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時間看作一種空氣,那麼羅浮宮就是一座會呼吸的宮殿。它從十二世紀的防禦堡壘開始,經過國王的奢華、革命的怒吼,再變成今天藝術與人群共存的空間。每一次呼吸,都帶著權力、思想與美的交換。
最早的羅浮宮是座石頭城堡,用來防守巴黎的邊界。後來的國王們嫌它太嚴肅,於是拆了塔樓、開了窗戶,讓光線灑進來。建築不再只是軍事堡壘,而成為法國王權的象徵。文藝復興的風從義大利吹來時,宮殿裡開始裝飾雕像與壁畫,藝術取代了劍與盾的位置。
十八世紀的革命改變了一切。人民衝進這座曾屬於君王的宮殿,把它變成「全民的羅浮宮」。在那之後,這裡再也不是權力的堡壘,而是一座開放的記憶之城。每一幅畫、每一座雕像,都像是一段被保存下來的時間。
玻璃金字塔的出現,是它近代最深的一次呼吸。那道透明的結構,讓古老的石牆重新與天空對話。有人說那是衝突,也有人說那是融合,但無論如何,它讓羅浮宮重新學會「吸入現代,吐出歷史」。
如今走進羅浮宮,像是在聽建築說故事。石頭、玻璃、光與影彼此交錯,呼吸著過去與現在的節奏。它不只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更是一座正在持續呼吸的宮殿——活著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