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浮雲往事—父親林雲山的回憶錄

22公開內容

我有感於雖然與父親關係密切,但是對他的人生所知不多,因此從2022至2024年開始訪問他以及親人、同事與學生,寫成了這八篇回憶錄,作為大家送他的珍貴禮物。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阿姨對我的好,說不盡也道不完,我的人生中,有兩位讓我無比敬愛的長輩,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Thumbnail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1/10
上一篇你才提到要回台看父母呢!不過「好走」都是這樣,這是自古以來大家的期望。 文中提到阿姨很多開明的觀念,值得大家學習。
Janin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10
李英華 澄清一下,這篇是我爸爸回憶錄的附錄,是我的表姊(我阿姨的女兒)寫我爸媽,文中的阿姨就是我媽媽,姨丈是我爸爸。不好意思有點混淆,謝謝你的關心呢。
爸爸今年歡度九十五足歲生日,他與媽媽仍然過著獨立充實的生活,讓我們子女十分感恩。我透過爸爸的口述,訪談親人、學生與昔日同事,完成了「浮雲往事 — 父親林雲山的回憶錄」。回憶錄的篇章,在在勾勒出爸爸正直、認真又熱情的性格,以及他與媽媽傳播善緣的寫照。僅以父親的回憶錄,向關愛他與媽媽的各位致謝。
Thumbnail
表妹阿慧編寫父親林雲山的回憶錄,要我寫點對阿姨及姨丈的回憶。我與姨丈接觸的記憶不多,只記得每次親戚聚會的時候,他總是談笑風生,對人對事都熱情洋溢。我想藉由這個機會,寫點阿姨對我們家七個孩子的影響,以及童年的一些回憶。
Thumbnail
我大學進了淡江夜間部化工系。爸爸覺得女生讀這個科系,將來工作會比較辛苦,因此建議我轉電算系(現在的資訊系)。現在想起來爸爸還真是有遠見,知道電算是未來的主流,這也讓我以後工作很順利,職位一步一步地往上升。看到女兒事業有成,我想也是爸爸很驕傲的一件事吧。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林校長酒量很好,應酬時也很愛勸酒。我曾經問他,喝酒傷身,為什麼還要喝酒?他解釋因為自己看起來很嚴肅,喝酒能使餐會的氣氛變輕鬆,除了能拉近自己與同仁之間的距離,也能增進不同部門的主管及同仁的情誼。
Thumbnail
林雲山博士—林校長—教務長,是我一生中的貴人,亦長亦師亦友亦親人。
Thumbnail
我至今仍能想起在老師辦公室畫結構的情景,由於結構實在複雜,畫了幾次才畫出來。記得老師還說難怪做了那麼多光譜(NMR、IR、UV及MS)分析,仍然解不出結構,然後老師、黃添銓學長和我都笑了。
Thumbnail
林老師常說他希望他的學生都能夠出人頭地、承擔重任、有所表現和貢獻。沒想到二十多年後,我很榮幸於2015年至2022年擔任了両屆東海大學董事會董事。2021年我也很榮幸當選淡江大學金鷹獎菁英傑出校友。這是否也是歸因於林校長建議我去旁聽那埸兩校交流座談會,引發出學生的潛能,所促成的機緣呢?
Thumbnail
我十分感念老師對我亦師亦友的教導,以及情同父子的照顧。
Thumbnail
跟老師的緣分五十年,真的很難得。
Thumbnail
老師給我的感覺是,我把想法跟他說,即使兩人偶而發生爭辯,如果我能說服他,他就讓我照那樣去做,下次做出什麼再來討論。我有很大的自由度,拿自己的想法來跟老師討論,也使我成長很多。
Thumbnail
我1971年進入淡江文理學院。林老師是化學系大一A班的導師(有A、B兩班)。他的辦公室在舊的化學館進門右邊第一間辦公室。前半間是會客室,後半間是辦公室。 第一次大概有五、六位同學一起去見他。我們都恭敬又拘謹地坐在四方型黑色軟墊的椅子上。 老師很親切地詢問我們學習上或生活上有沒有問題。
Thumbnail
老師不但給我們知識上的灌輸,讓我們能應用化學的知識,成為一輩子的事業基礎,他的立身處世也給了我們啟發,及精神上的鼓勵。我們每次回去看他即使退休了還在唸paper、準備教材,自己也不敢鬆懈,他這麼以身作則,是我們的典範。
Thumbnail
今年的九月底,我就將滿九十五足歲了,然而我出門在外,旁人都看不出我的歲數,更訝異我這種年紀的人還在外獨自趴趴走。我對新的事物充滿好奇心,既然自己能行動,就多出去走走看看。我跟太太的周遭充滿關心我們的親友,不時會來看我們,分享好東西,讓我們很感恩。我覺得人生真美好,因此更要以行動力來享受每一刻。
Thumbnail
1974年到1978年我擔任淡江文理學院的教務長,1978年後任職學術及行政副校長,1990年我決定申請休假,專心做研究,1992年至1998年擔任淡江大學校長。這段黃金時光不但容許我為淡江大學奠定更多的教學與行政系統,也在有機化學合成的研究領域中開展出不少新的發現,對學術研究盡一份綿薄之力。  
Thumbnail
1969年的十二月底,我從美國回到了淡江文理學院,睽違六年後,又回到了熟悉的環境,準備把美國所學一一貢獻給這個學校。   當時台灣有六個私立大學:淡江、文化、東吳、中原、東海、輔仁、逢甲。1950年淡江建校的時候,名為淡江英語專科學校,經過八年的奮鬥,改制為淡江文理學院。當時
Thumbnail
到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入學後,得先考分析化學、物理化學、以及有機化學,測驗我們這些被錄取進來的研究生程度為何,作為日後修課的參考。我考得很好,被允許直接去修高等有機化學。
Thumbnail
民國48年到淡江任教,被聘為講師,當時我是唯一的專任教授,我教大二分析化學,另一門同等重要的是有機化學,早已請輔仁大學的蔣思聰教授來授課。我用英文的教科書教學,認真地備課、做講義,準備周全後才去教學生。
Thumbnail
民國41年大學畢業後,我做了一年的預官,在鳳山的陸軍軍官學校受訓。 ​ (前排從左到右:劉嘉俊、蔡天護、林雲山,後排從左到右:廖宗凱、溫文洋、張錦得;這幾位都是我的大學同窗)   (當預官時,放假到高雄去玩,我在左二)   民國42年我通過了國營事業的考試,到中國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