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宮
含有「羅浮宮」共 9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2025/08/29
《蒙娜之眼》讀後感
觀看《蒙娜之眼》的過程中,何其羨慕住在巴黎的人,因為他們可以如同書中的主角蒙娜一般跟著爺爺的腳步造訪羅浮宮、奧塞美術館與龐畢度中心,欣賞爺爺特地為蒙娜挑選的精彩藝術作品。更可以隨著蒙娜的眼睛與心靈,嘗試去感受、去聆聽藝術創作者的心聲,搭襯著爺爺娓娓道來的藝術家的生平。
#
心理師的海洋之心
#
天光雲影
#
默潮
1
留言
小V的沙龍
2025/08/26
每日的溫暖:全家似顏繪的故事
在這幅畫的陪伴下,家庭的氛圍越來越融洽。晚餐時,大家圍坐在一起,分享一天的趣事,彼此的笑聲回蕩在房間裡。畫中的笑容似乎也隨著這些日常的點滴而更加燦爛,彷彿在默默鼓勵著每一個人:珍惜彼此的陪伴,就是最大的幸福。
#
QCOMIC
#
似顏繪
#
心靈的寄托
1
留言
light的沙龍
2025/08/07
1985年的冒險:九個月歐洲自助旅行與職涯轉變
1995年,年輕的我一年換了近兩個工作,從觀光系畢業後,擁有導遊證照卻不想帶團,只想和朋友探索世界。曾考取泰航訂位組和國泰航空飛勤人員,但發現都不是理想的工作。那時的我正處於摸索期....
#
電報
#
港口
#
總經理
喜歡
留言
Locus Solus:朱嘉漢的文學沙龍
2025/08/07
巴黎巴黎(原刊於《印刻文學生活誌》2024/7)
「(但丁、拉伯雷、梵谷等人)為什麼要到巴黎朝聖,對我來說已經不再是秘密,我終於瞭解,巴黎為什麼吸引這些苦難的心靈,這些滿腦子幻想的人,以及這些偉大的愛情瘋子。我了解為什麼在這裡,在整個輪子的軸心,一個人可以接受一些最荒謬,最匪夷所思的理論,心裡一點也不感覺奇怪;在這裡,一個人重新再看年輕時代的書,每
#
巴黎
#
咖啡廳
#
國家圖書館
1
留言
Ad Astra的沙龍
2025/07/24
羅浮宮展(二)15至19世紀歐洲的東方形象演變 L'évolution de l’image de l’Orient
歐洲與亞洲分處廣袤大陸的兩端,兩者間的交流極為緩慢。在16世紀前,歐洲對亞洲的認知主要來自於這片遙遠土地的傳說與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故事來自13世紀的《馬可·波羅遊記》。威尼斯商人之子馬可波羅為蒙古人效力並記錄旅途見聞,成為歐洲了解亞洲的重要來源,該書在當時被視為權威之作。
#
羅浮宮
#
展覽
#
巴黎
喜歡
留言
Ad Astra的沙龍
2025/07/16
羅浮宮展(一)中國情懷-阿道夫·梯也爾 Pionnier d’Orient: la collection Thiers
1830年代,在歐洲尚未掀起東方藝術熱潮之際,法國第三共和國的首任總統阿道夫·梯也爾(Adolphe Thiers)便獨具慧眼開始蒐集,並組成一套完整的亞洲藝術收藏,堪稱先驅。當時法國除了少數曾親身前往亞洲的旅行者或繼承家族藝術收藏的人士之外,鮮少人真正接觸過亞洲文化,梯也爾就是在這背景下進行收藏。
#
羅浮宮
#
展覽
#
巴黎
喜歡
留言
一花
2025/07/04
散步巴黎
後來,我又去了幾次巴黎,但印象最深刻的卻是第一次。那時,40初度的我偕同姊姊參加「機+酒」的行程,前往令人嚮往的花都旅行。
#
巴黎
#
羅浮宮
#
雙叟咖啡店
喜歡
留言
Jenny Hsu的沙龍
2025/06/26
《巴黎背包客指南:拿破崙加冕禮圖——兩幅傑作,一個歷史時刻》
無論是歷史愛好者、藝術愛好者,還是僅僅欣賞宏大敘事的人,《拿破崙加冕禮》畫作都讓你深刻體驗,於1799年透過政變掌握政權,成為第一執政拿破崙·波拿巴(1769–1821)(如何策劃這一政治戲劇時刻),和大衛(將其轉化為永恆藝術)內心世界的窗口。此藝術品關於野心、形象與人類永恆追求遺產的多層次故事。
#
博物館
#
加冕
#
羅浮宮
1
留言
Jenny Hsu的沙龍
2025/06/10
羅浮宮《蒙娜麗莎》:如何徹底改變我的藝術觀?
如果你正在歐洲自助旅行,打算參觀藝術博物館,你心中是否有一件作品,是那種能「親眼見到」就改變你看法、甚至帶來思想啟蒙的存在?對我來說,那就是《蒙娜麗莎》。 國中時,我曾對課本裡的《蒙娜麗莎》嗤之以鼻。青少年的我完全不懂,為什麼一個看起來有點浮腫、表情模糊的婦女肖像,竟然被奉為人
#
幸福
#
達文西
#
羅浮宮
1
1
❦ 莊小昕
2025/06/10
喜歡
喜歡
一直都放在房間
2025/05/29
地球行者
她叫喬伊絲,一個自由行走於世界的年輕女子,孤身一人,卻擁有整顆地球為伴。沒有人知道她的起點是哪裡,也沒有人問她要去哪裡。她的足跡從撒哈拉的風眼延伸到北極圈的雪穴,從伊斯坦堡的古城磚牆到紐約第五大道的百貨長廊。她既能在羅浮宮前與千年
#
地球
#
名字
#
伊斯坦堡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