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la Bley 與 Steve Swallow 是爵士樂界知名的長期伴侶,兩人不僅在生活中相伴,更在音樂上頻繁合作長達數十年。Swallow 常參與 Bley 的樂團項目,提供穩固的節奏基礎與創意互動,他們的音樂常被形容為「音樂上的愛情故事」,充滿默契與情感深度。這兩位爵士伴侶的深情共演,是永遠沉在爵士心底的難忘之聲……身為彼此伴侶的爵士鋼琴/作曲家 Carla Bley,以及貝斯手 Steve Swallow,可以說是爵士樂樂壇中最著名擅長「放閃」的情侶了,她們不僅在報章媒體中的照片不諱展現浪漫,甚至將她們兩人甜蜜的互動照片做為唱片封面使用。有趣的是,爵士樂迷不但不覺得被閃瞎了眼,她們流露出極為自然的愛侶互動,是那樣地美的令人稱羨。兩人共同錄製多張專輯,這是一段有靜有動的心靈療癒、是彼此的互相珍惜、是愛情的雙向奔赴,Carla Bley 以及 Steve Swallow 兩人的愛情更是爵士樂中美麗的一段佳話,將會不斷永流傳……

合作專輯《Sextet》簡介
《Sextet》是 Carla Bley 於 1987 年發行的六重奏專輯,由她的個人廠牌 Watt 與 ECM Records 聯合推出。這張專輯標誌著 Bley 與 Swallow 關係穩定期的重要里程碑,一張很棒的「爵士戀人」唱片,最深情的愛流淌在充滿金黃色的暮光之中,就像是這張唱片的封面那樣地光彩奪目。這對伴侶用一組傑出的六人編制,於 Watt/ECM 發行了這張《六重奏》(Sextet)。她們用爵士樂為經、搖滾樂為緯,縱橫出一張現代爵士樂的精妙之作,也見證了她們兩人的深刻愛情。融合了爵士搖滾、前衛與輕柔融合元素,被形容為「略南於 smooth jazz 的和聲之旅」,充滿藍調般的憂鬱與希望。Bley 親自作曲、編曲並主奏風琴,今次 Carla Bley 演奏琴音獨特的管風琴(organ),帶來一段段充滿清新有活力的動感樂章,是那樣的美麗且不可預測。她們放棄傳統銅管樂器的編制,用吉他跟貝斯的弦編織出一面難以企及的即興之美,Swallow 擔任貝斯手,提供深沉而流暢的支撐;其他成員包括吉他手 Hiram Bullock、鋼琴手 Larry Willis、鼓手 Victor Lewis 及打擊樂手 Don Alias。Larry Willis 的鋼琴在其中帶來極為突出的亮點,清澈如山泉的琴音,是如此地崇高潔淨。專輯共收錄 7 首曲目,如《More Brahms》、《Brooklyn》和《King Korn》,以層次豐富的配器展現 Bley 的戲劇張力與 Swallow 的細膩互動。開場曲〈More Brahms〉或許能排上爵士樂迷最喜歡的爵士曲之一,清新脫俗的電吉他開場白令人難忘,出色的錄音讓鼓擊的聲響非常強而有力、且極具立體感,接著帶進 Carla Bley 深情的管風琴橋段,這絕對是一首百聽不厭的名曲。本作最令人動容的一曲〈Lawns〉,是琴彈、弦撥、鼓擊彼此充滿愛意的相互凝視,每彈奏一個音符,就像是一次輕觸對方易碎內心的勇敢嘗試。這張作品不僅是他們個人風格的結晶,也反映了 1980 年代爵士樂的創新轉型,深受樂評肯定。與 Carla Bley 早期的前衛創作相比,一定會有樂迷對這種轉為流行曲向的路線斥之以鼻,但若當你越來越年長時,你越會能體會這種單純的「幸福之感」,裡頭那溢滿的情人語彙,是最難能可貴的浪漫深情。
Carla Bley 簡介
Carla Bley(原名 Lovella May Borg,1936 年 5 月 11 日生於美國加州奧克蘭,2023 年 10 月 17 日逝世)是一位備受推崇的美國爵士樂作曲家、鋼琴家、風琴手及樂團領袖。她自幼在父親(一位教堂風琴手兼鋼琴教師)的指導下學習音樂,高中未畢業即輟學移居紐約,投身爵士樂界逾 60 年。Bley 以大膽創新的作曲風格聞名,常融合爵士、古典與前衛元素,代表作包括與前夫 Michael Mantler 共同創辦的爵士大樂團作品,以及多張個人專輯。她被譽為「爵士樂的女性先驅」,其音樂充滿戲劇性與幽默感,影響深遠。一生都活得那麼酷、那麼瀟灑、那麼地不落俗套,她奇特的髮型與音樂都總是那樣地獨具匠心。
