領域的每一步探索,都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延伸閱讀
為了美,你願意犧牲多少?iPhone Air 5.6mm 超薄設計背後的 3 大妥協
摺疊 iPhone 傳聞總整理:蘋果首款摺疊手機設計、規格與上市預測
iPhone 換機必看指南|無痛轉移資料、LINE 備份、eSIM 設定教學
美國買 iPhone 最多省 NT$9800!點我看更多美國定價優勢
參考資料
Wesley Hilliard. “Apple’s iPhone Fold could use titanium and aluminum in the frame” AppleInsider. Oct 8, 2025.
圖片為 AI 生成示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