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參加合唱團和開始學聲樂,不知不覺也已三個年頭了。
每個禮拜一的晚上去合唱團練唱,跟著大夥唱歌,成了規律。老師選的曲子各有千秋,有的節拍很有趣,有的和聲協調會讓我感動地起雞皮疙瘩,我伴著夕陽騎車去練唱,回家時已經月亮升起,冷冽的空氣中,邊踩著踏板,腦中還繼續播放合唱曲,心情好極了。回家前會先傳一個簡訊讓V知道我要回來了,等我騎到家,車庫門已經打開,明亮的燈光灑出來,V倚在他的老爺車前迎接我,老狗Benny則是站在車庫的最外緣,不敢跨出家門外,只有看到我的腳踏車燈越行越近,才會興奮地跑出家門迎接我。然後我就隨著一人一狗開心地進家門。
至於我的聲樂課(見「引吭高歌(下)」),也是循序漸進地進行,老師總是用不同的方法引導我,從來不是以「make some kind of sound」為目標,而是注重過程和方法。聽說有些學生不喜歡這種學習方式,很快就離開了,但我是為學習而學習,這種方式很合我的胃口,雖然不是要唱出什麼美聲,但是照著老師的指導,也有驚喜的時刻。
去年老師提起,她所屬的全國聲樂教師協會(NATS: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eachers of Singing)每年舉行比賽(audition),大部分參賽的都是在學的學生,但也開放給業餘的成人參加。她建議我可以考慮參加,但是不要報名打分數或排名,而是要求給評語就好。評審是其他的老師,如果藉此得到一些建議,對我的學習或許有幫助。
我一向是個聽話的學生,老師這麼建議,我就當成目標。今年一月一日的日記裡,我將參加NATS National Student Audition當成年度目標,尤其報名是十一月初,我有充裕的時間能準備。
這一年來,我跟老師以平常心練習,八月我要回台灣之前,先上網去查了一下比賽的規則。我屬於的「業餘成人組」要唱三首歌,一首英文、一首非英文、第三首則是任選語言,要背譜,九月後才能錄影,上傳到YouTube,十一月初前由老師幫我將YouTube連結傳到報名的網站就可以了。因為只是私人錄影,不用上台演唱,比較沒壓力,對我這個素人歌者是很適合的。
當時我跟老師已經想好,從近幾個月學的歌抽出兩首歌來參賽:一首是英國作曲家Henry Purcell的“Music for a while”,一首是義大利歌“Gia la notte s’avvicina”,第三首曲子則還沒有定案。
“Music for a while” 講的是希臘神話裡悲劇人物Oedipus的故事,他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殺了自己的國王父親,娶了母親,Music for a while是Oedipus 歌劇裡的一幕,其中的主角是Alecto,她是復仇三女神(Sisters of Fury)之一,蛇是她的頭髮,血液從她的眼睛流出,是令人望而生畏的角色。這首歌裡,兩位牧師和一位能預知未來的盲人將死去的國王的魂魄召來,要問出殺他的人是誰,而Alecto也準備進行她的復仇計劃,懲罰兇手(也就是Oedipus),曲子的歌詞是要蠱惑Alecto,好讓她不去殺Oedipus。英國作曲家Henry Purcell(1659-1695)的全曲瀰漫著撲朔迷離的氣氛,鋼琴的左手旋律緩慢重疊地鋪陳出詭異的場景,好像能看到黑夜中迷霧籠罩在墳場當中的對話,而演唱者對著Alecto唱歌,既是蠱惑也是懇求,要讓她最後「蛇從頭上跌落(snakes drop from her head)、鞭子從手中掉落(whip from out her hands)」。平常我學一首新歌需要一段時間熟悉,但是Music for a while卻很快地就進入狀況,背譜也很容易,雖然以技巧而言,這首歌算是難的,但是我卻覺得很親切。
“Gia la notte s’avvicina”(Already the night is approaching)是一首義大利歌,作曲家是Isabella Colbran(1785-1845),講的是黑夜將至,在海風吹拂的沙灘上唱的情歌,意境比起”Music for a while”輕鬆多了,曲子的節奏也很輕盈俏皮,我如果練習Music for a while覺得太沈重了,唱這首義大利歌就感到鬆一口氣。
那麼第三首歌要選什麼呢?就在我秋天回台灣前上的最後一堂課,老師介紹我舒曼(Rober Schumann, 1810-1856)譜的一首曲子,歌詞由蘇格蘭詩人Robert Burns寫的詩翻成德文。老師覺得我還無法正確地發德文的音,因此叫我唱英文詩的原文。
這首詩全文如下(因為是蘇格蘭的英文,所以有些發音和拼法跟英文不同):
O, my luve’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 my luve’s like the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ed in tune.
As fair art thou, my bonnie lass,
So deep in luve am I;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 my dear,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my dear,
And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
And will luve thee still, my dear,
While 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
And fare thee weel, my only luve!
And fare thee weel a while!
And I will come again, my luve,
Though it were ten thousand mile.
