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心態篇』能決定你是否在市場活得久、走得遠的,不是你....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真正能決定你是否在市場活得久、走得遠的,不是你會幾個策略,

而是:

你如何控管風險?

如何執行停損?

如何控制部位大小?

如何在虧損時保持理性?

投資不是比誰現在賺最多,

是比誰可以在市場活得久、做得穩、不失控。

開始把焦點從「別人現在賺多少」

轉成「我有沒有守住紀律、控制風險、比昨天進步一點」

不是策略越多越厲害,而是某一套有優勢、你夠理解、你能長期執行。

市場永遠充滿新方法,

『但真正能留下來的人,通常只做自己熟悉的那一套。』

----------------------------------------------------------

1.《制定我的交易紀律表》

  • 交易前必須符合的條件(策略進場規則)
  • 部位分配、單筆風險%
  • 停損、停利條件
  • 若未達條件時,一律不進場

2.《風險控管表》

例子

單筆最大虧損不超過總資金的X%1~2%

最大總回撤可承受回撤達X%,全數減碼休息10%停看聽

單日最多交易次數避免情緒交易3次以內停損後是否能再進場明確規定,

不胡亂攤平停損當天不再交易


3.《交易紀錄 & 檢討表格格式》

日期/商品進場價/出場價/損益勝敗是否遵守紀律心態/改進


4.《心理狀態檢查點》

每次交易前問自己三句:

  1. 如果這筆虧損,我可以接受嗎?
  2. 這筆交易有沒有符合我的策略,不是情緒?
  3. 我是想賺錢,還是只是想證明自己是對的?

5.《核心信念》

別人的獲利是他的故事,

我的紀律與風控,才是能養活我的東西。

「投資賺錢靠的是紀律與風險控制,不是追著別人的策略跑。」

我不再追著別人的「新策略」跑,每一套方法本質都是統計學與概率。

我開始重視風險、停損、資金控管,而不是「這次能不能賺大錢」。

我接受虧損是投資的一部分,而不是失敗。


策略再多,終究是概率

工具再炫,最後還是回到紀律、停損、資金控管。


For 牛熊行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牛熊行者
2會員
5內容數
「牛市不狂喜,熊市不恐懼」 紀錄宏觀資本/經濟
牛熊行者的其他內容
2025/11/04
這不是崩盤前兆,而是市場邏輯從「情緒推升」轉向「基本面驗證」的一次週期洗牌。 → 情緒還撐得住 → 進入震盪檢驗期 → 獲利驗證後重啟上行。 AI 不是短線題材,而是結構性資本循環。一旦EPS 被驗證,會反彈並軋空。 『富人不是靠預測,而是靠留在場內、留得住籌碼、留得住現金。』 階段①慣
Thumbnail
2025/11/04
這不是崩盤前兆,而是市場邏輯從「情緒推升」轉向「基本面驗證」的一次週期洗牌。 → 情緒還撐得住 → 進入震盪檢驗期 → 獲利驗證後重啟上行。 AI 不是短線題材,而是結構性資本循環。一旦EPS 被驗證,會反彈並軋空。 『富人不是靠預測,而是靠留在場內、留得住籌碼、留得住現金。』 階段①慣
Thumbnail
2025/11/03
當媒體還在討論「美國是否即將進入衰退」,有些數據其實已經走在前面,默默反映真實情況。美國財政部長 Scott Bessent 近期提出的警告語氣相當直接:房市不是快要衰退,而是已經在衰退的路上。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某種預言式的市場恐慌,而是來自一串已經無法忽視的數據。三項指標特別關鍵: ✔
Thumbnail
2025/11/03
當媒體還在討論「美國是否即將進入衰退」,有些數據其實已經走在前面,默默反映真實情況。美國財政部長 Scott Bessent 近期提出的警告語氣相當直接:房市不是快要衰退,而是已經在衰退的路上。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某種預言式的市場恐慌,而是來自一串已經無法忽視的數據。三項指標特別關鍵: ✔
Thumbnail
2025/11/03
由此文解讀目前狀況 《目前狀況像 2006–07 的「商辦版次貸前期」》: 沒有一次性崩潰,而是租金減 → 刀片邊緣現金流 → 再融資失敗 → 抵押物價值下修的螺旋。 交易量急凍,價格沒有暴跌,但實際買家出價已經往下掉 30–40%。 若 FED 不降息,而2025-2026年「商辦貸款到期
Thumbnail
2025/11/03
由此文解讀目前狀況 《目前狀況像 2006–07 的「商辦版次貸前期」》: 沒有一次性崩潰,而是租金減 → 刀片邊緣現金流 → 再融資失敗 → 抵押物價值下修的螺旋。 交易量急凍,價格沒有暴跌,但實際買家出價已經往下掉 30–40%。 若 FED 不降息,而2025-2026年「商辦貸款到期
Thumbnail
看更多