Steve Swallow 簡介
Steve Swallow(1940 年 10 月 4 日生於美國紐約市)是一位傑出的美國爵士貝斯手及作曲家,以其抒情而精湛的電貝斯演奏技法著稱。他童年在新澤西度過,14 歲開始學習原聲貝斯,後轉向電貝斯,並於 29 歲時正式轉型。Swallow 曾與多位爵士巨擘合作,包括 Jimmy Giuffre 三重奏、Gary Burton 及 Carla Bley 等,其音樂風格融合了搖滾與爵士元素,擅長以貝斯作為旋律主導的創新演奏。他不僅是技術高手,還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作品常展現出細膩的和聲感。
《Sextet》曲目細節
《Sextet》這張1987年的經典專輯,共收錄6首由Carla Bley親自創作與編曲的曲目,全長約41分鐘。這些作品如同一場金黃暮光中的愛情對話,融合爵士搖滾的輕柔節奏與前衛的即興之美,每一首都像是Bley與Swallow間的呢喃心語,充滿深情與意外的轉折。以下是完整曲目列表與細節描述(時長依ECM官方為準),讓我們一同沉浸在這段爵士戀曲的浪漫旅程中……
- More Brahms (7:29) 開場如詩般清新脫俗,電吉他Hiram Bullock的開場白宛若晨曦輕撫湖面,令人難忘。鼓手Victor Lewis的擊打聲響強勁有力,立體感十足,迅速帶入Carla Bley深情的管風琴橋段。這首百聽不厭的名曲,彷彿兩人初遇的悸動,融合古典暗示(致敬布拉姆斯)與現代爵士的活力,象徵愛情的意外綻放。
- Houses And People (7:25) 緩慢的搖滾注入,讓節奏如藤蔓般蜿蜒前行,背景似瀑布與綠蔭交織的模糊景致。Bley的管風琴與Swallow的貝斯在此交織出溫暖的居家氛圍,宛若描繪日常中的親密時刻——房屋與人們的靜謐故事,充滿舒適的浪漫,結束時如煙火般閃耀,令人回味無窮。
- The Girl Who Cried Champagne (6:06) 這是Bley最令人難忘的作曲之一,拉丁風情的織錦由鋼琴手Larry Willis輕快穿梭,Bley的管風琴如蒼白火焰勾勒地平線,吉他Bullock則灑落液態金屬般的天空。充滿爆發能量的輕快之作,像是女孩為愛而哭泣的香檳泡沫,甜蜜中帶點俏皮的憂傷,見證了愛情的戲謔與熱情。
- Brooklyn Bridge (6:32) 橋樑般的結構,連接都市的喧鬧與內心的寧靜。貝斯與吉他的弦樂在此編織出紐約的輪廓,Bley的旋律如霓虹燈光在夜空中閃爍。這首曲子捕捉了兩人關係的穩固連結,節奏流暢而深沉,彷彿漫步布魯克林大橋時的低語,充滿藍調般的憂鬱與希望的微光。
- Lawns (7:04) 本作最令人動容的一曲,琴彈、弦撥、鼓擊彼此充滿愛意的相互凝視,每一個音符都像是輕觸對方易碎內心的勇敢嘗試。Victor Lewis的鼓點與Swallow的貝斯如細膩的草坪般持穩節奏,Bley的管風琴帶來 haunting beauty。這是幸福的單純療癒,溢滿情人語彙,宛若午後草坪上的親吻,靜謐中蘊藏永恆的深情。
- Healing Power (6:22) 療癒的力量如溫暖的擁抱,管風琴與鋼琴的對話帶來清澈如山泉的亮點,Larry Willis的琴音崇高潔淨,帶領聽眾穿越情感的傷痕。結束專輯的這首,象徵愛情的修復之旅,節奏輕柔卻有力,像是暮光中金黃色的餘輝,洗滌心靈,讓人體會到年長後的「幸福之感」——簡單、深刻、難能可貴。
這些曲目不僅展現了Bley放棄傳統銅管、轉以弦樂與管風琴創造的即興之美,更見證了她與Swallow的雙向奔赴。與早期前衛作品相比,這張專輯的流行向轉型或許讓部分樂迷初聽時略感意外,但隨著時光推移,它成為爵士樂中最浪漫的「戀人唱片」,永遠沉澱在樂迷心底的難忘之聲。錄製於1986年底至1987年初的Grog Kill Studio,由Bley與Swallow共同製作,成員包括Hiram Bullock (吉他)、Larry Willis (鋼琴)、Victor Lewis (鼓)、Don Alias (打擊樂),每位樂手都如愛侶般默契,譜出這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