我一讀這首詩就深深愛上,而且“all the seas gone dry, rocks melt with the sun”,不就是海枯石爛的意思嗎?我對你的愛可以長久到海枯石爛,只要我的生命還在(sands of life shall run),我就會繼續愛著你。最後一段是跟愛人告別,但承諾他終會回來,即使是從萬哩之外。
我著迷於這首曲子的浪漫與深情,於是跟老師說想學這首歌,希望從台灣回來以後的九月能學會,當成比賽的第三首曲子。
沒想到這首海枯石爛的舒曼曲,不過短短兩頁,對我卻很難。先是幾個滑音有問題,但是若是要「滑好」,最好連下去唱下一句,那麼四小節都不能換氣,可惜我總是氣不夠長,但是若換氣,上揚的滑音就不好聽了,我反反覆覆琢磨,到了錄音前一個禮拜還打不定主意。這首歌的歌詞很相近,一個不留神就唱錯,也很傷腦筋。尤其這首歌很短,都沒有停下來等間奏的緩衝機會,因此我特別擔心錄影時會出槌。
進入十月,我開始做最後準備,我在YouTube找到鋼琴伴奏跟著唱,如果找不到伴奏,我就錄自己彈的伴奏,然後放出來一起配著練。老師幫我約了一位鋼琴伴奏,是我們地區有名的鋼琴家,她也幫大學的合唱團伴奏,而在老師家舉行的小型切磋會,我也跟她配過,她是很能襯托配合的音樂家,讓我很放心。
我們決定10/16在老師家錄,一個鐘頭內將三首歌都錄完。老師前一個禮拜又跟我說,伴奏10/24也有空可以配,我當場說不用了,我們照預定時間就好。老師的其他學生寧願10/16只跟伴奏配著練習,等10/24才要錄,但我覺得已經準備充裕,只要在錄影當天跟這位能力超強的伴奏溝通好,應該就沒問題了,如果再等兩個禮拜,會像炒冷飯似的,反而會退步。老師只是含蓄地說:「錄影什麼狀況都會發生,你別忘了10/24還有第二次機會就好。」只是我已經暗自打定主意,到時候全力以赴,不要錄完還有拖拖拉拉的後續。
錄影前一個禮拜,我還在斟酌舒曼那首歌哪裡換氣才好,而且我因為換氣的關係,拍子忽快忽慢,乍然想到,也許我可以將這首歌錄下來寄給伴奏聽,讓她參考,因此我就錄了自己唱這首歌。錄完後放來聽,大吃一驚,因為唱的好----難-----聽----啊!我的中氣不足,不夠沉穩,而且居然有音差的問題。我一向很自豪音準,怎麼聲音會這樣在空中浮移盪漾!
聽完後我不禁想,如果我之前聽過自己唱歌的聲音長這樣,我是不會要報名參加評選的。又想著,我這種(爛)料,老師居然建議要我報名,這樣不是會很丟她的臉嗎?
不過事到如今,反悔也來不及了,只能安慰自己,反正評語只有我跟老師看得到,現在唱這麼難聽,如果以後我還有勇氣報名,可以測試進步的程度,自己跟自己比,不用想太多。
我們跟伴奏只預約一個鐘頭,幸好我的歌都不長,應該綽綽有餘。大家準時到老師家,發聲後先錄輕快的義大利歌,跟伴奏測試節拍後我們就開始錄了,錄了兩次以後就唱Music for a while,這首雖然是最有把握的,但是很長,有很多地方可以出現瑕疵,不過老師說我第二次的錄影越唱越進步,到了最後一次間奏,她說她能感受到我快要到達終點的衝勁(”she is going for it!”),果然順利結束。
最後終於要錄我最沒有把握的舒曼了,因為我唱的速度不是很一致,所以我先唱最前面的一部分給伴奏聽,她一下子就了解我的演唱方式,於是我們就開始錄了。
當時我沒有多想那四小節我要怎麼換氣,自然而然地開始,專心唱完,居然歌詞都沒有唱錯,真是喜出望外,我猜老師也很驚訝錄影這麼順利,她說:「你唱得很穩呢。」我老實說那是因為有認真地練習,老師說:「妳是work well 而不只是work hard,畢竟要練習『對了』才有好結果。」我笑著說,如果有天要刻我的墓誌銘來總結我這個人,可以用下面兩句:「You can fault her for anything, but you can’t fault her for the lack of effort.」意思就是「你可以怪我任何事,但是不能怪我沒有盡力。」她們聽了都笑了,伴奏問我:「你從小就是這麼認真的個性嗎?」我點點頭,其實我的資質不怎麼樣,但是只要被賦予任務,無論是功課或是後來工作上的差事,我一定全力以赴,如此罷了。
舒曼只錄了一次,還剩五分鐘,我們想再錄一次吧,這樣比較有選擇,沒想到我因為第一次錄得很順利,心情鬆懈了,再來兩次都出錯,最後還剩兩分鐘,我說再試最後一次吧,然後就錄完了。後來聽錄音,還是第一次的最好,一鼓作氣也是很重要的。
就這樣,我完成了今年給自己設的目標,錄完這三首歌,實在有說不出的滿足。那天回家後吃完午飯,自己出去走了很長的路,放鬆一下心情。曬著暖暖的秋陽,想到這三年學習聲樂,完全沒有企圖心,這次聽老師的建議參加這個audition,也是過程重於結果。設定一個目標,好好準備,然後全力以赴,完成之後的成就感就是最好的回報了。
回家後聽這三首歌的兩種錄音,結論是各有各的缺點,只好等下個禮拜上課再跟老師一起挑要上傳哪一個版本,只有舒曼的錄影,很明顯地就是第一次的比較好,老師聽了也同意。我聽完所有的錄影,想到的四個字就是「瑜不掩瑕」(不是「瑕不掩瑜」喔),我這個程度(和資質),只要有少數幾個地方還算滿意就很好了。最後我想還是x不怕見笑地貼舒曼的第一個錄影,紀念這次努力的結果,尤其我的滑音居然都有唱出來也不需要換氣,真是奇蹟啊。小城的朋友們如果不嫌棄就勉強聽聽囉!(然後試著不要皺眉頭,呵呵。)
延伸閱讀:
· 2022:引吭高歌(上)
· 2022:引吭高歌(下)
· 2024:戇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